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全面复习

(2). 结果:秦王赢政即位,採取离间策略,配合军事行动,十年内一统天下

(二) 社会经济上

1 平民崛起
(1). 原因

A 封建解体,贵族没落

B 私人讲学兴起:平民受教育越来越多

C 各国竞争激烈,国家唯才是用

D 贵族养士盛行:有些贵族以「养士」为储备人才、培养自己势力的手段

(2). 结果:布衣卿相之局,例如苏秦、张仪、范雎
2 工商业发达
(1). 贵族没落:工商业者逐渐成为自由经营者
(2). 交通便利:各国物产互通有无,经营工商可以致富
(3). 国君提倡:各国为增加财富,纷纷提倡工商,商人地位提高

第七节
秦汉帝国的大一统


秦始皇的统一措施

(一) 改称皇帝:君主不称「王」,改称「皇帝」。秦王赢政自称「始皇帝」→
中国历史上着名的的秦始皇

(二) 重大措施
→ 影响中国历史文化深远

1 废除封建制度,实行郡县制度:
(1). 内容:地方官员都由朝廷任免,可以任意调动
(2). 影响:确立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2 统一文物制度:
(1). 内容:统一全国的文字、货币、车轨、度量衡等文物制度
(2). 影响:有助中国各地的文化交流和经济发展
3 修驰道,筑长城
(1). 驰道

A 范围:以咸阳为中心,修筑宽广的驰道

B 影响:有助巩固国防和发展交东

(2). 长城

A 原因:防御北边的匈奴

B 建筑范围:将战国时代燕、赵、秦各自修筑的长城连贯起来,成为西起临兆、东到辽东的「万里长城」


西汉时代

(一) 汉高祖建国

1 楚汉相争:秦亡后,经过五年的「楚汉相争」
2 结果:项羽兵败自杀,平民出身的刘邦即位称帝,建国号,建都长安,是为汉高祖

(二) 汉武帝的兴革

1 建年号:汉武帝即位后次年,建年号建元,开创帝王建立年号的制度
2 独尊儒术,罢黜百家
3 教育与举才
(1). 教育:设立太学
(2). 举才:实行举荐「孝廉」的选官制度
4 盐铁酒专卖
→ 扩充国家财源


王莽改制

(一) 背景:

1 汉武帝死后,外戚势力抬头
2 西汉末年,外戚王莽掌权,笼络儒生,最后篡汉称帝,改国号为「新」

(二) 结果:王莽改制失败,死于乱兵之中


东汉时代

(一) 光武中兴

1 刘秀復兴汉室:
(1). 起兵:新莽末年,天下代乱,汉朝宗室刘秀起兵削平群雄,定都洛阳

史称「东汉」、「后汉」,有别于建都长安的「西汉」、「前汉」
(2). 结果:刘秀就是东汉光武帝,汉室政权因他得以復兴,史称「光武中兴」
2 刘秀的施政
(1). 注意吏治
(2). 与民休息
(3). 士风淳美:刘秀重建太学,提倡文教,表彰士人气节

(二) 东汉的衰亡

(1). 外戚专权:东汉中期以后,君主多年幼即位,母后临朝,重用外戚
(2). 宦官乱政:皇帝年长,不干外戚专政,借助宦官来打击外戚
(3). 朝政日益腐败:外戚与宦官不断循环斗争,导致朝政日益腐败,是东汉衰亡的主要原因


秦汉对外发展

(一) 扩大版图
→ 中国疆域的基础大致奠定

1 北伐匈奴:秦始皇和汉武帝都曾经北伐匈奴,迫使匈奴北迁
2 南平南越:秦始皇和汉武帝都曾经南平南越
3 讨伐朝鲜:汉武帝派兵讨伐朝鲜,就地设置郡县

(二) 拓展中西交通

1 秦汉时代的「西域」:现在的新疆和葱岭以西的地区,古称「西域」
2 西汉武帝
(1). 使者:张骞
(2). 影响

A 打开中西商路
「丝路」从长安经敦煌、西域到大秦(罗马帝国),中西商路大通,中国丝织品不断经由这条商路运往西方

B 促成中西文化交流:西域的宗教、音乐、绘画、杂技等都因此传入中国

3 东汉明帝
(1). 使者:班超
(2). 影响:降服西域五十多个国家,进一步拓展中西的交通,汉朝的声威更为远播。

第八节
学术文化的发展


百家争鸣

(一) 时代背景

1 西周时代:知识是贵族的专利,平民没有受教育的权利
2 春秋战国时代百家争鸣的原因
(1). 封建的解体,贵族流向民间,平民受教育的机会增加
(2). 各国竞争激烈,政治社会失序,刺激人们寻求解决途径

(二) 各家学说

1 儒家
(1). 代表人物:孔子

A 学说中心:以「」为中心,「仁」是人与人之间同情心真实的流露

B 政治观:统治者应该爱民保民,以道德教化百姓

C 教育观:

a 最早把学术从贵族阶层带到民间的教育家

b 「有教无类」的精神,广受世人敬仰,后世尊为「至圣先师」

(2). 战国时代的代表人物:孟子与荀子

A 孟子、荀子继承孔子的学说,并加以发扬光大

B 孟子与荀子比较

人物

孟子

荀子

中国历史全面复习    关于民族史的文章:
版权 © 2017 民族史 www.minzush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