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研究

六、陈涌的鲁迅论

  在50年代产生巨大影响,至今保持着理论魅力的鲁迅研究论文,出自当时还很年轻的理论家和鲁迅研究家陈涌之手。

  他的《论鲁迅小说的现实主义》(1954年11月《人民文学》11期),以毛泽东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为参照系,对鲁迅小说所反映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艺术画卷进行了卓越的分析,分析了中国的农民,肯定了他们的革命性,又揭示了他们的缺点。同时也分析了中国的知识分子,因为中国的知识分子实际上是与中国的农民有着不可分割的血缘关系的,既出身于农业社会,又具有农民式的个体性,具有农民式的性格和弱点。把握了中国的农民和知识分子这两个社会成分,其实也就从根本上懂得了中国。这篇论文以深刻、单纯、明晰的理论风格,完整、系统地概括了鲁迅小说所反映的历史时代,从而确定了鲁迅小说的思想价值与艺术价值及其产生这些价值的根本原因,在鲁迅小说综合研究中取得了空前的整体性的突破,比以前的鲁迅小说综合研究论著具有更高的理论思维水平和更深的历史渗透力,代表了当时《呐喊》、《彷徨》研究的最高水平。

七、唐弢、王瑶的鲁迅论

  唐弢是一位艺术气质很浓的书话和杂文作家,他的鲁迅论的最大贡献是以自己的创作经验为基础,从文学艺术美学的视角研究鲁迅杂文的艺术特征和鲁迅的美学思想。

  《鲁迅杂文的艺术特征》(1956年10月19日《解放日报》)的核心论点是认为鲁迅杂文的艺术特征在于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的相互结合,这一论点并非作者的独创,然而唐弢的写作却很独到,简直是把鲁迅杂文的艺术风貌活灵活现地和盘托出了,之前没有人做到,之后也无人企及,可以说是空前绝后。唐弢之所以能够做到这点,就在于他本身就是一位杂文家,具有长期的丰富的杂文写作经验,并且对杂文的艺术技巧情有独钟,特别以杂文艺术手法的灵活、秀雅见长,兼之多年潜心学习以至模仿鲁迅杂文,对鲁迅杂文的艺术特征心领神会,因而虽然从核心论点上受到当时主流文化的禁锢,却能在具体论述中显示出活力与底蕴,勃发出一派生机。

  唐弢又于1961年在《文学评论》第五期上发表了著名论文《论鲁迅的美学思想》。这篇论文的论述语言也很有特色:灵动、秀雅、峻洁,不是干巴巴地摆道理,而是富有诗意、引人入胜地描述,使读者在明了理论的同时,又获得了美的享受。

  王瑶鲁迅论的突出特点,是以广博深厚的中国古典文学修养探讨鲁迅作品的历史渊源,对鲁迅作品进行深广的历史和文学的双重透视。

  王瑶写过多篇关于鲁迅与中国古典文学的文章,而最有代表性的是1956年9月为鲁迅先生逝世20周年纪念作的《论鲁迅作品与中国古典文学的历史联系》(1956年10月15、30日《文艺报》19、20期)。这篇论文,擅长宏观地把握研究对象,从整体上全面、深入地揭示了鲁迅作品与中国古典文学的历史联系,成为这一专题研究的经典之作,是中国鲁迅学史上不可多得的经典性论著。王瑶先生之所以能够取得这样的成就,除了借助于深厚的中国古典文学底蕴之外,还在于他善于从具体的文学实例入手,由小处发现鲁迅作品与中国古典文学的内在联系。例如嵇康文章“长于辩难”、“析理绵密”的议论性质与表现方式,确实与鲁迅杂文有着相通之处,王瑶先生长期浸润于魏晋文章与鲁迅杂文之中,潜心涵养,烛幽发微,自然而然地揭示了这二者历史联系。

八、王得后、王富仁、钱理群等80年代新人向精神文化视角的转移

  80年代初,王得后首先在《致力于改造中国人及其社会的伟大思想家》(1981年12月《鲁迅研究》第5辑)一文中提出鲁迅思想的核心是“立人”并作了精辟的阐释,是鲁迅研究视角向人的精神领域转移的开始。80年代中期,王富仁在博士论文《中国反封建思想革命的一面镜子——呐喊彷徨综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8月版)中,提出了鲁迅小说是中国反封建思想革命一面镜子的命题,把理论锋芒直刺入人的精神领域。尽管他的阐释存在种种不足,但是倘若从中国鲁迅学史扩大到整个20世纪中国精神文化史的视域,就会更加看到反封建思想革命这一命题的巨大意义及其在20世纪80年代被重新提出的历史必然性。

  从中也可以看出鲁迅在中国的真正价值——鲁迅是始终站在中国精神文化战线的前沿,他的灵魂是和中国的反封建思想革命共存永在的。这也正是20世纪中国一种重要的精神文化现象。

  80年代后期,钱理群出版了他的《心灵的探寻》(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7月版)一书,以崭新的研究态度、话语系统和思维方式,开辟出了一个全新的鲁迅世界,把经过自己生命体验和热血浸润的全新的鲁迅意象传递到了广大青年心中。而他在中国鲁迅学史上的功绩,则是开始了鲁迅研究从外向内的视角转移,在鲁迅心灵的探寻中,与鲁迅毕生所致力的为使中国人民(包括中国知识分子)“结束精神奴化状态”的事业相接续,将鲁迅研究与中国人特别是青年的精神自觉紧密联系在一起。

鲁迅研究 
  关于思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