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实现完全统一的理论基础

1602年,沈有容挥师入台歼灭倭寇。

南宋孝宗乾道七年(公元1171年),泉州知州汪大猷在澎湖派驻舟船水师,警戒台湾、澎湖地区水域陆地。元朝建立后,元世祖于至元二十七年(公元1290年)降旨,设巡检司于澎湖,隶属福建同安府,台、澎地区开始有地方行政机构,行使赋税等统治权。

明朝初年,明太祖朱元璋为防止日本海寇侵袭东南诸省,下令实行海禁,但在军事部署上只防海岸,不守海岛,并撤除了设在澎湖的巡检司。由此导致倭寇趁虚而入,侵占台湾,并以台湾、澎湖为中转站,频频袭扰我沿海城乡。

明万历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底,大批倭寇在福建海面流动烧杀抢劫,遭明军水师围歼,漏网的残部逃回台湾。镇守浯屿(今金门)的福建都司沈有容,决计趁此胜势穷追倭寇,遂率大军扬帆东渡,经澎湖直达台湾西南海岸。沈有容挥动令旗,高大楼船顺风顺水横冲直撞,势不可挡,全歼海上倭寇。明军又剩胜追剿陆上的残敌。倭寇头目见大势已去,仓惶下海逃遁。这是我国军队首次从外国侵略者手中收复台湾,时为明朝万历三十年(公元1602年)春节前夕。

1662年
郑成功驱逐红毛收回台湾

17世纪初,号称“海上霸王”的荷兰侵略者(台湾民众蔑称为红毛)开始把魔爪伸向台湾。先是以经商互市为诱饵,于明朝天启四年(公元1624年)在台湾筑城作为贸易场所。继而通过利诱、威胁、武力恫吓等手段,不断蚕食扩张,最终将整个台湾置于殖民统治之下。

清世祖顺治十一年(公元1660年),在厦门坚持反清复明的郑成功,眼看满清统一大陆已成定局,便决定收复台湾以建立抗清根据地,并解救荷兰统治下的高山族等各族同胞。次年3月23日郑成功率大小战船二百余艘,士兵二万五千人,横渡台湾海峡,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登陆,经过激烈战斗,占领了台湾海边阵地。

驻守台湾城的荷军总督揆一,凭借城垣高大坚固和西洋大炮负隅顽抗。郑成功下令在城外四周安营扎寨,砍树栅栏,深挖壕沟,层层把守,围困敌军。两军对峙至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1月,台湾城内粮尽弹绝,荷军或战死、或饿死、病死,只剩下三分之一的兵力。郑成功抓住机遇,发起总攻。

荷军头目揆一为求活命,扯起白旗投降,并于2月1日在投降书上签字。随后,带领残兵败将滚出台湾。至此,被荷兰殖民者霸占了38年的台湾,复归中国所有。

1683年
康熙皇帝和平统一海峡两岸

郑成功收复台湾之后,岛内百废待兴。郑成功昼夜筹谋复兴大计,不幸积劳成疾,于收复台湾的当年病逝。他的儿子郑经继任延平郡王位,继续治理台湾,与大陆的清王朝分庭抗礼。

康熙皇帝一心想统一台湾,为避免同室操戈,提出只要郑经接受招抚,台湾归属朝廷管辖,可给予相当权位,对所属文武各官,也都量才录用。郑经不允,要求台湾按朝鲜例,作为清朝的属国来朝进贡。这实际上是想台湾独立为国,使中国一分为二。康熙帝对此严词拒绝:“台湾本属中国版图,又都是中国人,岂可按外国例!”

谈判破裂,战事重开,郑经趁着大陆
“三藩之乱”反攻福建。康熙帝下令反击,将郑军逐回台湾。并再作和平努力,进行谈判。郑经固执己见,坚持台湾独立。双方就这样谈谈打打,一直处于敌对状态。

康熙二十年(1681年),郑经去世,他的儿子郑克爽继任王位。此时,康熙帝已彻底平定了“三藩之乱”,中央政权空前巩固,收复台湾以达全国统一已成为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据此,康熙决定以武力统一台湾,遂选精于海战的施琅为福建水师提督。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6月14日,清军跨海东征,经过七天激烈战斗,先将澎湖攻克,全歼郑军精锐。郑克爽审时度势,最终采取大将刘国轩的建议,顺应时势,归顺清廷。

8月11日清军进驻台湾,终于和平统一,成为福建省的一个府。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清政府在台湾建省,成为直属中央政府管辖的最高地方行政区。

1945年
日本投降宝岛光复还神州

甲午战争,清政府以败绩告终,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割让台湾给日本。从此,宝岛与祖国分离,沦为日本的殖民地。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成为反法西斯的主力军之一。国民政府趁着有利形势,将收回台湾提上了议事议程,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的《宣战布告》中向世界宣布:所有一切条约,有涉及中日关系者,一律废止,台湾应该归还中国。中国政府的这一原则立场,得到了各盟国的认可及支持。《波茨坦公告》、《开罗宣言》都载明:战后,应由中国恢复对台湾与澎湖列岛的主权。

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胜利。依照规定,台湾全境及澎湖列岛归还中国。蒋介石随之任命陆军上将陈仪为台湾省行政长官兼警备总司令,前往接收治理。

1945年10月上旬,中国的三个师、两个飞行大队、20艘军舰,陆续开赴台湾参加接收治理。接收仪式在台北公会堂(今中山堂)隆重举行。整个接收仪式只用5分钟时间,结束了日本对台湾长达半个世纪的霸占。陈仪通过电台向全世界宣布:“从今日起,台湾及澎湖列岛正式重入中国版图,所有一切土地皆属中国政府主权之下。”

中国实现完全统一的理论基础 
  关于民族史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