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册教案(川教版)

有人帮着始皇管理中央了,那还需要行政机构管理地方啊。围绕地方究竟应该实行什么制度,中央的朝臣们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大家看看51页的小字部分,我找同学分角色朗读下(学生朗读)。

好,现在大家告诉老师,秦始皇选择在地方实行什么制度?……是的,在地方实行郡县制。郡的长官叫郡守,县的长官叫县令,都由皇帝直接任免,不能世袭。他们在地方上直接管理人民,征收赋税等。从此,西周以来的分封制在全国范围内被郡县制所取代,地方政权的独立性大大削弱了。这是中国地方政区制度上一个划时代的改革,郡县制在我国长期沿用下来,影响十分深远。

我们记住几个特别的“郡”:最北边的是“辽东郡”,最南边的是“象郡”,最西边的是“陇西郡”。而我们重庆当时属于“巴郡”,四川成都带属于“蜀郡”。

接下来,我们看看51页旁边有“议议”,问我们秦朝的政治制度有什么特点?那我们想想有什么特点呢?……我们来分析整个国家行政机构的特点(对照课件):首先,皇帝有绝对的权力,也就是说,从决策到行政、军政、财政等大权,皇帝一个人说了算,他集国家的权力于一身。那么,这样一种一个人或少数几个人独裁的政权组织形式,我们把它叫做“专制主义”政体,它与民主政体相对立。

其次,地方政府在管理上独立性强不强啊?……不强,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它都要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切受制于中央。书上说了一句话:中央和地方的重要官吏都由皇帝任免,并且,必须绝对服从皇帝命令。这个“绝对”就体现了自下而上的集权特征。所以,我们把这种地方受制于中央的管理体制叫“中央集权”。

所以,归纳起来,此时秦朝的政治制度的特点便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可以说,秦朝是世界上最早建立的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自秦开创后,我们历代封建王朝都基本沿袭了这种政治体制,所以,它对历史的影响极为深远。

过渡:政治制度建立了,国家要正常运行,还需要有“资金”啊,于是赋税征收等提上了日程。

现在,大家将你们制作的或搜集的战国时期各国钱币拿出来,大家现在就相当于原各国子民了,我派一位“大臣”到各地方来收税。

(情景设置:一学生以“大臣”的身份收上大家准备好的钱币,有刀币、布币、蚁鼻钱及半两钱等,然后上来汇报:“报告长官,各个地方的钱币都不一样,换算起来极为麻烦,您看,我们收税存在有极大困难。百姓们也常常因为钱币不一样,贸易交换不能正常进行。而且下官还发现每个国家的度量衡也不一样,买卖和征税困难重重。下官觉得应该将这件事禀告皇上,将货币及度量衡统一,才能更好达到我们大秦国的统一。”师答:“此言即是,马上本官就禀告皇上。”)(2分钟)

经研究决定,秦始皇巩固统一的经济措施出台。

2.经济措施(课件显示)(8分钟)

(1)统一货币(课件展示)

战国时期,各国货币都不尽相同。韩、赵、魏通行的是布币,齐、燕通行的是刀币,楚国通行的蚁鼻钱,秦国用的是外圆内方的秦半两。秦统一六国初期,各国货币仍在继续流通,这就给人民带来了不同货币间兑换的极为麻烦的现实问题,于是,统一货币势在必行。那么,那一种货币将成为统一国家的货币呢?……当然是原来秦国使用的“秦半两”,除了它是秦国曾经使用过的货币外,还有另外的原因,如它更便于携带,不会“脱颖而出”;另外,它外圆内方,符合中国人的观念。

(逐次投影战国时期货币图片,及展示同学们制作的货币。)

(2)统一度量衡(课件展示)

度量衡是指度制、量制、衡制的总称。度是指计量长度的器具,如“尺、丈”;量是指计量容量的器具,如“斗、升”;衡是指计量重量的器具,如“秤”,。“秦陶量”就是一个计量容量的量器,“秦‘八斤’铜权”就是一个衡器。

而当时各诸侯国度量衡的标准都不一样。如战国时期有四把铜尺流传到了今天,我们发现,其中1尺最长的是23、1厘米,最短的是22、3厘米。那想想,如果你去不同的地方买布,能要到一样长度的布吗?……这里就有一个故事:战国时,有个秦国人在国内做了一条长裙。她去齐国旅游的时候又叫齐国的裁缝做同样尺寸的裙子,取货时发现,竟然是超短裙!所以,统一度量衡很有必要。于是,秦始皇便规定以原来秦国的度量衡制度作为统一标准在全国使用。

统一货币和统一度量衡都是使“度同制”的体现。

过渡:接着,还有一样东西需要即时统一,那就是文字,它属于文化措施。

3.文化措施——统一文字(课件显示)(4分钟)

秦统一前各诸侯国的文字差异很大。请看屏幕上的“马”和“安”字,书上53页也有,看看有多少种写法? 有七种写法。“马”和“安”字如此,别的字当然也如此。那大家想想:文字不统一,政府下达命令、公布事宜,各地人民都能看得懂吗?它有利于各地人民的交流吗?……(学生答:看不懂,不利于交流)正因为这样,秦始皇下令统一文字,把简化了的字体——小篆作为标准字体,通令全国使用。请看屏幕,小篆很漂亮,写小篆就像画画一样,要写好,很慢、很难,于是,后来,一种更方便、更简洁的文字——隶书便慢慢流行开来。了解统一后的这两种字体便是。

除了统一文字这方面的文化措施外,还有别的文化措施,如“焚书坑儒”,它将在下节课学习,所以这里就不详解了。

下来之后,大家便思考下:统一货币、度量衡及文字有何作用。下节课我让同学起来谈谈,与大家一起分享。

那么,这节课的重点便是:秦的统一过程及其意义;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方方面面措施及作用。

学习测评:

1.秦统一全国的时间是( B )。

A.公元前230年 B.公元前221年 C.公元230年 D.公元221年

2.试分析秦统一全国的主客观原因。

主观原因:(1)商鞅变法奠定了基础。

(2)战国后期,尤其是长平之战后秦国的优势进一步确立。

(3)秦王政的才能及正确的统一策略的制定和实施。

客观原因:(1)战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为统一创造了条件。

(2)人民渴望统一、要求和支持统一。

(3)东方六国不团结。

(4)六国统治集团为秦的策略说瓦解。

3.秦统一全国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第一、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分裂割据局面,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第二、统一使人民获得了较为安定的生活和生产的环境。秦的统一,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

心得与疑问:如果你是生活于秦统一时代的人,你通过了解秦始皇统一的具体措施,即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的措施,有何感受?(让学生先在书上写,然后叫两个学生起来与大家一起分享)(据具体上课时间确定其时间)

小结:(配上展现秦始皇统一六国及巩固天下的画面视频和音乐,教师充满感情诵读)(2分种)

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册教案(川教版) 
  关于民族史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