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的肃慎、濊貊、东胡,是今天的什么民族?

文中的东北,是历史研究里东北亚的一部分,它东到日本海,北到外兴安岭,西面包含呼伦贝尔,在这广袤区域里,不同的生存环境,形成了不同的文化和民族,北部的肃慎以沿河海打渔、山区采集和打猎为生,西部的东胡是从渔猎向游牧过渡,而东北中部的濊貊更多以农业为主。

东北的肃慎、濊貊、东胡,是今天的什么民族?

这个话题肯定会有不同观点,仅供历史爱好者参考。

三大族系指在古代的中国东北,有三个土著民族,分别是肃慎、濊貊、东胡。

东胡-东北的肃慎、濊貊、东胡,如今变成了哪些民族?-第1图

肃慎

在中国古代,东北属于蛮夷之地。这里地大物博,人烟稀少,土著居民是肃慎、濊貊、东胡。

根据资料记载,舜、禹时代,肃慎族已与中原有了联系。舜时,肃慎氏朝,贡弓矢,禹定九州,周边各族“各职来贡”的,东北夷即有肃慎。周武王时,肃慎人入贡“楛矢石砮”。成王时,肃慎氏来朝,成王命大臣荣伯作“贿肃慎之命”。康王时,肃慎复至。周人在列举其疆土四至时称:“肃慎、燕、亳,吾北土也。”可见远在春秋以前,肃慎人已臣服于中原王朝。史籍记载了肃慎的分布区域,大体在今长白山以北,西至松嫩平原,北至黑龙江中下游广大地区。

那么,肃慎族去哪了呢?其实,肃慎族依然在我们身边,只不过改了名字。肃慎在在汉魏时候改名为挹娄,北朝时是勿吉,隋唐为靺鞨,在之后改为女真、满族。在今天的东北,还有很多满族人生活在那里。

东胡-东北的肃慎、濊貊、东胡,如今变成了哪些民族?-第2图

扶余国

在东北的土著民族中,濊貊[huì mò] 族是比较聪明的一个民族,最先建立了国家—夫余国。

根据史料记载,西周时代,濊貊族是周王朝的臣属国。春秋时期,齐桓公曾经发动过对濊貊的战争。战国时期,濊貊族从事农业和渔猎业,黍成为濊貊人的主要食粮。周代的濊貊族进入原始社会晚期,过着定居生活。

因为开始过上了农耕生活,所以濊貊族与游牧民族相比,比较先进。他们在固定的区域内生活,开始建立了自己的国家。据《三国志·魏志·夫余传》记载:“夫余……国有故城,名濊城,盖本濊貊之地,而夫余王其中。”吉林市龙潭山下的古“濊城”,是濊貊的活动中心。曹魏灭公孙渊后,发现夫余库有玉璧、圭、瓒数代之物,夫余王的印信言“濊王之印”,是汉朝所赐。

濊貊族建立的夫余国是中国东北地区第一个少数民族政权国家,前期王城在吉林省吉林市,后期王城在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那里谷物丰盛,余粮颇多。后来, 新兴的高句丽王国灭掉了夫余国。

那么,濊貊族人去哪了呢?随着夫余国的灭亡,一部分濊貊人逐渐迁至其他东部地区,一小部分濊貊人迁至朝鲜半岛。经过几次变迁,大部分濊貊人同东胡、肃慎、高句丽、三韩人融合同化了。濊貊族也就与历史说拜拜了。

东胡-东北的肃慎、濊貊、东胡,如今变成了哪些民族?-第3图

东胡

东胡族的名称是咋来的呢?东胡本来是一句古阿尔泰语词Toung-gu(s)的音译,正确的读法是“通古(斯)”,就是,“东胡”为“通古(斯)”一词的异写。翻译过来,这个词的意思就是居住在河岸长满柳树河流边的族群。东胡自己说自己是通古(斯),然而中原王朝则不这样翻译,说成是“东胡”。为啥呢,当时中原王朝把匈奴人称作胡人,而东胡族则在匈奴的东部,所以中原王朝就把“通古(斯)”直接翻译成为“东胡”。

秦汉之际,东胡逐渐衰落。为啥呢?原来,在匈奴刚刚兴起时,东胡经常敲诈勒索。匈奴冒顿单于刚即位时,东胡恃强向匈奴索要宝马、美女,冒顿单于采用麻痹敌人的做法,对东胡的要求一一满足。冒顿单于趁东胡王轻敌之际,向东胡发动进攻,大破东胡。从此,东胡部落联盟瓦解,东胡各部成为匈奴的种族奴隶。

此后,东胡族就消亡了,族众变成了新的部落联盟,如乌桓、鲜卑以及由鲜卑分化出的慕容、宇文、段部、拓跋、乞伏、秃发、吐谷浑各部,此外还有柔然、库莫奚、契丹、室韦、蒙古。

文中东胡一词与通古斯同源,一般不持此观点。

濊貊与扶余、高句丽、渤海的关系,在现代不同国家关于东北亚历史的争论中,掺杂了很多其它因素。

东北的肃慎、濊貊、东胡,是今天的什么民族? 
  关于民族史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