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实现完全统一的理论基础

1984年9月26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西大厅里,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草签仪式在这里举行。当周南、伊文思签字完毕,大厅里响起一阵热烈掌声……12月19日下午5时30分,中英两国最高领导人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西大厅隆重举行联合声明及其附件的正式签署仪式。随后,邓小平、李先念笑容满面地走到撒切尔夫人身边,举起香槟酒向她表示祝贺。撒切尔夫人也举杯共祝,并与邓小平相约1997年香港再见,相约届时到香港出席交接庆典。

周南说:“在那些年代中,小平同志最关注并一直亲自领导解决的问题,一个是改革开放,另一个就是香港问题。应该说香港问题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是在他的亲自领导下解决的。小平多次讲,香港回归后我哪怕坐轮椅也要到自己的土地上走一走、看一看。”

1992年初春,邓小平南巡到深圳,周南特地从香港赶去拜见他,向他表示:“香港同胞都热切期待着你老人家在1997年到香港走走看看,和大家一同庆祝回归。”邓小平连连说:“好,好,还要继续奋斗呀!”“没想到在距离香港回归只有几个月的时候,他老人家突然与世长辞了。如果能多活一两年,亲眼目睹香港回归的盛况,那就更圆满了。”周南满脸的哀伤和遗憾……

1997年6月30日午夜,政权交接仪式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隆重举行。嘉宾席上的周南仰视着五星红旗,聆听着国歌,十分激动……

“今天香港良好的局面来之不易,值得珍惜!”已步入耄耋之年的周南说,回归这些年以来的实践充分证明,“一国两制”不但是可行的,而且是行之有效的。

案例思考:

(1)国家主权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2)香港回归对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重要意义?

案例点评:本案例回顾了中英两国政府在解决香港问题的外交谈判进入到最后冲刺阶段时出现的关于驻军问题的一场风波,展现了中国政府维护国家主权的坚强意志。通过本案例向学生说明国家主权必须捍卫、没有商量。我国政府在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之后,在香港、澳门驻军,这是维护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的象征,是国家主权的象征,也是香港、澳门稳定和繁荣的保证,是《一国两制》方针的系统化、法律化、制度化和具体化。

案例3
澳门问题的由来

案例呈现:

澳门古称壕镜澳,
自古就是中国领土。考古证明,
早在新石器时代,
我国祖先就在澳门地区活动;
到南宋末年,
随着大量军民的南逃而人口增多;
明朝开始,
属广东省香山县管辖。

葡萄牙是欧洲最早向世界各地进行殖民扩张的国家之一,
也是最早侵略我国的西方国家。1511
年以后,
葡萄牙海盗商人通过马六甲海峡来到中国东南沿海,
从事非法勾当,
并企图在澳门登陆,
遭到中国沿海驻军的查禁和拦截。1535
年,
葡萄牙人通过贿赂明朝官员,
取得了商船在澳门停靠的便利;
1553 年,
借口商船触礁,
波涛入仓,
贡品浸湿,
请求在澳门借地晾晒,
并贿赂广东海道副使汪柏,
获准在澳门登陆。1557
年,
葡萄牙人在澳门开始大兴土木,
建筑房屋,
长期定居,
正式占据澳门。这一年,
被定为澳门正式开埠之始。

此后,
葡萄牙人在澳门筑炮台、设据点、建高楼、修城池,
俨然以主人自居。明朝政府虽然允许葡萄牙人在澳门居住,
但一直对澳门行使主权和治权,
严格掌握澳门的土地所有权(居澳葡人每年交纳地租500
两,
由香山县代征)
, 设立专门管理机构,
驻军把守,
禁止随意越界。这时期,
居澳葡人获得了三种权利:
一、居留权;
二、贸易权;
三、自治权。

清朝建立之后,
基本上沿袭了明朝对澳门的管理方式。鸦片战争后,
清朝政府国力日衰,
葡萄牙遂开始谋求正式吞并澳门。1843
年,
葡萄牙向清朝政府提出免除地租金,
被拒绝。1849年,
葡萄牙澳门总督亚马留公然宣布澳门为自由港,
关闭设在澳门的粤海关办事处,
驱逐清朝政府在澳官吏,
对澳门实行殖民统治,
史称“亚马留事件”。不久葡萄牙澳门当局又拒绝向清政府交纳地租金,
并强占凼仔岛、路环岛,从而形成了现在的澳门界址。然而葡方此时仍未从公认的国际法角度获得在澳门的“永居权”和管理权。

形势的逆转发生在1887年。当时清政府经历中法战争之后,
国库空虚,
但筹办海军和洋务需要大量资金,
不惜饮鸠止渴,
派员与港英当局协商征收鸦片税厘、查禁港澳鸦片走私等事宜。港英当局提出鸦片在关并征税厘需与澳门同时办理。在谈判过程中,
清政府聘英国人、中国海关总税务司赫德(Robert
Hart) 为中方代表、顾问。赫德派其亲信英国人、中国海关驻伦敦代表金登干(JamesDuncan
Campbell) 赴葡萄牙首都里斯本秘密谈判,
竟以承认葡人永远占据澳门来换取葡方在征税方面的暂时合作。在赫德“连哄带骗”的撮合下,
清政府征收鸦片税厘心切,
听任摆布,
于1887 年3
月27
日由金登干代表清政府,
在里斯本签订了《会议草约》,准许葡萄牙永驻、管理澳门及属澳之地,
与葡国治理他处无异。同年12
月1 日,
中葡双方在草约的基础上正式签订了《和好通商条约》,
清政府正式承认了葡萄牙占领澳门的现实。

辛亥革命后历届中国政府多次与葡萄牙交涉,
欲废除《中葡和好通商条约》,
甚至利用“一战”战胜国身份,
但均遭失败。1928
年,
条约第四次期满时,
国民政府单方面宣布该条约作废,
但由于国内动荡不定,
无暇顾及收归澳门。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周恩来多次重申了中国政府对澳门的主权,
指出解决这类历史遗留问题应该通过和平谈判的方式,
在正式解决的时机不成熟的情况下暂时维持现状。所以新中国初期对澳门政策(包括香港)
, 奉行“暂时不动”、“暂时维持现状”和“长期打算,
充分利用”的特殊政策。

1974 年4
月25日,
葡萄牙发生“四·二五”民主革命,
推翻了独裁主义政体,
建立民主共和国,
葡萄牙新政府宣布放弃海外殖民地,
推行“非殖民化政策”,
正式承认澳门是由葡萄牙管理的中国领土,
单方面宣布归还澳门,
引起“回归震荡”1979
年,
中葡建交。1987
年中葡签订《中葡联合声明》,
确定中国将于1999
年12月20
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澳门问题”得以顺利地解决。(何杰:《澳门问题的由来》,载《当代亚太》1999年第4期;李平生:《澳门问题的由来及其解决》,载《理论学刊》1999
年第5 期。)

中国实现完全统一的理论基础 
  关于民族史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