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选考试题卷

——《大国崛起》解说词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核括指出古代中国指南针的发展演变过程。并简要指出指南针在古代中国社会中的历史作用。(5分)

(2)材料二中的“牛顿体系”和“伟大著作”分别指什么?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牛顿体系在思想认识史上的意义。(5分)

33.
(10分)中印两国有着传统友泣,两国关系影响世界稳定与发展。阅读村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了调解英印矛盾,加强中印合作,1942年2月蒋介石密访印度,并与甘地会晤探讨英印、中印的合作问题。甘地在之后信里谈到了他对与蒋会面的印象,他认为蒋介石这次是空手来,空手归,而他本人也从这次会面中秃无所获。甘地深知蒋介石的目的,他也深切地明白自己的目标.对中国抗战,他可以表示同情与支持,但他认为对英国让步与支持中国是两码事,对印度来讲最重要的是拍激时机、获得独立。而蒋介石认为印度所能够帮助中国的就是在战时搁置与英国的矛盾,蒋把两者看成等同的事情。这就是两人间矛盾之所在。

——原泽周《论太平洋战争期中的中印关系—《以蒋介石访问印度为中心》

材料—1953年I2月至I954年4月,中印两国关于西藏问题的谈判在北京举行。中印谈判开始的第-天,周恩摊接见两国代表团时就提出,“两个大国之间,特别像中印这样两个接壤的大国之间,一定会有某些问题”,但只要根据“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和平共处”的原则,任何业已成熟的悬而未决的问题都可以得到解决。……印谈判及撕达成和签署协定,是运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解决国与国之间历史遗留问题的第一个成功范例。

—— 郭德宏《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指出蒋介石出访印度的历史背景,并简要指出蒋介石与甘地产生的矛盾分歧。(4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举行中印会谈的主要意图。并简要指出和平共
处五项原则对国际关系所产生的影响。(6分)

34.(10分)多元文化的碰撞与融合造就了人类文明多样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吴人重南曲,皆祖昆山魏良辅,而北调几废„

而吴中以北曲擅场者,仅见张野堂一人,故寿州产也,亦与金陵小有异同处。……今南教坊有傅寿者,字灵修,工北曲,其亲生父家传,誓不教一人。寿亦豪爽,谈笑倾坐。若寿复嫁以去,北曲真同广陵散矣!

——沈德符《万历野获编》

材料二

任继愈先生指出,有四种文化现象引起注意,即第一文化的继承与积累现象;第二文化衰减与增益现象;第三文化势差现象;第四文化的融合现象。建筑文化亦如此.
对于以上四种文化现象,我们从不同史实出发形成了以下认识:

①以新文化运动为例说明中国是如何对待中西文化势差

②以古希腊罗马建筑文化为例说明建筑文化继承与发展关系

③以颐和园为例说明建筑文化的融合现象

——根据吴庆洲《建筑文化传承融合与演变》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明代中后期戏曲的发展状况。结合所学知识,简耍指出昆曲是如何吸收北曲长处的。(6分)

(2)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史实,你最檀长论证哪一观点,请扼要予以论述。(4分)

高考历史选考试题卷 
  关于民族史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