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唐王朝为什么推崇道教?( 08-07)
李唐王朝为什么推崇道教?-民族史虽然李氏家族在隋朝末年天下争霸的混乱局势当中取得胜利,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的又一个大一统王朝——唐朝,成为整个天下的统治者,但如果是从出身来看,他们对于中国的统治却又在合理性上显现出些许不足。一方面,自五胡乱华、晋室南迁以来,偏安于江南一隅之地的东晋政权往往被视为华夏正统,其后更迭宋齐梁陈虽然在国力上虽然与北方相比大多有所不及,但这种正统性却在它们之间流传承继、并未断绝,隋朝和唐朝在这一点上就显得弱势许多。另一方面,李氏家族出自关陇地区,为胡汉混居之地,李氏家族便不可避免地沾染上了胡族血统,这又再度削弱了他们在统治上的法理性。因此,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与突出自...
唐朝在西域的统治,曾直抵波斯!安史之乱后黯然退出( 08-06)
唐朝在西域的统治,曾直抵波斯!安史之乱后黯然退出-民族史唐朝648年平定龟兹,同时,先后在焉耆、龟兹、疏勒、于阗驻军,并建立安西四镇。至此,唐朝取代突厥在西域的优势地位。但是唐太宗死后,唐朝统治西域的大业受到严重挫折。651年,西突厥十部以及葛逻禄、处月等突厥裔部族联合起来反对唐朝在西域的势力,唐朝的西域统治体制土崩瓦解。但是,唐朝又怎么会甘心失败,唐高宗认为应该尽快打破这种局面,于是转而采取了积极的攻势。唐朝前后三次共派遣了几十万大军,花费六年时间,终于在657年取得了对西突厥的胜利。可以说,西突厥对西域的统治,因这次阿史那贺鲁的失败而宣告结束。唐朝将战胜西突厥时立功的阿史那步真和阿史那弥射这两位西突厥的王...
了解一下这些都护府,就知道唐朝为什么被称为盛唐!( 07-23)
了解一下这些都护府,就知道唐朝为什么被称为盛唐!-民族史唐朝前期的疆域东起日本海及俄罗斯库页岛、南至罗伏州(今越南河静)、北括玄阙州(今俄罗斯安加拉河流域)、西抵西海(今咸海,一说里海)。我们现在梳理一下大唐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曾经设立的都护府。东-涵盖今天朝鲜及俄罗斯库页岛,这里叫安东都护府最东的都护叫安东都护,都护府设在今天的朝鲜平壤。唐高宗总章元年(668年),唐朝灭了高句丽后,在设安东都护府以统辖高句丽,包括今天辽东半岛全部、朝鲜半岛北部、吉林西北地区和朝鲜半岛西南部的百济,以及乌苏里江以东和黑龙江下游西岸及库页岛直至大海的广大领域。朝鲜平壤-曾经的大唐安东都护府所在地俄罗斯库页岛-曾是大唐安东都...
李世民:晋阳宫逼父反叛,宣武门手足相残( 07-03)
李世民:晋阳宫逼父反叛,宣武门手足相残-民族史刘文静,字肇仁,京兆郡武功县(今陕西省武功县)人。早年因父亲刘韶战死,袭任父职,授为仪同三司。他姿仪俊伟,才干突出,生性倜傥而有权谋。隋朝末年时担任晋阳(今山西太原)县令,与时任晋阳宫监的裴寂结为好友。晋阳宫监是什么职位?当年隋炀帝出征路过晋阳的时候,顺带修建了晋阳的行宫,裴寂就负责管理这座行宫。裴寂交好唐国公李渊。李渊出身自顶级贵族,他的祖父,是北周时的陇西公李虎。北周皇室姻亲、上柱国窦毅看中李渊的家族实力与个人潜力,把女儿许配给他。从亲属关系来讲,李渊是隋炀帝杨广的表哥。隋大业十三年(617年),唐国公李渊出任太原留守。刘文静对李渊次子李世民非常赞赏...
关陇集团:民族融合的典范,建立北周、北齐、隋、唐( 07-01)
关陇集团:民族融合的典范,建立北周、北齐、隋、唐-民族史直到现在,依然有许多人在争论隋唐皇族到底是鲜卑族还是汉族。实际这些争论完全是没有必要的,因为隋唐两大的皇室和主要的贵族基本都是来自于一个集团——关陇集团,而这个集团就是鲜卑族和汉族融合的产物。这个关陇集团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本文带大家了解一下。一,六镇集团和汉族的融合问题众所周知,北魏孝文帝推行了全面的汉化改革之后,南下中原的鲜卑族就基本融入了汉族,而之前迁入中原的匈奴、西羌、氐族等也基本融入了汉族。但这并非代表北魏帝国境内所有的民族都融入汉族了,其中六镇就是一个典型。六镇是北魏设置在漠南地区的六镇军事重镇,分别是沃野、怀朔、武川、抚冥、柔玄、怀荒。设置六...
安史之乱后,唐朝是如何浑浑噩噩续命150年的?( 06-15)
安史之乱后,唐朝是如何浑浑噩噩续命150年的?-民族史唐玄宗末期爆发安史之乱(755-763年),这场内乱对大唐的影响是很大的,强大一时的大唐从此走上了衰落的道路,再也没有缓过来。可令人奇怪的是大唐竟然又熬过了近150年。那么,安史之乱后,唐朝是怎样浑浑噩噩地渡过后期150年的?首先,唐朝后期的皇帝并非都是无能之辈,也曾有过三次中兴,延续了大唐的命。其次,唐朝虽然藩镇割据,但是藩镇谁也没有统一中国的力量和威望。再有,朝廷的手里还掌控一支神策军,神策军维护了朝廷的仅有的尊严。最后,大唐控制着南方经济命脉,有钱就可以维持。虚弱的大唐正是侥幸凭借上天这四方面眷顾,续命150年,907年才灭亡。第一、安史之乱后,大...
李林甫:盛唐衰败前的超级大奸臣,有他在安禄山不敢造反!( 04-24)
李林甫:盛唐衰败前的超级大奸臣,有他在安禄山不敢造反!-民族史口蜜腹剑,说的便是唐玄宗时期的奸相李林甫。有人骂他嫉妒贤才,排斥当时的名相张九龄,屡次在唐玄宗面前诋毁张九龄,致使张九龄被贬。李林甫本人缺乏才能,便不允许他人晋升,每当遇见出色的官员,便极力打压,甚至为了不让玄宗招揽人才,竟然大言不惭地说野无遗贤。但是李林甫担任宰相之时,举荐藩将,涌现出一大批独当一面的军事将领,例如高仙芝,哥舒翰等。甚至连之后嚣张跋扈至极的安禄山,在李林甫面前也是卑躬屈膝。李林甫在位之时,是非功过,确实令人难以评说,不过他去世后,唐朝肉眼可见的由盛转衰。欺下媚上,得以重用李林甫有才华吗,有,其精通音律,也因此受到赏识,得以步入仕途,但是...
帅哥你能入围吗,看看武则天怎样海选面首?( 03-29)
帅哥你能入围吗,看看武则天怎样海选面首?-民族史《辞源》解释“面首”为:“面,貌之美;首,发之美。面首,谓美男子。引申为男妾、男宠。常言道:“饱暖思淫欲”,平民百姓尚且如此,何况有帝王之尊且永不服输的武则天呢?之前的皇帝可以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妃嫔,难道我则天皇帝就应该从一而终吗?漫漫长夜,孤寂一人,这哪里像个帝王呢?于是女权主义者武则天广选“妃嫔”,当然这些“妃嫔”都是“阳道壮伟”的“面首”。则天女皇居于权力巅峰,上既有意,百官自然奔走卖力。一些大臣为讨好女皇,争相为女皇广择“美男”,被选入宫中的个个貌比潘安。然而选嫔妃有姿色就够了,但作为面首,光有英俊的外表是远远不够的。女皇虽年过花甲,但养生采补有道...
武则天和薛怀义的恩怨情仇( 11-17)
武则天和薛怀义的恩怨情仇-民族史武则天第一个男宠是薛怀义,他原本是大街上的一个小贩,可是虽然他出身贫苦人家,却长得非常英俊,还有一个十分强壮的身体。机缘巧合之下,薛怀义认识了太平公主府邸中的一个丫鬟,两人经过一段时间的交往后便产生了感情,还发生了一些男女之情。不久之后,二人之间所发生的事情被曝光。按照正常的情况,不仅丫鬟会受到惩罚,就连薛怀义也逃脱不了干系。而在危机关头,太平公主出现了,她看到薛怀义长得非常英俊,身体又相当的强壮,心中便产生了一个想法,便将此事给压了下去。太平公主进宫与武则天“唠家常”,期间便谈到了薛怀义这个人,而后薛怀义便进入了皇宫,这便是两人的第一次见面。当时,薛怀...
武则天是如何成为女皇的( 11-17)
武则天是如何成为女皇的-民族史公元624年,武则天出生在一个官宦人家,其父是唐朝开国功臣武士彟。不过,她的母亲却是没落隋朝的女子,这也为她后来的遭遇埋下了伏笔。父亲去世后,武则天的几个哥哥以“其母为隋朝后裔”为由,将她们赶出了家门。如此,武则天与母亲便来到当时的长安。机缘巧合之下,李世民得知武则天才貌过人,再加上其父又对大唐有功,所以便将其召入了皇宫,封其为“才人”。奈何,武则天虽然有才有貌,但李世民并不是那么喜欢她,在皇宫做了11年才人的武则天,没有得到尺寸的提升,皇帝死后她便进入了感业寺出家为尼。有意思的是,李世民虽然对武则天没有感情,但是他的儿子李治却爱上了这个“后妈”,即使遭...
文成公主在吐蕃幸福吗( 11-04)
文成公主在吐蕃幸福吗-民族史文成公主,人们只知她入吐蕃和亲,贡献巨大,却不知她最后的结局。史书文字记载,称唐朝文成公主下嫁给吐蕃首领松赞干布,是大唐王朝的一次特别恩典,有着极为特殊的历史意义。而这次的公主入藏之举,更是被称赞为中原文明为了威服四夷所作出的举动,这番举动极大程度上展示了大唐王朝的风范。后世之人也普遍认为,文成公主入藏和亲极大地促进了中原和西藏两族人民的友好交流。当然,历史都是由胜利者书写的。而失败者,或许也会因为面上无光的缘故,不得不将自己的失败之处进行一番“粉饰”。文成公主入藏和亲,确实如后人所说那样,从历史角度而言,有着非常巨大的贡献。但她自己的经历如何,却鲜有人...
吐蕃版本的安史之乱( 06-03)
吐蕃版本的安史之乱-民族史为何吐蕃会在842年的内乱之中一蹶不振呢?是因为吐蕃的内乱不过是表象,本质是吐蕃百年积累的内部矛盾来了一场总爆发,说白了就是,吐蕃爆发的并不是内乱,而是一次总清算,它至少对吐蕃造成了三重打击,堪称吐蕃版本的“安史之乱”。说起这个吐蕃版本的“安史之乱”,我们还得从吐蕃版本的“灭佛事件”说起。我们知道在中国历史上,佛教遭遇过三武一宗的灭佛运动,这里对于具体情况按下不表。但是在吐蕃也曾经发生过一次灭佛运动,当年吐蕃有两大宗教,一个是本教,另一个就是佛教,吐蕃的佛教在达摩赞普继位之前就已经非常兴盛,但是达摩赞普继位之后下令把吐蕃的佛寺全部关闭,经书全部烧毁,僧众...
五代十国先后建立了哪些政权( 05-06)
五代十国先后建立了哪些政权-民族史五代十国是存在于唐宋之间,首先需要知道五代十国是两个词,五代和十国。五代是梁、唐、晋、汉、周五代,由于这个国号的名称之前都是有人使用过,为了区别于之前的朝代,所以史书上称为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代主要是存在于北方,是当时的正统政权,他们是一个取代一个的,而不是并存的。十国主要是中原地区之外的政权,大多数都是存在于南方,几乎都是并存的,史书上记载的称为前蜀、后蜀、南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荆南)、北汉等十余个割据政权。其实他们几乎都是并存的,也都是和五代并存的,而且十国只是个虚数,并不只是十个。我们看一下他们到底是怎么回事。五代十国开...
密教起源于陀罗尼( 04-30)
密教起源于陀罗尼-民族史藏传佛教又叫密教或密宗,又称为喇嘛教,汉地流传的佛教叫显教,显教是显明易懂的教法,密宗把一切佛教分为显教与密教,他们认为其他教法都是如来的‘’随缘方便‘’说法,而本派的教法是如来所宣的‘’真实密意‘’,不可轻易示人,需秘密传授,因此称为‘’密教‘’。关于密教起源,众说纷纭,不过笔者个人更承认这个观点:即密教起源于大乘佛教中的陀罗尼,陀罗尼的意思的“总持”,包括保持、留住、护持等的意思。陀罗尼最早似乎是古印度记忆术的一种称呼,在印度还没有文字的年代,传法教法,全部靠陀罗尼口耳相传,后来陀罗尼的意思逐渐变得复杂化、神秘化,出现了咒陀罗尼、音声陀罗尼等。《大智...
杨万春射瞎唐太宗眼睛是真是假( 04-09)
杨万春射瞎唐太宗眼睛是真是假-民族史韩国人喜欢“宣传”自己的历史,这一点可以算是世界闻名的,而中日邻国对此现象极为反感,毕竟韩国人有的宣传确实过火。但有些宣传则有些复杂了,这里最典型的是高句丽问题,韩国人是历来将高句丽视为自己独有的历史的,对中国宣传高句丽经常歇斯底里(当然,关于此问题中国史学界之前的疏忽也有一定责任)。也正是因为韩国这个态度,他们当面一直是将高句丽与隋唐之间的战争视为“朝鲜民族的反侵略战争”的,而对于这其中的一些“战术胜利”,更是大张旗鼓的宣传。但这里面有些宣传就令人啼笑皆非,而其中最奇葩的是:韩国方面竟然将中国三流小说的虚构的角色,当成了自己国家的民族英雄。这个虚构的人...
最新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