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蕃版本的安史之乱( 06-03)
吐蕃版本的安史之乱-民族史为何吐蕃会在842年的内乱之中一蹶不振呢?是因为吐蕃的内乱不过是表象,本质是吐蕃百年积累的内部矛盾来了一场总爆发,说白了就是,吐蕃爆发的并不是内乱,而是一次总清算,它至少对吐蕃造成了三重打击,堪称吐蕃版本的“安史之乱”。说起这个吐蕃版本的“安史之乱”,我们还得从吐蕃版本的“灭佛事件”说起。我们知道在中国历史上,佛教遭遇过三武一宗的灭佛运动,这里对于具体情况按下不表。但是在吐蕃也曾经发生过一次灭佛运动,当年吐蕃有两大宗教,一个是本教,另一个就是佛教,吐蕃的佛教在达摩赞普继位之前就已经非常兴盛,但是达摩赞普继位之后下令把吐蕃的佛寺全部关闭,经书全部烧毁,僧众...
喀喇汗国与西夏、西辽的战争( 03-19)
喀喇汗国与西夏、西辽的战争-民族史11世纪初期,喀喇汗王朝在灭亡佛国于阗之后,开始以于阗的名义与北宋进行贸易往来。11世纪30年代西夏攻占河西走廊后,开始介入至宋与喀喇汗王朝之间,喀喇汗与西夏在今天的敦煌(沙州)相遇,并且展开了贸易的往来和实力的较量。其时,西夏几乎完全阻挡了宋朝向西交流通道,喀喇汗王朝因为不能直接与宋朝进行贸易,总想拔掉西夏这个钉子,也便有了战争。“为了战胜与秦接壤的唐古特军,我们在严寒之夜发起突袭。他们的妇女遭到侮辱,马匹和妇女献给我们作厚礼。他们人人忧心忡忡,羞愧使他们把头低……”这首歌是《突厥语词典》中喀喇汗王朝的军队进攻敦煌时唱的,唐古特军指的就是西夏的军队,唐...
张守珪守瓜州对抗吐蕃( 10-13)
张守珪守瓜州对抗吐蕃-民族史公元727年,吐蕃大将悉诺逻恭禄及烛龙莽布支,三下五除二攻破瓜州城,城中物资以及粮食被抢了个空,走的时候还顺手把城毁了。刺史田元献还没来得及跑路,就被他们给绑了。消息传到唐玄宗耳朵里,立马炸锅了。什么?连瓜州刺史都让人家给绑走了?我大唐天朝得脸怕是都丢尽了,你们谁去镇守瓜州?下面得文武百官,齐刷刷地低下了头,不敢吱声。平时踊跃发言的,今天甚至都怕被唐玄宗多看一眼儿。瓜州穷乡僻壤之地,过惯了安逸生活的朝廷命官想去才怪。就在这无比尴尬的氛围中,有一个人走了出来,此人名叫萧嵩,时任兵部尚书引河西节度使。你去?不,我可去不了。那你站出来干吗?我要推荐一个人去。谁...
敦煌莫高窟回鹘文文献研究( 06-22)
敦煌莫高窟回鹘文文献研究-民族史敦煌莫高窟回鹘文文献研究敦煌莫高窟北区石窟出土的回鹘文文献残损严重,许多词语难以辨认;如何考证文献中出现的梵语和佛教用语、忠实地译出千年前的回鹘文诗歌又不失韵文的特点……这些工作耗费了新疆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阿依达尔·米尔卡马力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然而,在他的新著《回鹘文诗体注疏和新发现敦煌本韵文研究》问世后,这种“死文字”所记载的历史画面,随着研究而“复活”。迎难而上,研究过程也是不断学习的过程,这位哈萨克族教授的经历,正是几代献身回鹘文文献研究的中国学者的一个缩影。回鹘文化“破土而出”回鹘文的创制时代因缺少明确证据而难以确定,这一难题长期困扰国际学界,有学...
喇嘛教艺术( 03-31)
喇嘛教艺术-民族史第五节 喇嘛教艺术SectionFivethe ArtofLamaThurch  喇嘛教和喇嘛教艺术流行,是元代所特有的现象。它与内地流行的佛教及佛教艺术差别极大。其宗教艺术形象中,有些形象狰狞可怖,怪诞难晓;其中喜金刚形象则赤裸裸地描绘男女交媾,颇使俗人困惑。喇嘛教,一般指流行于西藏、内蒙和西南少数民族中的佛教。“喇嘛”为藏语,义为无上,即汉语称僧为“上人”(或和尚)的意思。梵语称“居卢”。喇嘛教对正统佛教而言属于“另一系统”,是印度“密宗”教派的远亲。正统佛教与之相对,被称为“显宗”。  显宗与密宗有明显的区别,一是二者尊奉的神祇不同。显宗尊奉释迦牟...
敦煌莫高窟与藏经洞的历史( 03-23)
莫高窟与藏经洞敦煌地区早期的佛教活动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大约始于两汉之间。传入途径,有海、陆几条不同路线。其中北线为陆路,经中亚传入西域,再经河西传入内地。敦煌地接西域,是我国最早接触佛教的地区之一,也被认为是佛教向中国内地传播的第一站。敦煌最初的佛教活动,今已不可知。有明确记载的始于魏晋时期:竺法护的译经活动~中国佛教史上的重要人物。梵名昙摩罗刹(或作达磨罗察)(Dharmaraksa),其先月氏人,世居敦煌。原姓支,八岁依竺高座出家,从师姓。时当曹魏末年,深感于当时佛教徒只重寺庙佛像而忽略佛典传译的缺憾,发心弘法,随师西游。通晓西域诸国三十六种语言文字,搜集到大量佛经原本。回国后,从晋武帝太始元年(265)至怀帝永嘉二年(308)...
隋唐之后的敦煌兴衰史( 03-23)
隋唐之后的敦煌兴衰史隋(与中原相应,581——618)经贸及外交状况:隋初,西域中部和北部为突厥所控制,占据青海和西域南部的吐谷浑也经常进犯河西,隋和西域的交通受到阻绝。大业初年,隋军击破吐谷浑,西域铁勒部下属的契弊部首领契弊歌楞,联合薛延陀部首领乙失钵,对西突厥汗国发起进攻,占领了吐鲁番以东到敦煌的广大地区,并遣使入朝。隋与西域的关系密切起来,丝路也重新畅通。大业三年(607)隋炀帝派侍御史书节、司隶从事杜行满出使西域,又派黄门侍郎裴矩往来于武威、张掖、敦煌一带,联络西域各国,用厚利吸引商人到内地贸易。西域各国往来不绝,商贾频繁。609年,裴矩在张掖主办了有西域27个国家参加的交易会。炀帝也西巡到河西,来到张掖,接受各国使者的朝拜...
敦煌写本与唐代吐蕃史的构建( 03-23)
敦煌写本与唐代吐蕃史的构建赵天英杨富学〔摘要〕敦煌遗书,又称敦煌文献、敦煌文书、敦煌写本,是在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出土的文献,其中有不少都是吐蕃统治敦煌时期(786~848年)的作品。就其使用的文字而言,主要有两类,其一为古藏文文献,数量约在12000件左右,其二为汉文文献,数量也非常可观。这些文献主要是佛教典籍,既有佛教经典,又有僧人行记,还有各类释门杂文,真实地反映了前弘期吐蕃佛教的兴盛状况。与吐蕃王朝历史有关的文献数量虽不是很多,但非常重要,如《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用编年的形式记录了吐蕃王朝每年的大事,包括会盟、狩猎、征战、税收等,成为唐代吐蕃史研究的基础。敦煌写本中与社会经济、宗教信仰相关的文献数量也很多,为唐代吐蕃社会史、宗教...
最新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