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孝文帝汉化

改籍贯,鲜卑人以洛阳为籍贯,死后不得归葬平城。以消灭鲜卑人的乡土意识,一心归向汉人文化。

 

改语言,下诏官员不得在朝廷上讲鲜卑语,以汉语为唯一官方语言30岁以上的习性已久,不易改变,讲鲜卑语不算犯禁。30岁以下要降爵黜官。

 

改服饰,以汉服代替鲜卑旧服。鲜卑人已往皆穿短衣窄袖,是适应骑射的游牧生活,现在改穿汉人褒衣博带服装。在朝廷上,官吏的服装也仿照南朝的官服。

 

改姓氏,改鲜卑姓氏为近音或意近的汉姓,鲜卑的復音姓氏改为汉单音姓,如皇族拓跋氏改为元,独孤改姓刘,贺楼改姓楼等。《魏书‧官氏志》中记载了100多个胡姓改汉姓的例子。

i. 胡汉通婚

公元496年,禁鲜卑人同姓相婚,鼓励和汉人通婚。如孝文帝将汉族第一等士族如崔、李、郑、王等姓之女收为妃嫔,同时又命五个皇弟把前娶的王妃降为姬妾,另娶汉族高门女子。通过婚姻把胡汉世家大族联繫起来。北魏公主或宗女亦有40多人嫁给汉族高门。

3. 北魏和北周的汉化对重建长期统一的局面有何贡献?

政治方面:

a. 班禄制授班田予鲜卑贵族官员,有助鲜卑贵族农业化,又令官员全部拥有固定收入,因此扩大了任官出仕的途径,政治不再为鲜卑贵族和汉世族垄断,缓和了社会矛盾。令以往不受中央控制的贵族成为受薪的官僚,建立了有助长期统一的官僚制度。又因为改变了已往贵族官员拥有独立经济能力的情况,更有利打击贪污,使官场风气有所好转,建立稳固的政治基础,为其他各项改革的推行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b. 孝文帝于公元493年由北方的平城迁都至洛阳,最大的目的,是要入主中原,统一中国,建立大一统政权,因为平城偏于北方,不利驾驭全国,而洛阳不但居于中原位置,而且是历代帝皇之都,迁都洛阳,在地理和政治上皆有重要的影响,对巩固大一统政权极为有利。

经济方面:

均田制、三长制及租调制

均田制给予奴婢及流民荒废的田地,三长制定立完善的户籍制度,租调制建立稳健的收税系统。三者互相联繫,有利长期统一。均田制把荒废田地和流民奴婢结合,使田地不致荒废,又令流民不用沦为贵族和世族的奴婢,有助社会稳定。由于劳动力提高,使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得到恢復,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均田制亦从世族手中争取了大量劳动人口。农民成为国家的编户,向国家交纳赋税和服役,从而抑制了世族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助长期统一。据统计,北魏年间,全国编户人口约有3000余万,比魏晋南北朝时的人口多了一倍。

文化方面:

重振儒学(北魏)

北魏自拓拔珪立太学,置五经博士,到拓拔嗣重用儒学者崔浩,至拓拔焘重用高允,皆为重视儒学的表现。而重视儒学的原因,是因为北魏君主欲透过儒学忠君爱国的主张,以恢復汉兴之世,建立大一统政权。

民族方面

改姓氏、语言、籍贯、服饰及胡汉通婚(北魏)

孝文帝实行一系列汉化政策,积极地推进了北方的民族大融合,以减少民族分裂对大一统政权的阻力。民族有四个特徵要素:共同地域、共同语言、共同经济生活、共同文化和心理质素。孝文帝迁都洛阳,不单代表其入主中原,更使大批鲜卑人入居中原,接受汉化。而强制鲜卑人改姓氏、语言,使胡汉两民族的障碍打破。改籍贯、服饰等,有利于民族意识和民族感情的融合。通婚更直接令民族在血统上混合。

北魏孝文帝汉化 
  关于鲜卑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