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丹建国以后「征服王朝」对汉文化的态度

()中、菲的贸易热络有助于明代后期工商业的勃兴及重商逐利之风 【臺中女中】

(
)25. 同学们上课时热烈讨论「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与影响。甲生说:「目的之一是成祖疑心建文帝亡走海外,郑和奉命在中南半岛、婆罗洲一带查访行踪。」;乙生说:「七次的海外探险加强了与伊斯兰教世界的联繫,也丰富了国人对南洋的认识。」;丙生说:「开闢了许多海上航线,激起国人海外贸易与移民兴趣。」;丁生说:「为了航行安全,随行带有众多军队,同时也可显现明初中国的造船与航海技术的成就。」;戊生说:「宣扬国威国家开支太大,换回物品对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并无多大助益,可说是『宝船弊政』,因而日后明朝不再大规模出航。」以上学生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乙丙丁  ()乙丙丁戊  ()甲乙丙丁  ()甲乙丙丁戊 【景美女中】

二、多选题

( BCD )
1. 资料一:历史学者估计,明初(1400年)中国约有6,500万人,到明末(1600年)人口增加为1亿5千万人。康熙年间(1700年),人口为1亿5千万人。

资料二﹕1550年时,中国大量栽种玉米、甘藷、马铃薯、花生等多种新作物。针对两段资料,许多同学有不同的意见。请问:何人的说法较正确? 【92.指考】

()玉米等新作物的产量大,取代原有粮食作物的种植空间,才能养活较多人口

()玉米等新作物未取代原有作物,但可生长在较贫瘠的土地,增加粮食的供应

()从明初至明末未发生大规模社会动乱,人口的剧增可能与粮食供应增加有关

()明末至清初粮食生产条件改变不大,人口亦未见增加,应与其间的动乱有关

()因清初人口大量移往臺湾及东南亚,所以人口虽有成长,人口总数却未增加

( BC )
2. 下列是唐人论及同一事的三段资料:()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公家运漕,私行商旅,舳舻相继。隋氏作之虽劳,后代实受其利焉;()在隋之民,不胜其害也;在唐之民,不胜其利也。请根据这些资料,选出正确的叙述: 【88.学测】
()此河指黄河。黄河时常决口、改道,淹没田宅,隋文帝整治之后,有利航运
()此河指运河。隋炀帝修运河,耗费民力,却有助于此后经济的繁荣
()三段资料含义相同,都指出前代人民的辛劳痛苦,后代人民却可以享受成果
()乙、丙的含义是「有害于一时,而利于千百载」,但甲无此含义
()有人认为此河千里通波,方便统治者搜刮各地货物,造成人民的负担

( ABDE )
3. 《醒世恆言.卷十八》有言:「盛泽山镇上居民广稠,……俱以蚕桑为业,男女勤谨,络纬机杼之声,通宵彻夜。那市上两岸绸丝牙行千百余家,远近村坊织成绸匹,俱在此上市;四方商贾来收买的,蜂攒蚁集,挨挤不开,路途无停足之隙。」上述这段描述,主要反映出明代社会的哪些现象?
()全国经济重心南移  ()专业市镇出现
()坊市制度逐渐废除  ()贸易兴盛,商业发达
()人口增加迅速,新市镇不断出现 【臺中一中】

( BDE )
4. 明朝中期后,中国的经济与社会发生剧烈变动,关于此变动,下列叙述何者正确?

()由于市场交换规模扩大,白银逐渐取代铜币,成为市场交换的单一货币

()传统「士为首,农次之,工商其下」的观念,逐渐变成「工商皆本业」,甚至有重商的观念

()由于商业的需要,导致明末传教士传入的数学大为盛行

()棉纺织业是明清经济繁荣的重要关键,也是促进市镇发展的重要原因

()通过东南沿海与国外商人贸易,促进经济与商业的繁荣 【师大附中】

三、简答题

1.
中国哪一个朝代后,江南各城镇专业的丝织工厂,称作「车坊」,纺织机称作「缫车」。附近农民将生产的茧送到镇上的车坊,由缫车加工成丝织品? 【88.学测改写】
明代。

契丹建国以后「征服王朝」对汉文化的态度 
  关于民族史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