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绍纲】秋风:一个追求自由秩序的儒者

早在2003年的腾讯读书频道对其的一次采访中,秋风就谈到翻译《哈耶克传》的缘由。从自由主义思想的角度来说,哈耶克是20世纪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而且其思想较早传入中国。60年代,哈耶克的书属于内部发行。70年代以后,哈耶克晚年最主要的著作陆续传入中国,对经济、政治以和法学等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细数晚近对中国思想界影响最大的外国学者,如果说80年代是萨特,那么90年代则属哈耶克。哈耶克是一介学人,一生安身书斋,无甚惊天动地的故事,生平的脉络颇为清晰,思想变化尤其有迹可循。知人论世,通过人物的生平察其思想轨迹,这分明是史学的方法论。

秋风正是史学出身。

1966年出生于陕西关中的秋风,从小就对历史有着浓厚的兴趣。高中伊始,便树立生平之宏愿,当发史学之幽微,穷事理之堂奥。据其回忆,当时高考报自愿时,同班中大约只有两三位同学自愿报考历史,而他自己便是其中最为义无反顾的一位。皇天不负有心人,1984年,秋风如愿考入人民大学历史系。大学本科期间,学习各国通史之余,更钟情理论思考。但这些还无法满足他求知明理的欲望,便考取了研究生,专业为中国现代史学史。读研期间,秋风开始阅读史学大师们的理论著作,1990年整整一年,在北图阅读钱穆全部著作,乃至今日对历史之看法,秋风受钱穆及其弟子余英时影响良多。余英时师承钱穆“从历史上去寻找中国文化的精神”的治学理念;在西学上,曾广泛阅读,但最终归向保守主义,如柏克、托克维尔等。余是当代华人世界著名历史学者,同时也被部分学界人士看作第三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这些都对秋风后来的治学道路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注定了他不可能是一个纯粹的经济自由主义者。

1991年,秋风毕业后,并未从事学术研究工作,而是谋职于社会。先是分配到行政机关工作,学人的赤子之心与名利场未免格格不入,曾两度辞职。之后下海经商,而义不行贾,经商又以失意告终。几经辗转,于1995年进入媒体。很快开始写作各类评论,于是便有了秋风这个笔名。谙尽世中滋味,方能持空寂之苦趣,以出世之心,行入世之事。在从事媒体行业的期间,秋风如饥似渴地攻读理论,国内系统阅读陈寅恪、钱钟书和周作人等人的作品。我们没有必要给陈寅恪贴上“自由主义”的标签,但陈着实发扬了中华文化中的自由传统,这也许给秋风后来转向儒家,埋下了因子。国外的理论,则是深读哈耶克,从哈耶克的一般主义理论,到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当时,秋风把北图所有奥派著作都复印出来,以便随时温习查引。经济问题的本质是制度,是以,又由经济学进入法学,主研普通法,从而形成其普通法宪政主义的理路。同时,也研究苏格兰道德哲学。这些思想进路在后来秋风的文本编译中也得到了印证。2005年前后,秋风分别编译《哈耶克传》、《财产、法律与政府——巴斯夏政治经济学文粹》、《法国大革命讲稿》、《法律与自由》、《普通法与自由主义理论》、《哲学家与英格兰法律家的对话》、《自然的观念史和哲学》、《危险最小部门》等著作。奥利学派经济学、普通法和道德哲学,这正是秋风的三大西学思想资源。

秋风自承因哈耶克研究,从而打开了归儒之门。哈耶克和儒学又有什么联系?

哈耶克从经济学入手,发现福利社会必然导致社会组织化,进而限制自由,此所谓“通往奴役之路”。继而探究其中缘由,始成英美传统之捍卫者。哈耶克发现,法国自由主义传统虽亦冠以自由之名,但却与真正的自由主义相去甚远,由其导致一系列社会动荡和错误实践,甚至成为自由之敌。其中的因由是建构论,即建构理想的社会——“致命的自负”。
自由主义传统所谓的个人主义,是把社会人拆解成非社会化的个人再重新装配。职是之故,哈耶克提出无知和分工合作的知识论、自生自发秩序、普通法法治的社会进路,重述了英美传统的进化论经验主义、社会人的真个人主义、市场主义,将道德论发展为自生自发的规则论和法治主义,即“自然的秩序”。

【周绍纲】秋风:一个追求自由秩序的儒者 
  关于思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