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汉语和阿拉伯语对外来词的借入,看中阿文化内涵

(三)
阿拉伯语与伊斯兰文化间的关系

而从文化语言学的角度来看,阿拉伯语则更是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中最重要也是最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了。就像前面已经提到的,语言与文化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语言势必会忠实地反映出这一地区的文化内涵以及使用这一语言的人群的心理特征。那么产生于广袤无垠的沙漠中的阿拉伯语中又在蕴藏着怎样的文明呢?我们可以分几个层面来解开这一问题,不一定是单纯的时间或是空间的角度,而是用一种多方位的立体的方法来揭示:

1 蒙昧时期的阿拉伯语与文化

蒙昧时期也就是指伊斯兰教产生之前,或是说《古兰经》降世之前的阿拉伯语。因为阿拉伯语是一种非常古老的语言,我们基本上无法确切的指导他的产生时期,但从一些整理出来的文献资料来看,早在一千五百多年前的蒙昧时期,它就已经是一种相当成熟的语言了。古莱什人是`语言最地道的阿拉伯人,阿拔斯时期的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法拉比曾说过:“古莱什人是最善于选择最简明,最易上口,最动听而又最能表达内心情感的词句的阿拉伯人。”实际上,这是古莱什语在同其它部落语言的接触中所取得的胜利的结果,它逐渐成为阿拉伯部落的交际语言和文学语言。而人们现在所指的标准阿拉伯语,实际上就是从其它部落方言中吸取了大量精华的古莱什语。阿拉伯人用它演讲,用他撰写书信,用它记录和传播哲理,用它进行外交会谈,用它进行各种会议的讨论。它记录着当时社会的历史,反映着当时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伊斯兰教产生前的一个半世纪中,阿拉伯民族在语言和文学上取得的成就是巨大的,世界上大概没有任何民族向阿拉伯民族这样热情地赞扬文艺,他们用诗歌表达自己的感情,表达对生活的热爱。他们的诗歌大都题材广泛,意境各异。其中七篇《玄诗》就是最杰出的代表作品。时至今日,这些诗歌仍然在整个阿拉伯世界中被作为诗歌的典范。而我认为这恰恰就是语言对一个时期社会文明的体现,因为它忠实地记录了一段时间内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才能对他的文化有所了解。这个时期的诗歌,就真实的反映了人们生活的粗糙,所以表达的感情以及表达的方式都是非常粗犷豪迈的。当时人们的性格也因为生活环境的影响是非常疏朗不羁的。从某种程度上说,蒙昧时期的阿拉伯语,他维护了阿拉伯民族在伊斯兰教兴起以前得以完整的存在几个世纪,同时也为伊斯兰教的兴起和阿拉伯帝国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阿拉伯语和伊斯兰教

不同于世界上任何其他的语言,阿拉伯语最大的一个特征就是他与这个地区的宗教伊斯兰教密不可分的地联系。可以说,伊斯兰教的《古兰经》影响和改造了阿拉伯语,也可以说伊斯兰教选择了这种语言作为经典在人间的语言。总之无论怎样自伊斯兰教产生以后,阿拉伯语就和他息息相关。因为如果说阿拉伯文明的话,很大程度上都可以说是伊斯兰文明,所以阿拉伯语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便成为这种文明的最忠实的表现。

根据穆斯林的观点,《古兰经》是珍珠的语言,是由天使用阿拉伯语传授给先知穆罕默德的。其中尤素福章第二节说:我已经把它降示成阿拉伯文的《古兰经》,以便你们了解这就大大的巩固了阿拉伯语在其他民族语言中的地位。《古兰经》和《圣训》为阿拉伯语开辟了许多新的言语艺术的领域,如宗教法律、人物传记、政治制度等。由于语言与艺术领域的扩大,语言自身在词义等方面也得到了发展和提高,在词汇方面,《古兰经》和《圣训》不仅给某些次赋予了新的含义,而且创造了很多新的词汇,当然这些词汇大多和宗教相关。如: 
الاسلام
这个词本身就是顺从的意思,但后来就成了伊斯兰这个词,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伊斯兰教的名称,这大概是顺从真主的意思。还有斋戒(الصيام)、朝觐(الحج)、哈里发(خليفة)等词汇,都来自伊斯兰教产生之后出现的语宗教息息相关的词汇。伊斯兰教给阿拉伯民资在思想挂念、生活习惯等很多方面带了和很多变化,这些都在阿拉伯语的词汇中得到了体现。而古兰经更成为阿拉伯语的词汇、语法的标准。为了保证阅读经文,语言学家和他的学生一起从叙利亚的文字中引用了加点和加符号的方法,保证了经文的同一性,也促进了阿拉伯语的规范化。

伊斯兰教产生后,阿拉伯文化便与伊斯兰教紧密相连了,阿拉伯语的地位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可以说伊斯兰教丰富了阿拉伯语,是伊斯兰教促进了阿拉伯语很多学科的产生,是伊斯兰教使得阿拉伯语成为整个阿拉伯民族的统一语言。伊斯兰教为提高阿拉伯文化的水准,为提高阿拉伯语的地位,为阿拉伯语的完整、规范、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3)阿拉伯语在发展过程中受到的影响

语言是一个民族的人民所使用的交流工具,那他自然会随着民族的存在而存在,随着民族的衰亡而衰亡。有些语言就是也这个民族的灭亡而逐渐消失,或者是被强行入侵的其他民族的语言取代。如历史上的腓尼基语、亚述语和古埃及语,这些语言都已经成为历史,我们只能通过一些文献来研究它们。但是阿拉伯语没有遭到这样的命运,他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伴随着阿拉伯社会的兴起和衰落。但是,他在发展过程中也受了一些外界因素的作用,特别是外来词的影响。这在我们的报告中有详细的解释。这里,我们只是泛泛的回顾他在历史中所受到的几次重要的影响。

公元1253年,成吉思汗的孙子旭烈兀率领大军先旮旯博伊斯兰帝国发起了大规模的进攻,并于1258210日占领了帝国的首都巴格达。旭烈兀企图无情的摧毁伊斯兰文化,阿拉伯语的社会地位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自从十四世纪开始的奥斯曼土耳其人统治时期,是阿拉伯民族历史上另一个黑暗的时期,也是阿拉伯语再次受到影响的时期。而近代以来,西方殖民主义给阿拉伯民族和阿拉伯语带来的是更重大的灾难。但与此同时也在另一个方面丰富了阿拉伯语的词汇,特别是许多现代的科技词汇,如公共汽车(باص),煤气(غاص),臭氧(أوزون), 出租车(تاكسى)等等词汇都是来自英语,而芭蕾舞(باليه),蒙太奇(المونتاج),汽水(قازوزة)等词汇则是来自法语。当然,也还有一些词汇来自意大利语或是土耳其语,但绝大多数是来自英语和法语,而且主要集中在科技领域。另外,从数量上说这一时期,阿拉伯语吸收的外来词的数量也大大多于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时期,这就促进了阿拉伯语的现代化进程。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最明显特点就是它的伊斯兰精神,就是说,伊斯兰教是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因为如果没有7世纪伊斯兰教的兴起,就不会有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问世。阿拉伯伊斯兰文化是通过上述的三种文化源流融合后的结晶;也就是说阿拉伯人和穆斯林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文化结晶。而这种洁净的核心和灵魂就是伊斯兰教。说他是核心,是指它是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主体;说他是灵魂,是因为它渗透到伊斯兰文化的各个领域。而阿拉伯语句就是将这种文化纪录并传播的工具,要研究这种文化就一定要研究阿拉伯语以及他和阿拉伯文化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这也就是我们这个课题的根本宗旨所在。

第六部分
汉语文化与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比较

萨丕尔—沃尔夫假说断定,用不同语言组织经验的人会有不同的世界图式。

这一命题引起了很大的争论。由于很多哲学问题都要追问到这一问题上来,哲学家、语言学家和心理学家一直在寻求一种实证方式来证实或证伪这一命题。这项工作现在还没有完成,不过现在大家一般都承认,语言和文化有密切的关系。就拿我们所研究的汉语与阿拉伯语这两种语言来说,由于他们背后或是说他们的基石——汉文化与阿拉伯伊斯兰文化有着巨大的不同,这两种语言作为载体就非常真实的体现了这种不同,这点在他们对外来词的吸收方面也是一样的。

让我们先从历史的角度来审视这两种语言中的外来词的发展情况。语言演变的历史表明,往往是政治、文化中心或经济发达地区的方言最先成为当时的“官话”、“普通话”。随后以它为中心,辐射蛰居周边的他方。外来词的发展也是如此。在古代,汉语和阿拉伯语都有过相当辉煌的时期:公元8世纪左右,也就是中国的唐朝和阿拉伯历史上的阿拔斯王朝时期,汉语和阿拉伯语一度成为当时的通用语言,欧洲人以掌握它们为荣。所以这一时期吸收的外来词汇主要是当地没有的物产、宗教的新名词或是从文明更为发达的地区汲取的精粹;而在被文明不如自己的外民族或少数民族统治时,语言中所留下的外来词就很少。即便在当时有些词被强行加入,后来也都废止了。可以对比的是中国的元朝、清朝和阿拉伯历史上蒙古人、土耳其人统治的时期;到了近代,两个民族都遭到了西方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侵略,强烈的文化冲击在汉语和阿拉伯语中都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大量科技用语的输入就是最好的例证。从盲目向外国学习到振兴本民族的文化,两个民族都在困苦和斗争中学到了很多,所以独立之后,保护自己的语言和文化又成了她们的责任之一。从这一点上,我们不难体察出人类文明的传播历程就有如一条源远流长的大河,从高到低,蜿蜒而下,从发达的地区传播到不发达的地区。

再来谈谈吸收外来词的途径:外来词是文化碰撞的结晶,是异文化的使者。无论是哪种语言,接受外来词的方式都要通过与其他民族的交往。交往的途径主要包括商贸往来、文化交流和战争等。这几种方式是不分积极与否和影响大小的,我们不能说商贸往来和文化交流就是积极的,而战争就是消极的,因为有时候最初的被动接受所导致的连锁反映是巨大的。没有鸦片战争打开中国的大门,就不会迎来以后的“辛亥革命”;没有拿破仑的入侵,也就不会有埃及总督穆罕默德
阿里的改革。

汉民族和阿拉伯民族在吸收外来优秀文化时都表现出了极大的聪明才智和对本民族语言的热爱。两种语言按照自身的语言习惯、语法规则、构词方法对一部分借词加以消化、吸收、变通,使得外来词总体上出现了以下变化:一是音节的改变。梵语属于印欧语系,词汇的音节要比汉语多,一些佛教词汇在进入汉语时省掉了部分原词的音节,如“阿罗汉”——“罗汉”,“菩提萨”——“菩萨”。二是音素的改变。各语种发音方式的不同造成了音素的转移。阿拉伯语就借用了波斯语中的三个字母来音译拉丁语中字母的发音,——p,
——v,
——
g。汉语中也没有英语的唇齿浊擦音[
v ]
,在音译中一般转换为唇齿清擦音[
f
]
。三是声调的改变。汉语和阿拉伯语都是有声调的,而英语、法语、德语、俄语等是没有声调的。在翻译外来词时,两种语言按照原词的重音加上了适当的声调。四是词汇语法功能的改变。阿拉伯语在这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

1)他们给借词加上冠词和表示属性的ىٌ,让它们成为另一个新名词:

分析汉语和阿拉伯语对外来词的借入,看中阿文化内涵 
  关于思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