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州女真是怎样从牡丹江迁到苏子河的( 11-06)
建州女真是怎样从牡丹江迁到苏子河的-民族史据明末所修万历《大明会典》记载:“盖女直三种,居海西等处者为海西女直,居建州、毛怜等处者为建州女直·····其极东为野人女直,野人女直去中国甚远,朝贡不常。”(女直即女真)。明成祖朱棣在东北设了几百个卫所,其中一支女真人生活在原渤海国率宾府建州故地,以旧地名命名为“建州卫”,后增设“建州左卫”、“建州右卫”、“毛怜卫”为建州子卫,约等于现在的一个市管辖了3个县。建州女真原是女真族三大部之一,分布于今牡丹江、绥芬河及长白山一带。名称来源于其初迁到渤海率宾府建州故地,成员主要为元代胡里改、斡朵怜、托温三万户府管辖下的女真人。胡里改万户诸部的名称来自胡里改江(...
海西女真叶赫部的由来( 07-13)
海西女真叶赫部的由来-民族史海西女真叶赫部的由来元末明初,女真人按居住地域划分为3个较大部落,即建州女真、野人女真和海西女真。其中海西女真有四大强国,当时被称为扈伦四部或扈伦四国。叶赫部是海西女真扈伦四部之一,此消彼长,霸主的地位轮流坐,在明朝中后期成为扈伦四部的盟主,定都建国,易塔鲁木卫为叶赫部,冠姓叶赫那拉氏。叶赫,满语即为“月亮升起的地方”。叶赫部东城、西城和商监府城不仅是叶赫部的雄关,也是东北政治、文化和商业活动中心。叶赫部位置图叶赫部由来早在商周时期,东北地区的这片土地上就生息繁衍着满族的祖先肃慎族。魏晋时称挹娄,北魏、北齐时称勿吉,隋唐时称靺鞨,辽宋金时称女真。诸族一脉...
爱新觉罗和叶赫的恩怨( 02-23)
爱新觉罗和叶赫的恩怨-民族史爱新觉罗属于建州女真,明初活动于绥芬河一带,叶赫是海西女真的一支,起源与蒙古族很密切。爱新觉罗和叶赫是满族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清朝的满族,是一个来自东北亚的渔猎和农业部族联合体。满族的领导层爱新觉罗一族很厉害,兼并了其他部落,打得其他部落认输,最后更是入主中原地区,成了天下霸主。爱新觉罗成了皇族,其他部落自然也就成了爱新觉罗的奴才,而这就包括当初很厉害的叶赫那拉氏。叶赫那拉和爱新觉罗之间的爱恨情仇如果要仔细说的话,大概可以说个三天三夜。在东北辽阔的土地上,生活着众多的少数民族,女真也在其中。到明朝时,女真分为建州、海西和野人三部分。明永乐元年(1403)...
女真简介-关于女真的一些基本知识( 04-20)
关于女真的一些肤浅基本知识,肃慎->挹娄->勿吉->靺鞨->女真->满族,从网上整理,比较乱,大家边看边批判吧。女真(女真文转写:jušen),或女贞与女直,国内多数的史家认为可能源自三千多年前的肃慎,汉至晋时期称为挹娄,南北朝时期称为勿吉(读音“莫吉”),隋至唐时期称黑水靺鞨(靺鞨二字的读音,第二字读jie),靺鞨和勿吉的读音应该是一样的。辽至金时期称“女真”、“女直”(避辽兴宗耶律宗真讳),直到明朝时期仍然自称为女真,至今也有自称为女真族后代至今,并认为与满族不同,近些年冒出来很多人声称满族不是女真的后人。“女真”一名最早出现于唐初。“女真”在明朝初期分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野人女真三大部。野人女真...
努尔哈赤建立后金( 04-09)
在努尔哈赤的领导下,建州女真兼并海西叶赫哈达各部,攻占东海女真之地,1616年,发布七大恨,建立金政权,进攻明朝。努尔哈赤,出生于1559年(即明嘉靖三十八年),建州左卫第一任都督猛哥贴木儿的六世孙,历代祖先都担任过建州左卫的指挥,都督等职,受过明廷的册封。努尔哈赤早年默默无闻,只是一个土司的被继母赶出的不待见的儿子,他早年到底有什么经历,同时代的人不知晓,他自己成名后也从不谈起这段悲惨,家庭暴力,家庭丑闻,沦为浪迹深山的丧家犬的历史。努尔哈赤这个名字的满意本意野猪皮。努尔哈赤祖父觉昌安,当时是建州左卫女真小部落赫图阿拉的酋长。努尔哈赤父亲塔克世,努尔哈赤十岁丧母,饱受继母虐待。 努尔哈赤幼年时候,女真里最强的是建州右卫王...
建州女真迁移历史( 04-07)
建州女真与海西女真为了躲避野人女真的侵扰,并加强同更高文明区的经济联系,因此逐渐向南迁移。“建州女真”中的“建州”一词究竟起源于何处,说法不一。最早认定“建州”为地名并开始考证“建州”之地为何处的,应属乾隆年间下令编纂的《满洲源流考》。这本书在[疆域三]“建州”条下记:“《明实录》永乐二年,置建州卫。”并按:“我朝肇兴之地,即渤海建州之故壤也。”依据是,《新唐书-渤海传》记:“率宾故地为率宾府,领华、益、建三州”,这是史籍中关于建州地名最早的记载。另有学者认为,建州女真的建州二字不是起源于地名,而是族称。“建州”发音同句直,谐女真。建州女真的迁徙、演变过程,比较一致的观点是:建州女真原居于牡丹江与松花江汇流地方(依兰,三姓之地),是...
最新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