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自1950年代末期以来,逐渐式微陷入低潮,臺湾地理学研究发展自1970年中期,亟近乏
人问津的程度(施添福
1983:141-142)。直到1980年初,才又有地理学家着手重建历史地理学
的研究(施添福1990:129)。过去的研究,大多始于地理区块的划分;即所谓「地理区」。一般
而言,系根据某些特定指标分割出来,以具有共同人文,和自然特性的地域谓之。基本上,地理
区应是一系列特定历史和地理条件下的产物,是人群漫长的历史过程中,藉着人群与土地,人群
与人群,长期而多变的交互作用,所逐渐塑造形成的。在一个可以称为地理区的地域中,组成人
群的成员,分享人群与土地,人群与人群交互作用的经验,亦分享人群间合作、竞争、冲突与残
杀的时空经验。历史地理学的论述方式,虽清楚界定人类文化活动的时空界线与范围,却缺乏对
人类文化活动的经验过程,提出具整合性的相对研究观点。
因此,关于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前提受制于地域及历史时间的变迁因素,因此,对于所关注
的地理区位内的地理学现象及区位的因果问题,需要具备基本的认识与探究思考的能力,亦为
建构研究方法与知识价值体系的基础概念。总括,依前述讨论可知历史地理学的特徵就是研究过
去的地理,一方面需仰仗重建过去地理的研究方法;同时又需兼顾得以研究地理状况在时间
上的演变过程。[7]如:城市势力圈、人口迁移、贸易、交通移动及工业经济的运作等等。因此,
文献回溯中发现,自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中,欧美、日本、东亚的中国及臺湾地理学学者,分
别于不同时空提出各类历史地理学的研究主题及其类别归纳方式,兹归纳整理如下:
表1
1889-1971 欧美地区地理学学者研究专论分类
研究学者 |
时间 |
发表地点 |
研究范畴与分类 |
邵尔(11类) (Carl |
1941 | 历史地理学引论 |
1.自然地理的长期变迁(气候、植物、水 文等自然生命週期) 2.人类影响自然地理的力量 3.聚落的地点 4.聚落的形态 5.房屋的种类 6.与文化区之历史结构有关的土地利用 研究 7.文化昌盛的极点 8.文化受容性(如:地区新作物或地区工 艺技术引进的一个文化区;或新作物及 工艺技术的扩散与传播) 9.一个文化区内的能源分布 10.文化阶段与文化传承 地域建筑与建筑史研究的时代意义与省思 关于民族史的文章:
最新加入:
张作霖为什么杀害李大钊
契丹萧太后
穆桂英本姓慕容:谈鲜卑慕容姓氏的起源和演变
到凤凰古城苗人谷探寻苗族历史
秦朝先进的兵器:铜剑、弩、戈
清朝和民国时期的“那达慕”
中国人口在历史上的变迁之谜
版权 © 2017 民族史 www.minzushi.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