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纲要

5、岳飞抗金被称为精忠报国的典范,文天祥抗元战败被俘,但他坚持民族气节,宁死不屈,慷慨就义。

第七单元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1、明清两朝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

(1)明朝设布政司、按察司和都指挥司,作为朝廷的派出机构,使地方行政、司法、军事三权互相牵制,又受中央统一控制,严肃户口登记、赋役征发、农商管理等系列制度,强本抑末,加强对农村和城镇基层的直接控制。为加强皇权,朱元璋罢中书省,废宰相制,使朝廷六部直接听命于皇帝。明成祖朱棣设立内阁,委任宦官,以钳制内阁,使明朝的皇权空前强化。

(2)清初,皇权受到议政王大臣会议的限制,康熙后,绕过议政王大臣会议,另设南书房,选用翰林院学士参预机务以强化皇权。雍正时期,创立军机处,召内阁大臣参与军事机要,此后,军机处逐步成为皇帝处理全国军政和发布命令的中枢,军机处的权力比明朝的内阁略大,但仍然是皇帝独断专行的工具。

2、戚继光抗倭:倭指日本。背景:元朝末年开始,亡命上海的日本武士,不断侵扰中国东部和东南部沿海。明朝中叶,军备废弛,军队战斗力削弱,倭寇肆无忌惮入侵中国沿海,烧杀抢掠。戚继光最初在山东,后来转战于浙江、福建。他亲自选练的军队,纪律严明,战斗力强,并采用了新的战法,时称“戚家军”,先后平定了浙江、福建的倭寇后,与1564年又挥师广东,与明朝军队配合扫除倭寇残余。

3、郑成功收复台湾: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1642年,荷兰驱逐西班牙在台湾的势力,独占台湾。1661年3月,明朝将领郑成功率领第一批军队,登陆台湾不久后就收复赤嵌城(今台南),之后郑成功围困台湾城(今台弯安平),重创荷兰舰队。1662年,郑成功以
“大明招讨大将军”的名义接受荷兰殖民者的投降,结束了荷兰殖民者对台湾的统治。

4、雅克萨之战:背景:由于雅克萨是沙俄侵略中国的最重要军事要点,,1865年月,康熙皇帝派水陆两军围困雅克萨,并成功阻击了沙俄的援军,迫使守城俄军投降,次年,清军再次围困雅克萨17个月,沙俄表示愿意和谈,清军才解雅克萨之围。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是中俄两国都承认的平等边界条约,之后,中俄东段边境保持了长期的和平。

5、驻藏大臣:清初,达赖赴京朝拜,受清册封。康熙、雍正时,西藏多次发生内乱,清军入藏平定,并设驻藏大臣。驻藏大臣的职责是代表清朝政府会同达赖,班禅,监理西藏事务,并监督达赖、班禅圆寂后的转世程序。意义:驻藏大臣制度,有利于西藏的安定和清朝的统一。

6、评定大小和卓木叛乱:清朝评定准格尔部之后,派大和卓木统领天山南路,留小和卓木掌管天山北路回教事务,后来小和卓木返归天山南路,与大和卓木一起发动叛乱,后来被清军所平定。

7、清朝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1726至1731年间,雍正对贵州、云南、广西少数民主聚居地区实行“改土归流”,大规模的改封国制为郡县制乾隆时,又在平定大小金川叛乱后,废除该地区土司制度,改设流官管管理。“改土归流”消除了土司割据状态,有利于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8、闭关锁国的表现:(1)限制通商,明朝洪武年间,法令严禁人民“与外洋番人贸易”,被称为“海禁”;清初实行严厉的海禁,以隔离东南沿海的抗清武装,并将山东以南的沿海居民内迁,直到台湾统一才开始设四海关通商贸易,1757年,清朝以广州为唯一的海上通商口岸,而且加以种种限制;(2)自大与封闭,当世界发生日新月异的巨变时,清朝统治者却对“天朝”的地大物博与繁荣强盛极尽夸张之辞,并沉醉其中,而对外界懵然无知,,只是对西方殖民者深怀戒心和疑虑。

9、清代的疆域:北界西伯利亚,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钓鱼岛、赤尾屿,南及南海诸岛,西抵喜马拉雅山脉,西越葱岭,西北达巴尔喀什湖北岸。

了解了以上知识,历史方面就不算白痴了。

中国古代史纲要 
  关于民族史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