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之后的敦煌兴衰史

明清时期

一、明代

明朝建立之初,元朝在蒙古和河西,还拥兵数十万,并经常在陕甘一带骚扰。

洪武五年(1372),徐达等率军西征。明将傅友德连克凉州、甘州、酒泉,进而占领瓜沙。

收复这一地区以后,朝廷并未加以经营。明政府在1372年建嘉峪关,后划嘉峪关为界,敦煌成为边外荒凉之地。

与此相关,中西交通方面,嘉峪关通往哈密之路成为中原与中亚往来的干线。

*军政管理方面,建制沿革如下:

成祖永乐二年(1404),初置沙州卫。

英宗正统十二年(1447)废沙州卫,迁其众至内地。

宪宗成化十五年(1479)吐鲁番侵据哈密,为加强防御,明朝在沙州故城置罕东左卫。

孝宗弘治九年(1496)吐鲁番再次进攻哈密,居民东逃至瓜沙一带耕种放牧。

武宗正德十一年(1516)吐鲁番多尔伊王东犯肃州,罕东左卫守军或逃或降。

世宗嘉靖三年(1524)吐鲁番满速儿围攻肃州,被击退。同年闭嘉峪关,罕东左卫被弃。

七年(1528)投降吐鲁番的罕东左卫余部逃离沙州,归附明朝。

——敦煌彻底被吐鲁番所占据。此后近二百年间,无经济文化可言。

二、清代的重新开发

满清定都北京后,康熙五十四年(1715)起进军西北。

雍正元年(1723)年,置沙州所。三年,升沙州卫,当时“人烟甚稀,不成村落”。同年,从甘、肃56县移民两千余户,并在党河以东修筑新城。

雍正、乾隆两朝,通过召民屯垦,敦煌人口迅速增长,生产经济也逐步恢复。

隋唐之后的敦煌兴衰史 
  关于民族史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