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群雄,兴唐路上的垫脚石

此后两军相持,直到四月,窦建德军中谋臣凌敬进言劝窦建德去攻打太原。这是有点围魏救赵的意思了。但是窦建德没听。后来窦建德失败,有人归罪于此,这个后面再说。那么既然没听,只好相持。

这样又到了五月,李世民认为时机成熟,于是出兵与窦建德会战。从早晨开始李世民严阵以待,夏军虽然占据人数上的优势,但双方只是小打小闹,没有大举出战,窦建德的这个优势显示不出来。到了中午,夏军又渴又饿,而且还很累–看来夏军的素质确实没有唐军高,唐军别的不说,这个耐饥大概是早就练出来了,经历了追刘武周时三天两夜的不吃饭,这次这个根本不算什么。就在中午这会,李世民准确抓住了时机,带兵猛攻。当时窦建德正在接受大臣们的朝拜–真是太凑巧了,简直让人怀疑他内部是不是奸细出卖情报。结果窦建德混乱之中也无法指挥,十余万人得不到有效组织,于是大乱,被俘虏了五万人。窦建德没办法,只好突围,中了一槊,在牛渚口落下马来。唐将白士让下手要杀他,这时人的求生本能发挥了作用,窦建德大呼:”我是窦建德……”

被俘的窦建德被带到了李世民面前,李世民问他:”我们打王世充与你何干,你何苦大老远的来这里犯我兵锋?”窦建德说:”今不自来,恐烦远取。”–反正我们迟早都会打一仗,即使我不来,你将来也要去找我麻烦,既然如此,何不早些决一雌雄?窦建德本来是为了救援王世充,没想到自己比王世充更早一步落入敌人手中。围城打援的极致,大概也就是如此了吧。虎牢关之战可说是唐朝开国之初非常经典而且精彩的战役,经此一战,唐基本上平定了天下。

押解到长安之后,窦建德被李渊直接杀掉了,因为他没有得到李世民的许诺,李渊杀起来也就没什么顾虑了。可惜窦建德屡战屡胜,最后败在了一个远比自己年轻的人手中。

另外,想说说我对虎牢关一战的看法,如果凌敬的建议被采纳又如何呢,窦建德能赢吗?暂时将这个放一放,先说一下当窦建德没来支援王世充的时候,王世充一定这样想过:窦建德来了就可以摆脱困境了。当唐夏尚未开战之时,有谁能预言到后来的这个结果?当时情况是,唐郑相持已久,无论谁的日子都不好过,而夏军无论怎么说都比他们的情况好些,而且还是在新破孟海公之后,士气高涨–虽说这也容易导致骄兵,而从夏军后来的行动中看到,他们还是很小心的,甚至占着人数上的优势,都不敢轻举妄动,因此夏军最后失败,”骄兵”这一条基本可以免谈。我想要在当时投票的话,很多人都会投夏而非唐胜。而人数上的问题,中国从来就不乏以少胜多的战例,但当然不是所有人都能如此,否则还讲什么著名”以少胜多”战例呢?哪里又有”著名以多胜少战例”这样的说法?以少胜多毕竟还是少数。当夏军浩浩荡荡奔赴而来的时候,便是主帅李世民,心里都未必没怕过。这是人之常情,要是真不怕的话,那才是有了问题。但李世民性格上超常的地方,也就在于他更坚忍。自然,如果战败了的话,这个词就多半就要换成了固执或是其他的词了。其实有才的人多半都很固执,刚愎自用的多,虚怀若谷的少。李世民后期的纳谏则另当别论。当此之时唐军之中有人劝他回军,其实这绝对是正常思维,而主战派的意见则有些超常了,在常人眼中用疯狂来形容都不为过–也对嘛,李世民的确是天才,天才都有点疯狂。如果一旦撤军的话,对于唐来讲损失太大了,白来一趟不说,花费这么大的力气却什么便宜都得不到。李世民决定分兵拒之绝非是忽略自己的劣势而贸然出兵,如果有兵的话相信他一定不会只带三千多人,只是当时能分出来的有限,而且又是要争分夺秒的去争虎牢,哪还顾得上这些?只要占得虎牢,再慢慢派人来支援也不晚。因而这三千人可说是先头部队,后来当然是有援军的。但是最后唐夏比例又是多大呢?如果是一万对十万,相差比例这么大,任谁都会有所怀疑的。但若说以一对十则必败,即”一”的一方胜利概率是零,也未必。概率论中几乎没有零概率的事件比如抛硬币,只要硬币没做手脚,是正是反概率都不会是0和1),即使你有十足的把握,也只能说概率很小而已。因为从理论上讲,什么都是有可能的。比如平地摔跤,本人就曾摔过,如果不是亲身经历,我也不信。概率就算极小也都是有可能发生的,猫叫综合症的发生只有十万分之一,四舍五入基本可以算是零,但就是有人得这种病。一个人打十个人,胜利的概率怎么也大于十万分之一(如果此人武功极高概率则大大提升),怎能肯定其必然不可能发生呢?数学上讲都是这样,何况历史又从来都不是按照数学规律来发展。至于说十万人杀也杀不过来–如果仗是这样打的话,当然杀不过来,可是又有哪场战斗需要把人都杀掉,才算胜利呢?仗从来不是这样打的,总是得集体行动,当一个集体乱了阵脚时,他们的合力并不等于他们每人的作战能力之和。夏军恰恰最后就是自己乱了,因而人多亦败。秦赵长平之战,秦军出动两万五千人的车骑快速部队,在赵军之后控制住了谷口的有利地形,切断赵军的退路,并派五千骑兵监视赵军的留守部队。如果按那种杀完人才算胜利的貌似有理的理论来推测,赵军就是每人撒一把土都可以把秦军埋在脚下了,可是,怎么没用呢?不过话又说回来了,以少胜多似乎后来越来越少,因为大家都在进步,彼此之间相差距离也越来越小。因而唐军人数应该比一万多,但不可否认的是,唐军人数还是少于夏军的,怎么说虎牢之战都是以少胜多。

那么回到凌敬的建议的问题,”大王悉兵济河,攻取怀州、河阳,使重将守之,更鸣鼓建旗,逾太行,入上党,徇汾、晋,趣蒲津,如此有三利:一则蹈无人之境,取胜可以万全;二则拓地收众,形势益强;三则关中震骇,郑围自解”。如果窦建德采纳了,转攻太原的话,会怎么样呢?太原此前并未受敌,而洛阳则是苦撑了一年,眼看就要撑不下去了(窦建德一败王世充马上就投降可以说明洛阳已经无法再行抵抗),那么可以假设是在洛阳攻陷之后,即王世充这方面已经不存在去配合窦建德围困李世民的可能,窦建德将独自面对唐军,唐军占据天下之大半,谁更有利可以一目了然。如果进一步去攻长安这快肥肉–好,长安是肥肉,但长安并非像凌敬所言是空虚的,何况窦怎么也得打下太原之后再打长安,若绕过太原,则窦实为孤军深入,而置自己后方于不顾,乃兵家之大忌。当初李渊攻长安时,是把太原安置得妥当之后才出兵的,至少是保证突厥不给自己添麻烦。不要后方的一往直前,要窦建德像刘邓大军那样千里跃进大别山,实难想象。若说唐的后方”空虚”,夏的后方就不空虚吗?若袭唐的后方,窦建德能出兵甚少吗?可是把人都带走的话,自己的后方如何应付李世民?他可以用围魏救赵,李世民就不能用?而且李世民就一定得回去救援吗?另外,太原也并不空虚,几乎就是同时,李渊派李建成去并州讨稽胡,焉知不是为了防备王窦?而且以李渊、李建成之才,守住太原、长安也不是不行,王世充都能守洛阳一年,李渊就不能死守吗?凌敬的第二条,”拓地收众”,在太原实际上可行性到底有多少呢?不多。因为太原是李氏起家的地方,他们对这里很看重。李世民征刘武周的时候就曾得到当地百姓的支持,因此,窦建德来了未必会有人欢迎。第三,”关中震骇”,这就有些可笑了,李渊并非废物,会为了这些没影的事而震骇?”郑围自解”更说不通了,就算关中震骇,那么李世民也不一定要解洛阳之围,所以其前后没有关联。有人说洛阳无粮,李世民无法久待–洛阳本身是无粮,但李世民非要吃洛阳的粮食吗?洛阳攻下后几个月,李世民的大军在洛阳吃的是什么呢?但窦建德一旦深入唐的腹地,他自己的粮道却不能保证安全。不错,那样的话唐军是有被前后切断的危险,但前后夹击的危险也将困绕着窦建德。这是一场狭路相逢的战争,虎牢关前是这样,太原城前也是这样。现在假设窦建德出兵太原,有人觉得他胜率大,但出兵救郑之前又何尝不是如此?若以用兵之”奇正”之说,则窦建德当属”正”,而不善”奇”。既然狭路相逢,则勇者为胜,这是个比”奇”的时候,谁更能用”奇”,胜率就更大。李世民于出兵虎牢之前,想的是先据守虎牢,等待洛阳自斃,但当他发现有机会胜窦建德的时候,就会毫不犹豫的选择攻击。临机而变,窦建德显然不如李世民。因此,窦建德手下将军们说凌敬之言是书生之见,的确是有道理的。

杜伏威

在隋末的农民起义军首领当中,杜伏威的出身最为贫苦,甚至无以为生,结果好友辅公祐偷了一只羊给他。后来事情泄露,被官府追捕,于是两人一起造起反来。那是大业九年,杜伏威此时才十六岁。

靠着做战勇猛,在他投的那个小部队里杜伏威成了为首领。那时起义军很多,这些起义军当中也并不全是真正的起”义”,像朱粲那样的吃人魔王恐怕就很难算在为民请命的人当中。由于起义军乱而多,所以常发生兼并的情况,就像大鱼吃小鱼。杜伏威也曾差点被人吃掉,但他当场刺杀了要招降他的人,于是兼并了一个更大的部队,算是小鱼吃大鱼的一次翻身仗。

乱世群雄,兴唐路上的垫脚石 
  关于民族史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