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的起源

唐代纸的产量已相当可观,种类亦多,用途广泛。除供书写、绘画外,又有其他之用。据文献记载,当时已用纸来做灯笼,煳窗户,做衣服、帽子、帐子,甚至做铠甲。20世纪70年代在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群先后出土纸鞋、纸棺,更是唐代多方面用纸的实证。

五代时期战乱不断,但南方一些地区仍相对比较稳定,造纸业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特别是南唐后主李煜,他酷嗜文事,对造纸亦极为经心,当时的徽州地区成为造纸中心,所产澄心堂纸最受士林欢迎。会府纸,长二丈,宽一丈,厚如数层绘帛,更是前所未有。鄱阳白纸,长如匹练,也是当时的新产品。另外浙江造纸也有发展,吴越王曾雕刻《陀罗尼经》八万四千卷。

宋元时期造纸技术更加成熟,可以说是登峰造极。以前名纸,无不仿造,尤以澄心堂纸为最佳,宋代的许多着名书画家多用此纸。除此之外,张有自造纸也很有名。至于笺纸、匹纸、各色笺纸和藏经纸更是名目繁多,不可屈数。元代造纸中之特异者,有白鹿纸、黄麻纸、铅山纸、常山纸、英山纸、观音纸、清江纸、上虞纸,笺纸则有彩色粉笺、蜡笺、黄笺、花笺、罗纹笺等。造纸原料进一步扩大,出现了麦茎纸与稻秆纸,并收集旧纸,与新料掺在一起,打出混合纸浆造纸,称之为「还魂纸」。当时还发明了纸药,即用植物的汁(常用的有黄蜀葵、杨桃籐等)放入纸浆中,作为飘浮剂。宋代能生产三丈余长的巨幅纸,称为「匹纸」。宋元名纸众多,有浙江海盐金粟寺所造的「金粟山藏经纸」及谢景初所造十色信笺(被称为「谢公笺」)等。

元代名纸则有「明仁殿纸」等。

宋元时期大量用纸印刷书籍,虽有若干因年久或战乱而不存,但现今保存下来的仍多处可见。此外,用纸作画、写经较前更为普遍,亦有不少流传至今。当时纸的用途广泛,甚至用以包裹火药,制造火枪上的火药筒。

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造纸技术集大成时期,总结了历代造纸技术,创造了染色、加蜡、砑光、描金、洒金银和加矾胶等各种技术,生产出大量品种繁多、质量上乘的纸张,包括仿造历代名纸以及研制出一些新品种的加工纸。明代纸类尤全,凡以前名纸均能仿造,政府对造纸业也很重视。永乐时期,江西西山设置官局,专门制造官纸,其中尤以「连七」、「观音」纸最为着名。还有秦本纸、榜纸、小笺纸、大笺纸以及大内所用的细密洒金五色粉笺、五色大帘纸、印金花五色笺、白笺、磁青纸、高丽茧纸、皮纸、松江潭纸、新安笺等等,都是当时的名纸。当时,竹纸产量居第一位。有些素纸经过再处理,造出适合不同需要的加工纸。着名的「宣德贡笺」,上注「宣德五年素馨印」,与宣德炉、宣德瓷齐名。

清代,对纸笺的仿制加工极为盛行,凡前代佳纸无不仿制,涌现出了许多纸中名品。御用的纸有:金云龄朱红福字绢笺、云龙珠红大小对笺、各色蜡笺、各色花绢笺、金花笺、梅花玉版笺、白色暗花粉笺。一般常用的有:开化纸、开化榜纸、太史连纸、罗纹纸、棉纸、竹纸、宣纸等。旧纸则有侧理纸、藏经纸、金粟笺、明仁殿宣德敕笺。仿古纸则有:澄心堂纸、藏经纸、宣德描金笺。其中,干隆年间仿制的「澄心堂纸」、「明仁殿纸」、「金粟藏经纸」在制造和加工上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其中的「梅花玉版笺」、「五色粉蜡笺」则是清代加工纸的新创之作。除此之外,清代时还有许多外来纸,如高丽的丽金笺、金龄笺、镜花笺、苔笺、咨文笺、竹青纸,琉球的雪纸、奉书纸,西洋的金边纸、云母纸、漏花纸、各种笺纸,回回各色花纸,大理各色花纸等,这些也都是纸中的珍品。

宣纸。它和湖笔、徽墨、端砚一起被誉为文房四宝。宣纸以其质地柔韧、洁白平滑、细腻匀整和色泽耐久而着称,是中国特有的毛笔书画用纸。1000多年前,宣州府(今属安徽)把本地出产的上等纸,作为贡品奉献朝廷,宣纸因地得名。史传东汉蔡伦死后,其弟子孔丹曾在宣州一带以造纸为业。他在山涧中发现倒在溪水中的枯檀树树皮经水冲刷后又白又烂,取其为原料,造出的纸洁白、细腻。宣纸
一词的最早记载见于唐大中元年(847),张彦远(约815~875)所着的《历代名画记》,载有「好事家宜置宣纸百幅,用法蜡之,以备摹写」。表明至迟唐代时宣纸已广为运用。另据泾县《小岭曹氏宗谱》记述,宣纸造纸术在唐代以后传袭到唐姓、梅姓,宋末又由曹氏从南陵传至泾县小岭,一直延续至今。宣纸于1886年获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奖。1911年小岭「曹鸿记」宣纸,在南洋国际劝业会博览会上获超等文牍奖。1915年小岭「桃记」宣纸,选送巴拿马国际博览会,获金质奖。
宣纸的产地集中在安徽省泾县一带,专用的纤维原料充足,水质优异。宣纸的加工过程是:将韧皮纤维和禾本科茎秆纤维经过水泡浸渍、石灰发酵、缓和蒸煮、日光漂白、石碓打浆、竹帘捞纸、榨帖炕焙等18道主要工序,100多项操作,费时300天抄造而成。其加工特点是:以温和的方式,逐步剔除原料中的非纤维素杂质,而又保存纤维大分子原有的结构形态。
宣纸纸质具有细密、光滑、绵韧、洁白、轻软的特性。细密利于润墨,能呈现笔墨层次;光滑利于运笔,能挥洒自如;绵韧利于笔墨皴擦和揭裱,耐搓拖;洁白利于显现墨、色光彩,能经久不变;轻松利于加工、淄折、耐揉叠。宣纸不易蛀蚀,便于长期保存。中国古代流传至今的文献、书画,多用宣纸,故史有「千年寿纸」之称。宣纸按原料、呎吋、厚度和加工不同,约有60多个品种。按原料成分分为特凈宣、凈皮宣和棉料宣等;按呎吋规格分为四呎宣、五呎宣、六呎宣、八呎宣、丈二匹
、丈六匹等;按纸的厚度分为单宣、夹宣、三层贡、四层贡等。历史上还留传下了一些特别的宣纸,如罗纹宣、金榜宣、白鹿宣、露皇宣等。
通常,可把宣纸分成两大类。一类是生宣,即生产的原纸,未以特别加工,直接使用。润墨性好,吸水性强,纸面色泽经久不变。可用于中国画、书法、裱装等。另
一类是熟宣(加工宣),即以生宣为底纸,经过浸矾胶、加米煳、染色、洒金、涂蜡等处理而成。以白色为主,吸水润墨性较轻,多用于工笔书画。久藏后,纸面会
出现斑点(漏矾)。
宣纸除用于中国书画外,还用于木版浮水印、摺扇扇面、沿印篆刻、中式信笺、仿古碑帖、民间剪纸和精制纸花等。

纸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

纸的起源 
  关于民族史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