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盛衰大势──绪论

汉初这个「皇帝布衣将相」局面的出现,直接影响汉初的政治设施。首先,导致无为政治的出现。据《汉书‧食货志》所载汉初社会经济极为疲敝,「民亡盖藏,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故汉初施政不能不改善经济,解除民困,而汉初君臣,出身布衣,深知民间疾苦,故刘邦即位后,追求治道,陆贾分析秦的错失是「举措暴众而用刑太极」,从而提出「无为而治」,故汉初「君臣俱欲休息乎无为」,与他们起自「布衣」是分不开的。汉初施政,贯彻「从民所欲,而不扰乱」的精神,如汉初的减轻赋税和徭役的徵调、宽简刑法律令和释放部分奴婢等,便是出身布衣的君臣予民休息的具体表现。

其次,影响统治集团的内部关系,使其保持一定程度「布衣」的作用。汉初君臣,出自民间,共历生死,故君臣间等级关系,并不森严,故臣下敢于「直言」。皇帝又「能听」,言路比较畅通,如周昌与刘邦的戏闹、娄敬以戍卒身分求见刘邦并谏阻建都洛阳、樊哙闯宫进谏等,都是明显的例証,全无后世的君尊臣卑现象。这种「布衣」作风,文、景时仍保持着,如文帝为了「广谏事之路」,而宣佈废除诽谤妖言之法。因亦此,汉初「丞相所请」,君主「靡有不听」的局面。

同时,亦影响汉初君臣注意选拔人才,刘邦、文帝和景帝能在一定程定上「任人唯贤」,如刘邦之下「求贤诏」,赦季布便是具体的例証,而文景之治与注意选用人才是分不开的。另一方面,将相间的关系,亦极「和调」,坦然「让贤」,能以大局为重,如萧何之荐曹参、陈平和周勃互相让贤,都不是后世常见的事例。

再进一步分析,汉初君臣比较注重节俭,例如文帝「尝欲作露台」工匠计算需金百两,文帝以「百金,中民十家之产」而放弃兴建。汉初君臣较为节俭,与他们出身自布衣,不无关系。

因此,综合而论,汉初「布衣将相之局」带给汉初政治一番更新气象。着名的「文景之治」,就是汉初「布衣将相」治天下的产物。可是,「文景之治」亦是汉初「布衣」君臣治绩的总结,也是这种「布衣」之治由盛而衰的转捩点。盖汉初「布衣」出身的将相,其子孙已是「生而为王子」,因而日趋贵族化,致统治阶层也渐渐失去「布衣」的作风,故自汉武帝时起,西汉王朝更进入了一个新发展的阶段。

士人政府措施简表

措施

重点

独尊儒术

排斥诸家,以儒家学说为统治思想。

儒生拜相

汉初要职多由功臣垄断,又有「先封侯后拜相」的成例。

 

武帝提拔儒生为中央和地方官吏,打破功臣垄断。

中国历代盛衰大势──绪论    关于民族史的文章:
版权 © 2017 民族史 www.minzush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