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大臣众生相

说进谏,不是随便哪个人都能说的好而且能管用。唐太宗起初用魏征其实就是用来进谏的:既然你摆出一副纳谏的姿态,那我也就不客气了……李世民其实很有口才,不管雄辩诡辩都很擅长,要是参加辩论会也肯定能拿个最佳辩手,可是即使这样,也经常被这老头气的没话说。比如有一次皇甫德参说:”修建洛阳宫,劳弊百姓;收取地租,数量太多;妇女喜梳高髻,宫中所化。”可是李世民却曲解为”德参想让国家不役一人,不收地租,富人无发,才符合他的心意。”最后当然是被魏征给劝住了。而且魏征还说,如果皇上你和大臣辩论辩的太多,那么别人就不敢再跟你说什么了。于是把李世民这条路也堵住,只好由着他们指点江山,挥斥方酋。

但渐渐也有了变化,像李世民那样的皇帝最终不想刚愎自用都很难。于是魏征的进谏也有了变化。所以说,魏征进谏当然还是更多为了国家,但同时他也是很聪明的,他是名臣,而不是忠臣。这是他自己说的,在太宗面前说起的时候,很是让李世民吃了一惊,但接下去魏征说忠臣往往都被皇帝杀了,但皇帝自己也都不得好报,这只是纯粹成就了大臣的名,但于国于君都无好处,不如名臣,既可全身,也可以有利于国君。这话说的不假,不过也从侧面反应了他不想因进谏而无谓牺牲。

魏征提出的问题当然大多数是有用的,可有些事情似乎也管得宽了。长孙皇后去世后,李世民在宫中搭了一个高台,经常登上去远望昭陵(也不知人自己看自己的陵墓是什么感觉,不过他当时是思念亡妻,大概不怎么想到这点吧)。有一次,他错误的把魏征也拉了上来,于是,这也宣告了这个台子被拆掉的结局–李世民要他看昭陵,他却装作没看见,李世民一不留神上了当,用手指给他看,哪知道,魏征竟然说:”啊,昭陵啊,早就看到了,我以为皇上说的是献陵(李渊的陵墓)。”这等于是说李世民只惦记着亡妻,却不想念亡父。这话是很刺耳啊,而且也毫不留情面,李世民当下就落下了眼泪,然后马上拆台–这可以算是魏征拆的台吧。要说皇后对魏征可是有过救命之恩的,可是他却拆皇后的”台”,心里暗暗想到一个词:人走茶凉……当然这件事不是这么曲解,只是觉得,人家夫妻伉俪情深,又是刚去世,思念一下不但正常,而且也难得啊,怎么能这么说人家?也许是吸取了教训,三年后到献陵去拜祭先父的时候,李世民那可是动了真感情,”皇帝至小次,降舆纳履,哭于阙门,西面再拜,恸绝不能兴。礼毕,改服入于寝宫,亲执馔,阅视高祖及先后服御之物,匍匐床前悲恸。左右侍御者莫不歔欷。”因此上这件事魏征真的是多虑了。

尉迟敬德

太宗手下最有名的武将莫过于尉迟恭,即尉迟敬德,在演义中并不是第一位的勇将,可是在史书中,却觉得这个第一的称号非他莫属。李玄霸、宇文成都、罗成这些小说中耳熟能详的人,实际上要么死的早,要么就是没有,像秦琼那样的被抬高,简直是件莫然其妙的事,程知节则被写成了一个废物一样的人。实际上,秦琼、程咬金等人应该都差不多,反正也没比过,谁更强些不好说。但是他们表现的机会却是没有尉迟恭的多。

尉迟恭本来是唐的敌人,甚至大唐还因为他牺牲了一个郡王级的烈士李孝基,不过要是没他,李世民就很有可能成为大唐的一个亲王级的烈士了。李渊本应很恼怒他才对,虽然不清楚他是怎么压下火来原谅尉迟恭,但可以猜到,其中李世民起了很大的作用。毕竟还是儿子亲些,所以那个仇也就不报了。

于是尉迟恭又成为秦王卫队的一员大将,属于保镖型将军。由敌人到嫡系,李世民在尉迟敬德的身上下的功夫还是真不小。如果不厚道一点用阴谋的角度来看,这实在是一个经典的”收买”案例。李世民当时拿出的钱虽多,但比不上后来李建成那一车的东西,可问题不在于钱有多少,而在于时机,更在于,李世民并不是纯粹的用钱来收买,他的以国士待之终于使得尉迟恭对他像豫让一样回报智伯。当时尉迟恭没有收,表明他是一个很有骨气的将军,同时也不是可以用钱来收买的小人。平常来说,一般很快的便找着机会报答不大可能,可是不久秦王就有一次遇险,被单雄信追的挺狼狈。自然了,这时便是尉迟恭嘿咻嘿咻的过来把敌人打跑。按说李世民自己也是很英武的,这样子狼狈还是第一次,如果再以阴谋的角度来看,这就像是有意落败,为了给尉迟一个立功的机会,好把那盘金银打发了。自然,也许我们冤枉了李世民,不过即使面对千军万马都不曾失色的秦王,这一次的表现确实有些蹊跷呢。

在诸多将军中,李世民似乎最愿意带着尉迟恭一起闯进沙场,一方面说明尉迟确实非常勇武,另一方面,在诸武将中,尉迟和秦王的关系似乎是最好的了。可能性格上有相通之处吧,因此比较投机。可以说,尉迟是绝对的秦王死党,他可以为了秦王一句赞马的话跑到敌阵中去夺马。只不过面对太子那车金银不大会变通。李世民说把金子收下来然后顺便打听情报固然是妙招,但真要这么做的话,只怕有点解释不清–毕竟尉迟是个武将,哪里有那么多心眼……既然敬酒没吃,后面肯定就是罚酒了。在狱中很是受了些苦,终于在李世民的求情之下出来了。于是出来之后的尉迟恭非常积极的劝李世民下手,并最终在玄武门之变中杀掉了李元吉。

但,在以文治国的贞观年间,尉迟恭却有些有力无处使了,也许也很有失落感。有一次在晏会上居然动手打人,打的还是江夏王李道宗,可以想象,李世民得有多生气。不过还好,闯了这么大的祸也只是批评教育了事,算是警告处分吧。不过李世民居然提起刘邦来,这个是满吓人的–只是他不知道日后还有个名叫朱元璋的小伙子,比刘邦那是狠的多了。那么,话已至此,任谁以后都不能再犯,所以尉迟恭后来安安心心的过起了舒服日子,据说是信起佛来。有一次在电视看到一个节目说是某座寺院,里面还有供奉人尉迟恭的塑像。印象中的尉迟将军黑不溜楸,五大三粗,金刚怒目,威武狰狞……总之,是受了门神画的影响。然而看那塑像,黑确实是黑,但是面目却很周正,虽则刚武,却并不野蛮粗鲁,当时吃惊不小呢。

秦琼,程咬金

初唐大臣众生相 
  关于民族史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