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著名将领100名

史万岁(549~600):京兆杜陵(今西安东南)人。少时英武,长于骑射,好读兵书。564年,年仅15岁就随父史静参与北周伐齐之战。两军将战于芒山,史万岁观察周围形势后,命左右速速收拾撤退,随后周军果然大败,遂有未卜先知之名。577年其父战死,他承袭父爵。北周末,参与平定尉迟迥反叛,每战先登,因功授上大将军。隋开皇初,大将军尔朱勋谋反被杀,他受牵连被发配至敦煌为戍卒。583年,秦州总管窦荣定击突厥,他至辕门请自效。突厥派一勇士挑战,他驰斩其首而还,突厥军大惊,不敢再战而退。于是授上仪同,兼车骑将军。590年,随内史令杨素平江南之乱,任行军总管,率众2000自东阳进击,逾岭越海,攻陷无数溪洞,前后经数百战,转斗千余里。乱平后,任左领军将军。597年,南宁州部族首领爨玩反隋,他率军攻破其30余部,迫其归降。随后进位柱国大将军。行军作战,身先士卒,关怀部下,将士乐于为其效力。600年四月,突厥达头可汗犯境,史万岁和汉王杨谅从马邑出击,与突厥军遭遇于大斤山,突厥军闻其名不敢交战,纷纷逃跑,他乘势率少数骑兵追击数百里,斩首数千。获胜后,因杨素妒其功,进谗言诬陷说:“达头可汗本来想来归降,史万岁也知道,但他为了建功而滥杀无辜,反而加深了突厥人对大隋的怨恨。”杨坚信以为真,遂一笔抹煞其功,史万岁多次上书申述,杨坚都不予理睬。十月,隋夺嫡斗争以至白热化,杨素乘机诬陷史万岁和太子杨勇勾结,图谋不轨。杨坚又信以为真,召见史万岁。史万岁尚不知情,仍希望恢复自己的军功,并为之辩解,杨坚大怒,命卫士将他投掷至死,死状甚惨。

评分:统率C,战斗A,智谋D,战绩B,名气C,综合C。史万岁忠心为国,武勇当世无双,治军则用放羊式管理,夜晚没有警备,但敌人都害怕他的威名而不敢偷袭,又能随机应变,战斗足迹踏遍中国南北两端。死时天下人不论认不认识他,都为之痛惜。另外,他在征南中时曾见到诸葛亮纪功碑,背铭:“万岁之后,胜我者过此。”他推倒碑继续行军,行千余里,证明他所到之处比诸葛亮还远得多。

杨素(544~606):字处道,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东南)人。好学,善文,用兵多权略,驭众严整。相貌堂堂,蓄有美髯。初事北周为中外记室,后加大都督。571年,以父之功拜车骑大将军。周武帝宇文邕曾命他起草一份诏书,他不假思索,片刻间已完成。宇文邕看后非常满意,勉励道:“你好自为之,日后不愁没有富贵。”杨素却应声答道:“我只怕富贵来逼我,却无心追逐富贵!”

575年,随齐王宇文宪攻北齐河阴。其后在攻灭北齐之战中,屡立战功。580年依附杨坚,拜汴州刺史。时相州总管尉迟迥等举兵反杨坚。杨素任行军总管,从韦孝宽进讨,攻响应尉迟迥的宇文胄,破斩之。581年杨坚取代北周称帝,建立隋朝。加素上柱国。587年,与贺若弼等数献灭陈之策,并于永安造大舰,作灭陈准备。588年,隋文帝下诏伐陈。素为行军元帅,领水军自永安沿长江东下。十二月,攻陈将戚昕于狼尾滩,乘夜亲领“黄龙”舰数千艘,衔枚而下,遣步兵袭其长江南岸别栅,骑兵自北岸趣白沙,大败戚昕部。589年先后于岐亭、延洲击破陈南康内史吕忠肃部。时下游隋军已攻占建康,杨素顺江而下,与秦王杨俊会兵于汉口。还军,拜荆州总管,封越国公。590年十一月,江南各地士族豪强聚众反隋,攻占州县。杨素任行军总管,率兵分路进击,平定江南。592年,为尚书右仆射,与尚书左仆射高颎同掌朝政。599年,任灵州道行军总管,率军征讨侵犯隋境的突厥达头可汗。征战中,改变以戎车步骑为方阵的陈旧战法,令诸军设骑阵,大破突厥达头可汗十余万骑。600年,参与废太子杨勇及立杨广为太子之事。602年三月,击破犯境的突厥军。604年,杨坚卒,杨广继位(是为隋炀帝)。汉王杨谅起兵反叛,杨素领兵数万击擒杨谅,平其众。606年六月,晋司徒,七月,改封楚国公。不久病卒。

评分:统率B,战斗B,智谋C,战绩C,名气C,综合C。杨素将才无可争议,但好杀,每次战前总是挑出部下的过失杀人,有时多达百余人,流血满地仍谈笑自若,战时总先派一二百人冲阵,如能破敌阵则无事,不能破阵尽斩。而且为人实在……陷害史万岁和参与废太子杨勇都是生平的大污点,而杨广对他则又恨又怕,他能善终也算是幸运。其子杨玄感后来起兵反隋,兵败被夷族。但此后隋朝的灭亡基本成为定局,要说杨广的兴亡都是由他父子决定,恐怕也不为过吧。附杨素《出塞》诗二首,其风慷慨,盖魏武之亚匹也。

其一:漠南胡未空,汉将复临戎。飞狐出塞北,碣石指辽东。冠军临瀚海,长平翼大风。云横虎落阵,气抱龙城虹。横行万里外,胡运百年穷。兵寝星芒落,战解月轮空。严刁息夜斗,辛角罢鸣弓。北风嘶朔马,胡霜切塞鸿。休明大道暨,幽荒日用同。方就长安邸,来谒建章宫。

其二:汉虏未和亲,忧国不忧身。握手河梁上,穷涯北海滨。据鞍独怀古,慷慨感良臣。历览多旧迹,风日惨愁人。荒塞空千里,孤城绝四邻。树寒偏易古,草衰恒不春。交河明月夜,阴山苦雾辰。雁飞南入汉,水流西咽秦。风霜久行役,河朔备艰辛。薄暮边声起,空飞胡骑尘。

唐篇:英雄的时代

唐是农业民族与游牧民族经过长期交往和战争以及相互融合后建立的统一政权,将帅很多是少数民族人,作战时亦经常使用少数民族军队,因此这时期的军制和战争兼有两种民族的特点。虽然步兵在军队总数上居多,但以骑兵为决定胜负的主要兵种。因之不断加强马政,努力增殖战马。唐全盛时仅官马即有70余万匹。为充分发挥骑兵的快速机动能力,将重甲骑兵逐渐淘汰,基本上改为轻装骑兵。因江海作战增多,水军建设亦有较大发展。如多次进攻高丽,均有数万水军及数百艘海上战船实施渡海作战,各类战船战斗性能较前大为提高。唐朝前期军队的战斗编成,适应攻势战略及步骑协同作战的需要,按步兵、骑兵、突击队(跳虏)、机动队(奇兵)进行编组,重视远战能力,强调在冲锋距离外杀伤敌军,因而步兵除装备长枪、腰刀外,均持有弓、弩。突击队及机动队战时多为骑兵组成。在国防战略方面,唐前期则为攻势战略:对攻扰边境的各少数民族政权,采用征服手段达到巩固国防和安定边疆目的。但在具体实施时,则取政治;争取与军事打击兼施的方针,淡化民族界限,大量任用归附的少数民族首领为宿卫将军或边州(羁縻州)长官,从而较好地解决了边疆少数民族的统辖问题。在战术运用上,强调积极进取,惯用机动战术,以骑兵的快速突然行动,进行突破、奇袭、追击,求得以少胜多和全歼,是这时期作战的突出特点。以善使强弓劲弩、能攻能守的步兵正面交战,而以良马奔冲、适于机动、攻击的骑兵担任迂回、侧击等任务。当敌占优势时,以步兵与敌正面对峙,先取守势作战,俟敌疲惫时,再抓住战机投入骑兵,以迅猛之势向其弱点、要害处发动突击。还出现了威力侦察及交互掩护撤退等新创战术。因城市战斗增多,城防工事构筑及城池防御战术均有发展。府兵制开始变化,直至唐末完全被破坏。

唐朝是中国史上最强大的王朝,向外扩张的势头空前绝后,造就了无数的名将,除了入选的14人外,唐朝名将还有:被《说唐》丑化成白面书生而实际上是以骄悍著称的猛将柴绍、江夏王李道宗、勇将薛万均和薛万彻兄弟、屡败吐蕃的娄师德、攻灭大勃律的封常清、突厥人阿史那社尔、高丽人泉男生、灭龟兹的郭孝恪、程务挺、王忠嗣、铁勒人浑瑊、马燧、李克用等。唐太宗李世民更是不世出的军事天才。

李靖(571~649):字药师,京兆三原(今陕西三原东北)人。隋名将韩擒虎的外甥。少时研读孙吴兵法,深受韩擒虎和杨素等人赏识。曾与太原留守李渊有隙。李渊攻占长安,执李靖将斩,见其胆识过人释之,随后被秦王李世民召入幕府,跟随作战。619年奉命入蜀,协助赵郡王李孝恭筹划消灭南方最大割据势力萧铣。李靖在川东击败了当地部族首领对李孝恭的进攻,得到李渊的信任。620年,李孝恭、李靖奉命进讨萧铣,攻克通、开二州,斩萧铣所封东平王萧阉提,为东进作战安定了后方。萧铣恐诸将擅兵,以罢兵营农为借口,削夺诸将兵权,先后杀功臣董景珍、张绣,造成上下离心,兵势益弱。621年正月,李靖献攻取萧铣十策,得到唐高祖李渊同意。二月,李渊命李孝恭为夔州总管,大造战船,训练水军,以备大举进攻。又命李靖负责整个作战事宜。九月,李渊诏发巴蜀兵,命李孝恭为荆湘道行军总管,李靖代理行军长史,统12总管兵,从夔州沿长江顺流东下,又令庐江王李瑗出襄州道,田世康出辰州道,周法明出夏口道,合击萧铣。时值江水正涨,诸将皆请待水落进军,李靖却认为:“兵贵神速。今吾兵始集,铣尚未知,若乘江涨,倏忽抵其城下,掩其不备,此必成擒;不可失也”。李孝恭采纳其议。十月,亲率战舰2000余艘东下。萧铣不加防备,唐军遂攻克荆门、宜都二镇,进抵夷陵。萧铣部将文士弘率精兵数万屯清江,前来救援。李孝恭急欲迎战,李靖认为文士弘乃萧铣悍将,士卒骁勇,不容易对付,应该先驻南岸,不与其交锋,待其气衰,然后奋击,定能破敌。李孝恭不听,留李靖守营,率兵出击,果遭失利,退回南岸。文士弘委舟纵兵劫掠,人皆负重。李靖见其军乱,挥军出击,大败文士弘军,获其舟船300余艘,斩首及溺死者近万人。唐军继续追击,至百里洲再败文士弘军。萧铣的江州总管盖彦举以5州降唐。李靖乘胜率轻兵5000直逼江陵城,李孝恭率大军继进,很快攻破江陵外城,拔其水城,俘甲兵4000余人,获舟船数千艘,萧铣的交州总管丘和、长史高士廉等降唐。李靖将所获舰船全部弃入江中,萧铣援军见空船顺江而下,以为江陵已陷,狐疑不敢向前。困守江陵的萧铣见援兵不至,被迫于二十一目出降。数日后,10余万救兵赶至,得知萧铣已降,便归附了唐朝。南方各州县闻讯,均望风归顺。李靖被晋升为上柱国大将军,任岭南道抚慰大使,招抚了岭南96州。

622年八月,辅公祏据丹阳反唐,李渊命李孝恭为行军元帅,率舟师开赴江州;李靖为副帅进屯宣州,唐军共7总管兵,水陆俱进,皆受李孝恭节制,由西、南、北三面分路进攻辅公祏军。624年二月,辅公祏部水陆军精锐5万人,据当涂附近有利地形,构筑坚固城栅进行防御。李靖出其不意,先率主力击破其水军,杀伤及溺死者万余人,乘势亲率轻兵直趋丹阳。辅公祏率数万人弃城东走,被俘获,江东地区基本平定。

625至626年,李靖先后以安州大都督、灵州道行军总管调潞州、灵州防御突厥。李世民即位后,先后任刑部尚书、检校中书令、兵部尚书。629年东突厥诸部内乱,十一月,李靖任定襄道行军总管,统帅徐世勣、李道宗、柴绍、薛万彻、苏定方等名将击东突厥。630年正月,李靖率骁骑3000乘夜袭占定襄。颉利可汗未料到唐军突至,率部北撤,他又与获胜的徐世勣合兵,于二月初在阴山突袭突厥军,斩杀万余人,俘男女10余万口,颉利可汗也于其后被抓获,东突厥汗国至此灭亡。

634年,以足疾上表辞官,得李世民称许,并授特进。不久,吐谷浑可汗伏允扰唐,64岁的李靖自愿请行,被任为西海道行军大总管,统李道宗、侯君集、契苾何力等等西攻吐谷浑。635年闰四月初八,李道宗在库山击败吐谷浑军。伏允烧尽野草,轻兵入碛。唐军诸将认为,马无粮草,已很疲弱,不可轻易深入。唯独侯君集主张应乘其初败,人心离散之机,穷迫不舍,一举将其击灭。李靖采纳其意见,分兵两路追击,亲率李大亮、薛万均等部由北路切断其通往祁连山的退路,并迂回至伏俟城;侯君集、李道宗等部由南路追截南逃的吐谷浑军。二十三日,李靖部将薛孤儿在曼头山大败吐谷浑军,斩其首领,俘获大批牲畜。二十八日,李靖率军在牛心堆击败吐谷浑军,接着又在赤水源再次获胜,共俘斩名王数十人。南路唐军在沓无人烟地区行军2000余里,途经无水无草的破罗真谷时,只能“人龀冰、马瞰雪”,于五月间在乌海追上伏允,大破其众,俘其名王骁将。伏允向西败走,准备渡突伦川,投奔于阗。李靖督诸军,经积石山黄河源追至且末。李靖部将契苾何力闻伏允逃至突伦川,遂率骁骑千余追击,因沙漠无水,将士皆刺马饮血,终于追上伏允,袭击其牙帐,歼数千人,缴获甚众,伏允侥幸脱逃,后在走投无路的绝境中自缢身亡。侯君集率部进逾星宿川,至柏海与李靖军合师。伏允之子大宁王慕容顺斩天柱王,率部归唐,被封为可汗、西平郡王,吐谷浑成为唐朝属国。637年,封卫国公。辞官后,李世民仍常征询他对军国大事的意见。他谨慎自谦,长期闭门谢客。649年卒。李靖归唐时已年近半百,15年中四次指挥大型战役,均获全胜。观其一生业绩,堪称“用兵如神”四字。

评分:统率A,战斗A,智谋A,战绩A,名气A,综合A。李靖著有《李卫公问对》、《六军镜》、《李卫公兵法》,后二者已失传,在《通典》和《太平御览》中,保存有部分内容。《李卫公问对》则在宋代被定为《武经七书》之一,该书对后世有较大影响,但有证据显示是后人伪托其名所写。建议阅读:《红拂夜奔》(王小波)。

徐世勣(594~669):字懋功,后获赐李姓,又避李世民讳,改名李勣,离狐人(今山东东明东北)。17岁随翟让在瓦岗起义。曾献策出兵荥阳、梁郡,在汴水夺取往来船只物资,使起义军的供给得到解决。616年十月,隋名将张须陀率军进攻正在围攻荥阳的瓦岗军,徐世勣支持李密的计划,在翟让、李密的指挥下奋勇作战,于大海寺击斩张须陀,歼敌2万余人,使瓦岗军军威大振。李密任瓦岗军首领后,他建议袭取黎阳仓,壮大了瓦岗军力量。随后镇守黎阳,屡败来犯的宇文化及军。瓦岗军失败后归唐,但却把黎阳城兵马土地献给已投唐的旧主李密,深受李渊赞赏。619年,窦建德军攻占黎阳,徐世勣败降。620年,复归唐。621年,随李世民迫降王世充,击灭窦建德、刘黑闼等,累迁左监门大将军。624年,从李孝恭攻灭反唐的辅公祏。李世民即位后,任并州都督。629年,任通汉道行军总管,率军大败东突厥军于白道。后与李靖合谋,趁东突厥颉利可汗懈而不备,以精骑奔袭并从背后堵截,歼其部众于阴山。

637年,封英国公,驻守并州16年,令行禁止,李世民誉其胜于长城。641年十一月,薛延陀可汗夷男闻唐太宗将东封泰山,以为唐边境空虚,命其子大度设征发同罗、仆骨、回纥、靺鞨等部落兵马共20万,南下进攻唐册封的突厥俟利苾可汗,俟利苾可汗无法抵御,率部进入长城,遣使告急。十六日,唐太宗命张俭率骑兵及奚、契丹诸部兵马从东包抄;徐世勣率士卒6万、精骑1200正面出击;李大亮领兵4万、精骑5000驻守灵武;张士贵率1.7万人出兵云中;李袭誉包抄薛延陀西部。唐军分路出击,薛延陀军北逃。徐世勣挑选麾下及突厥精锐骑兵6000抄近路拦截,跨越白道川,一直追至青山。大度设于诺真水摆开战阵,横亘10里。十二月十七日,突厥兵先出战,不胜退兵,大度设乘胜追击,与唐军遭遇,薛延陀军万弩齐发,唐军坐骑多被射死,徐世勣命士卒下马持长槊战,斩3000余人,俘虏5万余人,薛延陀余众逃至漠北,适逢大雪,人畜冻死者十有八九。

644年徐世勣从李世民征高丽,645年三月,以声东击西之计绕过高丽的防守,巧渡辽水,攻克玄菟,使高丽军心大恐;四月,又绕过新城攻下盖牟城,俘获二万余人和大量粮草,并完成了对辽东城的包抄;五月攻克重镇辽东,斩俘两万余人;又随李世民攻取白岩、安市等诸城。因天寒粮将尽,李世民决定退兵,他又和李道宗共同顺利完成了殿军的任务。646年,薛延陀屡被唐军所败后请降,徐世勣受命招降薛延陀军,识破其诈降,纵兵击之,斩首5000余,擒获其可汗咄摩支,遂灭薛延陀。647年率兵二征高丽,获小胜即还。649年五月,李世民突然将徐世勣罢黜外放以试探,对李治说:“汝于李勣无恩,我今将责出之。我死后,汝当授以仆射,即荷汝恩,必致其死力。”并交待如果他不服从就立刻杀之(凶狠)。徐世勣连家都不回就直接去上任(老滑头)。高宗李治即位后,授左仆射、司空、太子太师。666年作为主帅再征高丽,667年二月,率大军渡过辽水;九月,攻取高丽军事重镇新城,668年二月二十八日,徐世勣等攻占扶余城,斩俘万余人,扶余川中40余城亦望风归降。泉男建遣兵5万妄图夺回扶余城,在薛贺水与徐世勣军遭遇,唐军大胜,斩俘3万余人,乘胜攻占大行城。各路唐军会师,推进至鸭绿栅。高丽发兵抵抗,唐军奋勇出击,大败高丽军,追奔200余里,攻占辱夷城,高丽其他各城守军或逃或降。唐军进至平壤城下,围平壤月余,高丽王高藏派泉男产率首领98人出降。泉男建仍然闭门拒守,并多次遣兵出战,皆败。九月十二日,高丽僧信诚打开城门,唐军冲进城中,俘男建,高丽全部平定。669年十二月病卒。徐世勣的实力和功绩,在唐初名将中仅次李靖。《新唐书》说他“用兵多筹算,料敌应变,皆契事机。闻人善,抵掌嗟叹。及战胜,必推功于下。得金帛,尽散之士卒,无私贮。然持法严,故人为之用……既没,士皆为流涕。”后其孙徐敬业起兵反武则天,兵败被夷族,连徐世勣的坟墓也被毁坏,唯有徐敬业之叔徐思文因为武则天效忠保住了性命。

评分:统率A,战斗B,智谋A,战绩A,名气A,综合A。李靖在与李世民论当时名将时说徐世勣和李道宗不会大胜也不会大败(都是擅用正兵的高手),而薛万彻不是大胜就是大败。观其守黎阳、哭李密、割股肉以啖单雄信均有国士之风;历事两帝,在政治上是个老滑头、不倒翁。他到底是世界上最出色的演员还是忠厚老实的“纯臣”呢?徐世勣从不讳言自己的过去,他常说:“我年十二三为无赖贼,逢人则杀;十四五为难当贼,有所不快者,无不杀之;十七八为好贼,上阵乃杀人;年二十,便为天下大将,用兵以救人死。”李密杀翟让徐世勣时也在场,他见状立刻向外逃,被埋伏在外面的武士一刀砍中颈部,险些丧命,如果那一刀再稍狠一点,那……要成为史上留名的人物,运气也是很重要的。

侯君集(?~643):豳州三水(今陕西旬邑北)人。君集少年时以武勇称,隋末战乱中,被秦王李世民引入幕府,从征讨有功。626年的玄武门之变,君集之策居多。李世民即位,君集任左卫将军,封潞国公,迁右卫大将军。630年,任兵部尚书,检校吏部尚书,参议朝政。635年,为积石道行军总管,随李靖平吐谷浑,策划军事,分兵深入,有大功。638年,迁吏部尚书,仍参朝政。君集出自行伍,素无学术,及被任用,方始读书。他出为将领,入参朝政,获得当时称誉。同年,吐蕃围松州,唐授君集为当弥道行军大总管以击之(此战后吐蕃赞普松赞干布遣使谢罪,请求通婚,李时民遂以文成公主嫁之)。639年冬,高昌王麴文泰遏绝西域商贾与唐交往,十二月初四,唐朝廷令侯君集为交河道行军大总管,薛万均为副总管,率步骑数万及突厥、契苾之众征讨高昌。麴文泰以为唐离高昌有7000里之遥,沙碛阔约2000里,地无水草,气候异常,唐朝不会以大兵相加。及唐军在熟悉当地地形的契苾何力引领下抵达碛口时,麴文泰忧惧而死,其子智盛即位。640年八月,唐军攻下田地城,俘男女7000余人。侯君集直趋高昌城。麴智盛率军迎战,被击败后退保都城。侯君集命将士填堑攻城,又造高5丈可以俯瞰城内的巢车,对城内动静了如指掌。奉命前来救援高昌的西突厥军畏惧唐军威势,也在可汗浮图城投降。麴智盛见大势已去,被迫于初八开门出城投降。侯君集继续分兵略地,共攻下3郡、5县、22城,得户8046,人口3.77万,马4300匹,占地东西800里,南北500里。唐在其地置西州,在可汗浮图城置庭州。二十一日,又置安西都护府于交河城,留兵镇守。侯君集刻石记功而还。君集入高昌时,私取宝物;将士也竞相盗窃,君集自身不正,不敢禁制。还朝后,被人揭发,下狱,虽得免罪,却没有奖赏,他心怀不满。643年,由于参与太子李承乾谋反事件被杀。

中国古代著名将领100名 
  关于民族史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