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口迁移动地理分布

最后,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国家的一系列政策也发生了变化,户籍管理以及对人口迁移的控制有所松动,生产布局的重点由内地和边疆转向沿海,一个统一的、能促进劳动力及其它生产要素在计划流动和自由流动中达到最佳配置的社会环境正在形成,这些对人口迁移也有重大影响。

对第四次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表明,19851990年间全国各省、区省际净迁移率与19851989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秩相关系数为
0.6019,不计黑、浙、吉、宁
4省、区为
0.8948。与
1989年人均投资额的秩相关系数为0.7353,不计黑、浙2省为0.8698。正相关十分明显。净迁移率与19851989年人均食品产量的秩相关系数为-0.3530,与矿产资源潜在价值的秩相关系数为-0.4230,表明人口正在从工农业资源富集区迁往贫乏区,这正好与传统模式相反。

24中食品和投资两种人口容量指数,是各省、区的食品产量和投资额的人均值与全国平均数的比值;甲区间两种容量均富余,丁区间两种容量均短缺。而19851990年间在省际迁移中,人口正由短缺区迁往富余区的形势在图上反映得很清楚。黑、吉、内蒙古3省、区过去长期是全国重要的人口净迁入区,只是近年才转为净迁出,显然属于特殊情况。

更值得注意的是省际净迁移率与人口密度的关系。在传统模式中,人口密度愈高,净迁出率愈大;人口密度愈低,则净迁入率愈大,二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负相关。但根据19871%抽样调查,19821987年间的净迁移率与人口密度竟呈现正相关,且秩相关系数达到0.6664,若不计宁夏则高达0.7644,表明人口正由低密度区流向高密度区。根据1990年的普查,19851990年间青海、新疆由前几年的净迁出转为少量迁入,致使前述秩相关系数降至0.3363,但仍保持正相关关系。

 

24
中国省际人口迁移与食品/投资人口容量指数的关系

 

有一部分省、区经济水平较低,却有移民的净迁入,相反,经济水平较高的,却成为净迁出省。其原因主要有二:一是这些省、区多有移民传统,往往形成链式迁移或惯性迁移。二是这些省、区的经济水平在全国范围内可能是高的或低的,但若与其邻省相比,情况也许正相反。笔者认为由相邻省、区之间的差异造成的压力梯度往往对人口迁移有更大的影响。例如,19851990年间全国14个人口净迁入省、区1989年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居全国第12356789101316172026位,前9个不必说,后5个即湖北、新疆、宁夏、山西和青海,即与这种邻省之间的压力梯度有关。

 

(选自张善余《中国人口地理》)

 

中国人口迁移动地理分布 
  关于民族史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