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的大乘佛教



道行般若────迦谶译

 
小品般若────罗什译




大般若第四分(一万颂)     大明度经────支谦译




大般若第五分(八千颂)     摩诃般若钞经──竺佛念等译


佛母出生般若──施护译

 *其他,如《金刚经》等。

《般若经》的前五分,经过了长约二五○(西元前五○──西元二○○)年而完成。「般若法门」,继承部派佛教的六波罗蜜──菩萨行,而着重于悟入深义的般若波罗蜜;大乘菩萨行的特性,在《般若波罗蜜经》中,充分表达出来,成为大乘佛法的核心,影响了一切大乘经。「般若法门」,从少数慧悟的甚深法门,演化为大众也可以修学的法门;由开示而倾向于说明;由简要而倾向于完备;由菩萨的上求菩提,而着重到下化众生。特别是,以「缘起空」来表示般若的深义,发展为后代的「中观法门」。(《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p.18~p.19)

二、净土与念佛法门:

(一)弥勒净土:弥勒菩萨现居兜率天,将来此土成佛度众生,这是《阿含经》已

有的思想。《观弥勒菩萨上升兜率天经》叙述兜率净土的庄严,

而说应往生此天,并以称名为往生的条件之一。

(二)东方妙喜净土:阿閦因地发三十九愿(十六自行愿,二十三净土愿)接引

          众生,其求生的条件是修六度行,并以修般若的空观为主,

属自力法门(难行道)。

(三)西方极乐净土:阿弥陀佛因地发四十八愿,经长劫修行的结果,满足这些愿,

自成阿弥陀佛,建立西方极乐世界,救渡愿往生的众生。在往

生净土上,并不要求严厉的修行,只是要求信如来的本愿,唱

佛之名号而已,属他力法门(易行道)。

早期的大乘佛教 
  关于思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