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绍纲】秋风:一个追求自由秩序的儒者

2011年2月,秋风在中国政法大学进行了一场演讲,题为《自由的孔子》。秋风讲解说,封建制最基本的社会单元是两个人:一个君、一个臣。这两个人不是奴隶,而是两个自由人。两个自由人相互需要,一个需要其他人的援助,一个人需要其他人的保护,为此,他们订立了一个契约。订立这种契约的仪式,在古典文献中叫“策名委质”,如果是周王册封诸侯,叫“策命”(在欧洲,建立君臣关系的形式是“臣服礼”),通过策名委质或者策命礼,两个人建立起一种人身性的君臣关系。孔子便生活在这样一个社会,一个由个体之间的契约所构造出来的社会。而契约与自由,近乎于“用”与“体”,所以说,那是一个自由的社会。秋风还提到,“克己复礼”是一种追求自由的理想,“礼”是自由的保障。在《罗马法》里,
“礼”就是“Law”,更具体地说,即习惯法。周礼的主要来源有二:一是历史中演进形成的习惯性规则,二是历代先王发布的被当作法律先例的策命书和其它文诰。所以,周礼可以说相当于习惯法。哈耶克论证过,唯一能够保障自由的法律就是普通法,普通法的前身或者近亲就是习惯法。由此可以推导出,类似于习惯法的“礼”能够创造了一个自由的环境。复礼,也就是尊崇习惯法,即追求自由。

既然孔子所处的时代是自由的,孔子的理想也是追求自由,那么,儒家便是自由的儒家,中国的传统也就包含了自由的传统。由此可知,启蒙自由主义的反传统步入了双重的认知误区,对西方的古典自由主义和中国的儒家传统的认知都不得要义。至此,“反传统的传统”的历史,该终结了。

重返儒家:立宪政以扬仁义

儒家代表着一种宪政主义的理想,儒家在历史上也至少构造了三种宪政主义程度不等的制度,即封建制、共治体制和现代宪政政体。

2012年1月,秋风的新著《华夏治理秩序史》卷一的《天下》与《封建》二册出版,讲述尧舜以降之治理秩序演变的历史,并且希冀从动态的治理秩序中探寻永恒的治国之道,书中贯穿始终的是儒家的宪政思想。新著尚未付诸枣梨之际,便已引起诸多国内学人的关注,秦晖的评点深中肯綮:

姚中秋先生学史出身,入世弘道,则于经济政治无不博览,厚积而发,乃出大作,以弘扬中华文化、实现宪政理想为志,诚可贵也。夫今人有学西而以刺孔成名者,有号儒而以颂秦进身者,不知真儒崇周仇秦,其来久矣。近世引西学以排秦制,立宪政以扬仁义,乃其本旨,岂刀笔吏“胡服骑射”之所谓事功可比哉!是大作虽有可商,而其志可嘉,其识可钦也。人未必皆崇基督,而路德维新耶教之功,所被不止耶徒。人未必皆宗孔门,而中秋先生重彰真儒之作,所泽亦不止儒林也。

【周绍纲】秋风:一个追求自由秩序的儒者 
  关于思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