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关中书院的历史沿革

书院里随处可见的碑匾楹联,已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沿东边回廊走过,细细阅读墙壁上几块碑石上镌刻的文字,便可了解书院的历史变迁。再看过院子里遍布各门及回廊的30余副楹联,更可以感受到这个地方的“灵魂”。其中有无名氏为大门所题的:汇人间群书博览之,何其好也;集天下英才教育之,不亦乐乎。有无名氏为仁在堂所题的:身正为范;学高为师。还有当代教育家陶行知在偏廊所题: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些楹联,是历代人们对书院精神的真实写照,也昭示着一代代继承者不变的志向:学以致用,济世觉民。

比起楹联这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这里所保留的更弥足珍贵的,是院子里19棵种类不同形态各异的古树,有皂角、杨树、槐树。其中最古老的是“允执堂”前的4棵唐槐,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树干早已中空,仅剩半张树皮,虽靠钢管支撑,却依然有着旺盛的生命力。这4棵古槐,每到春天依然发芽抽枝,夏日更是绿荫繁茂。几百年来,这些古树林木荫翳,为一代代的学子遮阴挡雨,并默默守望着书院的兴衰沉浮。

主干道直通向“允执堂”,这是当年关中书院的大讲堂,取儒家学说的
“允执厥中”之句,即遵守中庸之道。据史料记载,当时堂前有半亩方塘,大师们在堂前开坛布道,弟子都临水而听,并互为答辩。解放以来,西安师范学校的大会、讲座多在此举办,学生们围坐在图书馆前开会听报告的场面,与几百年前大师们聚众讲学的情景如出一辙。如今站在“允执堂”前,眼前所见的场景仍与史书上勾画的书院景象依稀相似。二门两侧的屋舍,曾是书院的起居室,今为学校办公室,不时有夹着教本的老师进出;左右5个小院落,今天仍作教习室,分别为三个年级的教室和学校的实验室,朗朗的读书声从一扇扇朱红色的大门后传出,穿过回廊上的醒钟亭、暮鼓亭,回荡在院中,徜徉其中,400年前的学府气息扑面而来。

未来:
国学讲堂传承基地

大成至圣先师孔子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办私学的人之一,其私学承诺社会公共伦理责任,又面向公众,从而奠定了中华民族普及性的公共教育基础。后来儒者更广泛地立私塾、廷训、经堂、乡校、书院等,形成了传统文化的传承体系。愚夫愚妇、渔牧陶樵等来者不拒。陕西关中书院和关中乡学、南方的白鹿洞书院和岳麓书院就是很好的例子。正因为如此,儒家知识分子得以融入大众、嵌进社会;大众得以下学上达,儒家精神成为公共意识形态。

儒家的社会影响基于社会化教育的开拓;北宋以降,儒家对抗释、老,靠的仍然是这个体系。不过,由于经济的原因,儒家教育社会化仍不充分,多是局限于士人阶层以上家系,因为广大劳动者、平民阶层无经济、无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他们常常是间接地在社会生活中通过濡化而吸收到儒家人文观念。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一直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弘扬者。共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构建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任务。西安市人大和政协两会最近提出,要把西安建设成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国际化大都市,那么以书院门“关中书院”为代表的儒学文化建设就显得尤为必要。争取多方社会力量的合作与支持,共建复兴“关中书院”,将成为皇城复兴计划的重要举措。精心组织以儒学为中心、关学为重点的国学系列活动,让西安更具传统文化韵味,并成为继曲阜、北京、南京等地市之后的优秀传统文化重镇,努力形成西安“道家有湘子庙、儒家有关中书院、佛家有卧龙寺”的传统文化格局,是未来关中书院的奋斗目标。

西安关中书院的历史沿革 
  关于思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