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研究

九、林非著《鲁迅和中国文化》与精神文化视角的深化

  从精神文化视角探索鲁迅与中国文化的关系,自80年代就已开始了,而林非著的《鲁迅和中国文化》(学苑出版社1990年12月版,2000年1月再版)一书出版之后,才使这一视角大大地深化了。

  林著之所以能够使精神文化视角大大深化,并耐得住时间考验和反复品读,就在于林先生的这本书既有沉重、厚实的历史积淀,又有锐利、透辟的思想锋芒和老练通达而又充满朝气的逻辑分析与圆熟文体,让人愿意往复细读,往复品味。

  林著的老到与深沉,首先表现在对历史的熟稔,其次表现在思维方式上,是以鲁迅精神正视鲁迅自身的矛盾,把鲁迅放到他所处的历史环境中去进行全面的辨证的具体分析,从而达到了与鲁迅及其所处的历史时代的深度契合。

十、汪晖所提出的历史“中间物”概念及其精神哲学意义

  汪晖的《反抗绝望——鲁迅的精神结构与呐喊彷徨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8月版)一书,努力以悖论的思维方式探索鲁迅精神结构的复杂性,显示出了独特的深广的思考和非常锐利的思辨性,精彩之处很多,而最主要的贡献是提出了“中间物”意识这一概念,后来日益显现出了汪晖这一贡献的巨大意义。

  从中国鲁迅学史的学术发展角度来看,“中间物”这一概念的提出,标志着鲁迅研究的重心从客体方面内移到主体方面,从而展现鲁迅作品的心理内容,是鲁迅研究从外向内移位的转折点。就这一点来看,其意义已经很重大了。然而,“中间物”的意义绝不仅限于此,它还有更为深广的精神哲学意义。

  “中间物”这一概念标示着鲁迅个人是处在“进化的链子上”一环的历史位置上,并非是坐在凝固、永恒的神庙或圣殿里,这样就从哲学基础上解构了对鲁迅的种种神化和圣化。然而,“中间物”概念所标示的绝不仅仅是一种历史位置,而且是一种深刻的自我意识,一种把握世界的具体感受的世界观。汪晖从鲁迅的话语系统中提取出了“中间物”这一概念,由此升华为一种把握世界的世界观,反过来审视鲁迅的精神结构和文学世界,并以悖论的思维方式探索鲁迅的复杂性,就打破了鲁迅研究史上长期存在的那种单一、静止的思维模式和阐释方法,还原出了鲁迅文化哲学的双重历史文化基础,再现了鲁迅世界的内在矛盾,鲁迅研究史上长期存在的一些疑问也就顺势而解了,自然而然地显示出了“中间物”这种把握世界的世界观与悖论的思维方式所蕴含的巨大的活力。

  而汪晖的意义又绝不仅仅局限在鲁迅研究领域,而是在20世纪中国精神文化史上以先锋的锐气和科学的方法冲决旧有思维模式的一大动作!从中也可看出鲁迅研究的确处于中国精神文化战线的前沿阵地,中国精神文化的冲决常常是从这里开始的。中国知识分子的思想解放和精神独立,也往往是在这里首先萌动的。

十一、形而上研究的突破——王乾坤著《鲁迅的生命哲学》

  青年哲学家王乾坤的新著《鲁迅的生命哲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7月版),是鲁迅研究发展到世纪末出现的一个关键性环节,对于扭转以往的习惯性思维定势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学术是一环扣一环地不断发展的。王乾坤没有否定前人的作用,他坦然承认自己与汪晖是相衔接的:“用‘中间物’三个字作为借代,用以‘标示……鲁迅个人的客观的历史地位’和‘深刻的自我意识’,用以概括鲁迅的‘一种把握世界的具体感受世界观’,是汪晖对鲁迅研究的贡献。”但是,汪晖“没有明确地把‘中间物’作为鲁迅世界的原点来肯认,来规定,因而也没有将这个命题辐射到该达到的角落和领域。”这样,王乾坤既肯定“‘中间物’概念的提出,是中国鲁迅研究思路的一个转变”,又没有止步不前、就地踏步,做起重复前人模式的学术游戏,而是针对既往鲁迅研究忽视元性质或元基础问题的理论缺陷,紧紧抓住“中间物”这个鲁迅思想的原点(元点),追根求源,盘根诘底,以一种新的视野、新的话语方式和新的学术规则推动学术的发展。他以“中间物”为鲁迅的生命轴心,以“有限”为理论切入点,打开了鲁迅的各个思想扇面,“还原”了鲁迅与古今中外精神文化的内在源渊关系,呈现出鲁迅思想的原真性,澄清了许多过去模糊的概念,实现了鲁迅研究中的形而上研究的突破。

  鲁迅的出现,是20世纪中国精神文化史上一个奇特而殊异的现象。对鲁迅的反响、评价、争论与研究横亘近一个世纪,其势头不仅不衰反而更盛,同样是一种奇异的精神文化现象。这一现象的变化、发展是与中国的社会变迁和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历程紧密相关的,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的人文精神由萎缩、奴化到觉悟再到独立成熟的过程。通过对鲁迅研究世纪玄览,我们可以透视出中国学人精神独立过程中的种种内在的认知逻辑、思维方式、内心动因、学术范型及其变迁的原因与规律,从而获得深刻的启悟。

鲁迅研究 
  关于思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