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姓起源与中山国

我上次已经考证易牙是白狄族人,而易水鲜虞/中山国是白狄族国家。尚公、恺公是现在易氏先祖,现在易氏是中山国王族直系后裔。中山国是世袭制。鲜虞国想必也是世袭制度。国王总不能长期亲自外出做间谍,那么易牙外出时候不可能是国王。似乎易牙不会是中山国王尚公、恺公的先祖,因此只能是现在易氏的先祖族人,不可能是直系先祖了。但由于多种古籍都说易氏是易牙之后,我们没有充足理由就不能推翻这种说法。看看当时情况,易牙本人或其后人还真可能是鲜虞国王:

1、因为易牙承担的责任重大,做出的牺牲也很大(还损失了一个儿子),能承担如此大任的可能是国王的兄弟或者子侄,至少应该是王族成员。春秋时期白狄长期战争,公元前627年白狄国王白狄子被晋国打败后俘虏。而《春秋左传·僖公》还记载其前7(公元前634)易牙的活动。白狄子被俘后,从能力和功劳看,此时白狄国家重新选国王的话应该非易牙莫属了。

2、就算易牙本人没有当国王,但其宗族势力很大,春秋时期世袭制度并不特别严格,在后面长期战争过程中,王权的更迭是可能的,易牙的子孙可能当上国王,然后将世袭制度固定下来。

众谱共词说易氏起源与易水有关,而易水出现在史册是在公元前三百多年,此前几百年应该就已经存在了。据记载其前400多年前北狄鲜虞国就已经存在于易水流域了,其前三百多年有白狄族易牙这个易姓最早人物。《姓氏考略》一书说易氏“以地为氏”,黔阳宋朝1260年谱序中说自古有易国,后以为氏”。因此说现在易氏“以地为氏”还是有据可查的,这里的易国应该是指白狄(易)国/鲜虞国/中山国,说易水与生活在易水的白狄(易)有关才准确。

《元和姓纂》、《名贤氏族言行类稿》及《尚友录》上均记载易姓是齐大夫易牙的后代;《姓氏考略》及黔阳谱说“以地为氏”。二者并不矛盾,因为现在易姓是易牙之后,但易牙并不是最早姓易的,易牙与其他族人一起都是因为“以地为氏”而姓易的,只是这些族人没有后代传下来而已,传下来的都是易牙的后代。

我在“中山国与易姓”文中已经考证到湘鄂多地家谱中记载的战国魏国上大夫恺公只能是中国国王(由于很多历史学家都将后期中山误以为是魏文候的后代,我们家谱将恺公视为魏文候后代也是可以理解的);多地赣谱记载的太原始祖尚公与末代中山国王尚公的文献记载非常一致:《战国策》等古籍记载中山国末代国王尚公在亡国后到齐国为臣,后面被秦王扶持;而我们太原始祖尚公曾食采易水,到齐国为大夫,然后移居太原,葬于太原。两个尚公名字、时间、事迹都非常一致。只是古籍并没有提到秦王将中山王尚公扶持到哪里,而我根据家谱刚好回答了这个问题。至于为什么是在太原而不是在中山故地,是因为前247年,秦将“蒙骜攻赵,定太原”,前246年“初置太原郡”。直到公元前227年才完全占领中山故地。可能在公元前285年到247年之间就已经在秦国自己的地方扶持尚公,前247年时再将尚公转迁放太原。至于在公元前227年控制中山后为什么不再次迁中山尚公回中山故地?一方面此时尚公很可能很老或者已经死了(就算尚公公元前299年即位时候只有二十岁,其时也已经快九十岁了),另一方面此时中国即将一统了,秦王用不着采用存亡继绝,定无罪之君来收买人心了。因此我结合家谱除了从历史学角度澄清了易牙取卫中山君相魏这两个历史疑问外,还回答了秦王起中山在何处这个问题。

秦始皇“坑儒”固然不对,但“焚书”却实在有必要,因为诸夏各国对北狄(中山)、东夷、西戎(秦国)、南蛮(楚)的记载负面为多,有些明显是造谣诬蔑。要是楚国能统一中国,估计也会“焚书”
的。

二、再谈易水

长期以来,人们将现在易县视为古易水所在地。2002年底,经过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曲英杰等专家的考证,古易水分为南、北、中三条,三条易水都在安新县流入白洋淀,荆轲别燕太子丹的易水具体地方在安新县白洋淀附近。而现今的易县当时不叫易县,叫葛城,现在安新一带当时叫临易(邻近南部易水而已)。南易水(主易水)是主要易水,发源于太行山区。

古籍中提示燕拥有部分易水的是《史记·张仪列传》和《汉书·地理志》。

《汉书·地理志》:“燕地,尾、箕分野也。武王定殷,封召公于燕,其后三十六世与六国俱称王。东有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西有上谷、代郡、雁门,南得涿郡之易、容城、范阳、北新城、故安、涿县、良乡、新昌,及勃海之安次,皆燕分也。乐浪、玄菟,亦宜属焉”。这里的“涿郡之易”不知是否指易水,要是的话,就应该是指燕国只拥有北易水的涿郡段(北段),北易水南段经安新流入北洋淀,不属于燕国。

《史记·张仪列传》(前310年)张仪对燕昭王说:“今大王不事秦,秦下甲云中、九原,驱赵而攻燕,则易水、长城非大王之有也”。似乎提示易水是属于燕国。因为中山是小国,魏、赵、燕均有并吞中山之意。赵武灵王也说过中山必我之有(在张仪劝燕昭王之后六年,赵国就以二十万大军开始征中山,中山归赵,易水果然非燕国所有)。因此对这段话可以有两种理解:1、燕国确实拥有部分北易水;2、燕国只是有并吞中山之意,要是赵国吞中山,易水就不归燕国了(三男青年甲乙丙都想追求一个女孩丁,要是甲先追上,别人可以对乙说:丁非你之有了)。

易姓起源与中山国 
  关于民族史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