中国传统服饰—汉服

中国传统服饰—汉服

汉服,即华夏衣冠,中国汉族的传统服饰,又称为汉装、华服

摘要每一个文化的发展必定不是孤立存在的,既会受到当时的政治、政策、风气等必然因素影响,同时也会受到某个人或某种风格等偶然因素影响,最后其本身也必然会对以后的的文化产生影响。中国有着几千年的兴衰历史,作为传承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的汉服,必然也随着中国由古至今的发展跌宕起伏。由中国在世界舞台中的兴衰着眼,汉服的曲折可见一斑。

关键词汉服;历史;文化;兴衰

引言

所谓汉服,其定义便是“中国汉族的传统服饰”,又称为“汉装”或“华服”等。其由来可追溯到三皇五帝时期一直到明代,连绵几千年,汉族人民一直不改服饰的基本特征,这一时期汉民族所穿的服装,被称为汉服。自炎黄时代黄帝垂衣裳而天下治,汉服已具基本形式,历经周朝代的规范制式,到了汉朝已全面完善并普及,汉人汉服由此得名。

汉族服饰几千年来的总体风格是以清淡平易为主。汉族古代的袍服最能体现这一风格,这种袍服的主要特点是宽袍大袖,褒衣博带,形制虽然简单,但一穿到人身上便各人各一样,神采殊异,可塑性很强。从汉代的帛画和魏晋隋唐遗留下的一些人物画中窥其神貌之一二——形制简单的汉装大衣附着在不同体态的人物身上顿时具有了一种鲜活的生命力,线条柔美流畅,令人浮想联翩。朴素平易的装束反而给他们增添了一种天然的风韵。袍服充分体现了汉民族柔静安逸和娴雅超脱、泰然自若的民族性格,以及平淡自然、含蓄委婉、典雅清新的审美情趣。

1
夏商周及春秋战国时期

夏商周等时期距今年代久远,此时经济政治文化相对以后的朝代拘束,那时的古人对自然的认识相对较落后,因此对天、地、风、雷等自然元素有强烈的信仰和崇拜,而这种崇拜也在汉服中有明显的表达。在商代的时候,上衣下裳是中国古人对天地崇拜的一种表达方式:天未明时是玄()色,地则是黄色,上衣象征着天,下裳象征着地。

根据《周礼》等书的记载,夏商周时代把“礼”分为五大类,分为祭服、朝服、军服、婚丧之服等。自此,在服饰中也有了严格等级和职能的区分。

在春秋战国时期,随着诸侯国那时“百家争鸣”导致各国理念、观点解放,随着更多的政策、思想以及需求,服装也变的多种多样。这时服饰用料的种类趋于多样化,服装的款式有了明显的变化,出现了一种新的服装形式:将上衣、下裳合并为一体,连为一件,这种服装形式被称为“深衣”。根据记载,深衣是一种上下连属的服装,制作时上下分裁,然后在腰间缝合,衣式采用短领,衣长到跟,续衽钩边。“深衣”的诞生,为汉服基本款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这时服装色彩也有了重大的变革,虽然形成了百家争鸣的服饰哲学观,但在服饰中渐渐体现出明显的民族融合趋势。

2
秦汉时期

秦代服饰与战国时无大差别,保持中国服饰持深衣的基本形制,这个时代虽然不是中国服饰演变史中最瑰丽的一页,但是绝对是最有力度的一页。它的很多风格都给予后世以重要影响,而它本身又是吸收外来文化具有开拓精神的一代,因此直到西汉时期,男女服装仍沿袭深衣形式。

秦汉时代,将阴阳五行思想渗进服色思想中。秦时连秦始皇都接纳“方士”、并追求“长生”,在这个神秘的年代,其神秘、怖厉、简约和古朴的风格直接表现在汉服中。此时的汉服表现形式多样,和之前相比,形象更加趋于灵活生动、写实和大型化。这时的纹样也渐渐不再注重其原始图腾、巫术宗教的含义,绣纹多有山云鸟兽或植物花样,织锦有各种复杂的几何菱。颜色多以重色,深红,黑,裋褐为主,显得庄重威严。服装面料仍重锦绣。

中国传统服饰—汉服 
  关于民族史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