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盛衰大势──绪论

同时,周人为了开拓东方地区,统一中原,且监视东方有势力的部族,故亦分封同姓兄弟、功臣。为监视封于殷的武庚,于是封叔度于蔡、叔处于霍、叔鲜于管,称为「三监」。此外,又有封鲁、燕、齐等国。据傅斯年的研究,各国最始都封在成周之东南,目的在巩固王室。

武王克殷后不久便死去,周公奉孺子成王而辅政,但管叔不服,加上武庚的煽动,三监便联殷一起叛变,当时东方整个旧殷王朝的势力,也同时叛乱。周公亲自东征,经过三年困苦讨伐,才平定乱事,杀武庚及管叔,放逐蔡叔及霍叔,并进行第二次封建。

第二阶段,周公平乱后乃重定封国。这次封建,实具有对外、对内的政治因存在。对内而言,即所谓消除兄弟之争。周公为消除兄弟内争而御外,故还政成王,一统周人之继承法,以父死子继方式。成王以周公居功最大,其他同姓、异姓懿亲,亦多有功勛。成王不能不酬答他们,故有齐、鲁、卫、晋、蔡各国的分封。

对外方面来说,主要在广建屏藩以巩固周室。乱定后,封微子启于宋(商邱一带),以存旧王朝之后。周公又建洛邑,为周人统制东方的政治、军事中心。又把殷的顽民强制迁徙到洛邑,以便就近监视。此外,又使与王室有关的兄弟亲族,分居要塞,使各领其土地人民,自为战守,以固周室,而且殷民也分散,如另把殷民七族分为卫唐叔、殷民六族给鲁伯禽。于是周公的封建大业到此完成。

这期封建,鲁、齐各国皆伸展,东移至今山东,镐京与齐、鲁,有如一椭圆形的两极端,洛邑则其中心。周人由东北、东南伸出两臂抱住殷、宋,这是西周的立国形势,而封建大业,亦大约完成其规范。

第三阶段,是在成王以后,详情史载不详。大约周人立国是一坐西朝东的形势,其国力推移有二路线,一是东南线,即由酆、鄗向东南经营汉水上流,渐及淮水流域,这路线文王已开始;其二是东北线,由酆、鄗向东北经营河、洛及于殷商,这是武王所新创。周人势力亦不断向此两路线扩展,到宣王中兴时,还是如此。

由于天子分封子弟、功臣、懿亲分散各地,而姬姓后来在异族诸侯与夷狄蛮戎之间,经过几百年的统治,彼此发生婚姻关系,发生政教影响,于是造成民族文化的交流。而且经过几百年之后,很少国家不沾有王室血缘,很少国家不沾沐王化。所以封建制度与中华民族的发展,有着极密切的关系。

论者谓西周国力的扩展,与封建制度有密切关系。此说当否?试论述之。

封建制度是由部落共主制演化而成,这制度亦非始自周代。史载周文王姬昌曾为商的西伯侯。即可知至迟在殷商后期,封建制度便已具雏形。但当时的诸侯,皆按各部落的原状,商王只不过封建制维繫各部落而已,并不能随意增减诸侯,改变各部落的形势。周人的封建事业,便是在前代的雏形基础上,配合着当时形势的实际需要演变而成。而周人的封建,其意义及制度上的严密完整,亦与前代不同,故若说封建始自周人,亦无不可。同时,由于推行封建,奠定了国家稳固强大的基业,更有助西周势力的扩展。班固在《汉书》中指出:「所以亲亲、贤贤、褒表功德,关诸盛衰,深根固本,为不可拔。」由此可知封建的实施,对西周国力的扩充实有莫大的关系,现论述如下。

周在未灭商之前,是商朝的诸侯之一,可见当时周的势力并不十分强大。大概周人的势力是逐步东进的,其东进路线大概可分为条:其一是由丰镐向东南经营汉水上游,渐及淮河流域,此在文王时已开展;另一线由丰镐向东北,经营河洛,达于殷商,此则属武王的新猷。周初的封建事业,即为此两线扩展的初步成绩。

当周武王灭商得国后,即确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原则,跟着以土地分封诸侯,藉以加强天子对诸侯的统属关系。当时周人并未能彻底剷除殷人势力,周人的疆土只是从关中一带扩展至殷地;在殷地以东,黄河以北的大片土地,则仍是殷人的势力范围。为了防止殷人反扑,武王只得封纣王之子武庚于殷,以安抚殷的遗民。另外,武王亦分别封管叔、霍叔、蔡叔于殷附近,以监视殷民,号称「三监」。同时,为免其他原有的部落联殷叛周,乃以「兴灭国,继绝世」之名,分封古代名王的后裔,如封黄帝之后于蓟,尧之后于祝、舜之后于陈、禹之后于杞等。对于同姓宗室及异姓功臣,也实行分封,一方面藉此酬偿功臣,屏藩王室;另一方面则进行武装移民,对重要据点作军事佔领,从而牢牢掌握所获得的新疆土。周武王上述的措施,使上古部落四分五裂、各自为政的局面改变过来,加强各部落与周朝的联繫,无形中稳固了周室的统治权,故周人行封建实在具有深远週到的意义,周朝的国力便藉封建而得以加强扩展。

中国历代盛衰大势──绪论 
  关于民族史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