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美文赏析

 

家书:家信。

 

抵:值。

 

搔:抓。

 

短:稀少。

 

浑欲:简直就要。

浑:晕。

不胜:不能承受。

胜:升。

簪:针。古时用来别住髮髻的条状物。这里作动词用,即用簪子固定髮髻。

赏析重点

诗人被困在叛军佔领的长安,暮春三月,举目四望,国都残破衰败,草木杂乱丛生,只有山河面貌依旧。诗人感伤国事,怀念家人,看到春花,禁不住泪如雨下;听到鸟鸣,更止不住伤心哀痛。接连三个月战火不息,道路阻隔,音讯不通,诗人翘首以盼,希望此时能传来一封家信。然而,望眼欲穿,始终未能如愿。愁苦难解,白髮越搔越稀,简直连簪子也插不上了。

第一、二句从春天在长安所见的事写起。「山河在」,表明城池残破,到处一片废墟;「草木深」暗示人稀少,萧条荒凉。第三、四句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是诗人以「乐」写「哀」。鸟语花香本是「春」的象徵,然而在这不寻常的春天,这些美丽的事物不仅没有给他带来愉悦,反而使他睹物生情,倍增对国事的忧伤和对家人的思念。他见到花开而溅泪,听到鸟鸣而惊心。第二层意思是杜甫把自的主观感情投射到「花」和「鸟」之上。因为「感时」,连花也为之「溅泪」,这其实是就花上的露水而产生的联想;因为「恨别」,连鸟也为之「惊心」,这其实是就鸟在枝头跳跃不安而鸣叫的情景而产生的联想。花鸟这些无情之物尚且如此,何况是人呢?

「烽火连三月」与上文「感时」、「恨别」相唿应,这就更明确揭示出「溅泪」和「惊心」的原因。「家书抵万金」一句,诗人饱含深情,以夸张的语言真实地写出了在战乱环境中盼望得到家人音讯的急切心情。最后两句,表示诗人愁苦之深。这愁苦使他头髮变白,且愈来愈稀疏,简直到了不能用簪束髮的地步。诗人透过对自外貌的描写,反映内心极度愁苦的心情。

这首诗结构严谨、构思绵密。全诗八句,前四句写春望之景,诗人睹物伤怀;后四句写春望之情,诗人忧怀家国,黯然神伤。

中国古典美文赏析 
  关于民族史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