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姓起源与中山国

战国燕国南长城是燕国的南部边境,据《水经注》、《元和郡县图志》等文献记载,起于今河北省易县西北太行山下,经易县南境,入徐水、安新北境至雄县东北,折向南经文安至大城县西境,止于子牙河。考古发现燕国南长城由保定市雄县张青口村穿大清河,在北舍兴村西北进入廊坊市文安县界。根据田野踏查并结合大清河南岸地貌,长城依现在大清河而东北走向,经新镇等村西,在鹿疃村西北转为东西走向,到苏桥村西北,大清河南堤与长城重合至左各庄村。长城到左各庄村东龙潭湾再沿东淀西南缘、文安洼东北缘一线高地向东南,经张管营堤、南陶管营、滩里村西南、赵家营等村,在大长田村东南端分为东西两支。就是说燕南长城在安新以北,而三条易水都流入安新南境的北洋淀,从涿郡南流的北易水也只可能有部分在燕国,还有部分在中山国。从太行山东流入北洋淀的南易水是不能在燕国的。

史料记载比较清楚的是《史记·苏秦列传》:苏秦说燕文候曰:“燕东有朝鲜、辽东,北有林胡、楼烦,西有云中、九原,南有嘑沱、易水。地方二千余里。”朝鲜、辽东、林胡、楼烦、云中、九原、嘑沱河都在燕国以外,因此易水也在燕国以南(不在燕国境内)。总不能说中国北有蒙古、俄罗斯,西有印度、尼泊尔,东有日本、朝鲜,南有泰国、广东?可见通常所说的易水指的是在燕国外的南易水(从地图上看也只有南易水比较大,北易水在历史地图上没标),不是指燕国部分拥有的北易水。

《史记·范睢蔡泽列传》:范睢对秦昭王说:“且昔者中山之国地方五百里,赵独吞之,功成名立而利附焉,天下莫之能害也。”说明虽然燕国帮助赵国灭中山国,但中山国的土地仍然为赵国独占。

《史记·秦始皇本纪》:十九年(前228),王翦、羌瘣尽定取赵地东阳,得赵王。引兵欲攻燕,屯中山。秦王之邯郸,诸尝与王生赵时母家有仇怨,皆坑之。秦王还,从太原,上郡归。始皇帝母太后崩。赵公子嘉率其宗数百人之代,自立为代王,东与燕合兵,军上谷,大饥。

《史记·燕召公世家:(前228年)燕见秦且灭六国,秦兵临易水,祸且至燕。太子丹阴养壮士二十人,使荆轲献督亢地图于秦,因袭刺秦王。秦王觉,杀轲,使将军王翦击燕。二十九年,秦攻拔我蓟,燕王亡,徙居辽东,斩丹以献秦。

《史记·秦始皇本纪》:二十年(前227),燕太子丹患秦兵至国,恐,使荆轲刺秦王。秦王觉之,体解轲以徇,而使王翦、辛胜攻燕。燕、代发兵击秦军,秦军破燕易水之西。

以上三则文献说明前228年秦国已经占领赵国(含中山故地)大部,临近易水了,但还没有到燕国。当时秦国打败了赵国,赵王被俘,但是赵国并没有亡国,赵太子仍然控制赵国北方,主力在代地,与东边的燕国结成联军。秦军虽然驻扎在中山,但秦王并不急于攻燕国,而是跑到赵国南部首府邯郸去报仇去了,找到当初与秦王生在赵国时的母家有仇的那些人,把他们全部活埋了。秦王返回,经由太原、上郡回到都城。秦始皇的母太后去世。正因为秦始皇报仇、丧母耽搁了攻燕,公元前227年燕国才能在赵国的北洋淀的易水边送荆轲,慷慨激昂、从容饯别。但从送行的人只敢到易水边,可见秦军离易水不远了(可以说是兵临易水)。公元前227年燕国、代国(赵国)联合发兵,秦国在易水西边打败燕赵联军,正式控制易水。公元前222年赵国和燕国才最后被秦国所灭。

中山国方圆五百里,除东北角与燕国为邻外,三面都和赵国毗连,好像袋鼠一样包在赵国的东面腹部。91年10月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96年印刷)的简明中国历史地图集,两条从太行山发出东流的水(可能就是南、中易水,北易水可能因为太小没有标记?)大部分在中山国,少部分在赵国。哈佛大学中国历史地图显示两条水(与中国地图出版社的差别不大)大部分在中山国,少部分在赵国。燕国只有在很北的地方(现在的北京)有治水。

中山国疆域的南界到房子和高(今河北赞皇、高邑一带),东至衡水、白洋淀。97年到2002年先后发现三段中山长城,这些长城位于涞源、唐县、顺平、曲阳、正定、行唐、灵寿、平山,为中山国的西部边界,是防御赵国而修的。就是说中山国的北界已经到了涞源。就算中山国的东西是南北的三分之一,是个窄长条形,古易水也主要在中山国内;就算是从平山、白洋淀、涞源画个三角形,易水也大多在中山国;就算中山国是从涞源到赞皇的一条线,从太行山发出的易水不经过中山国?哈佛大学中国历史地图显示中山国是菱形,东西与南北等宽(http://map.huhai.net/16.jpg)。因此易水主要在中山国,不在燕国。并且地图上所标的中山国不是中国国最辉煌的时候,因为《史记·赵世家》赵武灵王十九(前307)说:“吾国东有河、薄洛之水,与齐、中山同之”,说明中山国已经到达黄河了,但该地图显示还没有到黄河。

《说文》:易者蜴也。易朝志先生给我发来《商代甲骨文汇》有七种易字写法扫描图,都是蜥蜴的象形,看来易字可能是来自蜴。并且也都与“狄”字有些象,可见古代“易”、“狄”不光音同,形也类似。“易水”的最早记载是在公元前三百多年的战国;而“易”字记载却至少比“易水”要早一千多年。易字似乎是一副中山国区域地形图:太行山东侧的两条南、中易水加上嘑沱河的东段,西侧是嘑沱河的西段。不知是否是因为该区域象“易”字,因此将该地称易地,该水称易水(存疑备考,不足为据)?

三、有易氏是否是现在易氏先祖证据不足

我“中山国与易姓”一文最大缺点是对有易氏与鲜虞的继承关系推测成分太大。因为众谱公认易氏源于易水,后居太原,辗转迁湖南浏阳,再迁江西,然后分迁湘、赣、鄂三省,以此三省为基地再分迁四川、广东、江浙、山东以及其他各省。易水的记载最早是公元前300多年的战国,而有易氏的记载是在公元前1700年(后面再无记载),距离易水的最早记载1400年,这么久的时间,地球气候变化很大。比如说战国时期易水是大河流,至少相当于现在的淮海、珠江的规模,但2300年后的今天,易水不存在了,就算现在的唐河是南易水,规模也非常小了。期间黄河都已经改过几次道了,出海口相差数百里了。因此有易氏时期到底有没有易水还是回事。我在“中山国与易姓”根据商族的早期活动区域和河伯的活动区域推测有易还是在黄河附近,不一定已经达到后面的易水流域。根据《山海经》:“河念有易,有易潜出”,“又西北三百七十里曰不周之山,……,河水所潜也”推测有易在商部落与河伯部落联合进犯下北逃到后面所说的易水流域。但直到鲜虞国出现于史册的公元前774年,这一千年间并无任何有易部落的原始记载。在当时游牧色彩仍很浓厚的时代,一千年活动范围实在太大了。是否有易氏仍然留在易水,仍是个疑问。并且古代人口繁衍缓慢,族群容易自然灭绝,比如说夏、商时代中国总人口在1400万,但到春秋时期只有500万了,这些人口的减少当然伴随着种族的灭绝。中山国曾是战国第八强国,但目前易氏都来自晋朝的易雄公。因此经过上千年,到春秋时候有易部落是否仍然存在也还是个疑问。

易姓起源与中山国 
  关于民族史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