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口百惠家谱证明杨贵妃东渡日本( 05-14)
山口百惠家谱证明杨贵妃东渡日本-民族史杨贵妃自缢于马嵬坡,后世学者常有争议,在20世纪20年代时,我国著名学者俞平伯就在《长恨歌的质疑》和《从王渔洋讲到杨贵妃的墓》等著作中明确指出,在“安史之乱”时自缢而亡的并不是贵妃杨玉环本人,而是她的“替身”。这一观点,也得到了在日本留过学的周作人的认同,他还亲口肯定过:“留学日本的那几年,我在日本山口曾亲眼见到一座杨妃墓。”除此之外,在日本民间,一直都有贵妃杨玉环的传说流传着:在马嵬坡众将士兵围驿站,“六军不发”的紧要关头,预感大事不妙的贵妃杨玉环携堂兄杨国忠的女儿徐氏以及徐氏的儿子杨欢一同出逃,辗转多地后在日本山口县靠濑户内海一侧登岸。来到日本的杨玉...
李林甫:盛唐衰败前的超级大奸臣,有他在安禄山不敢造反!( 04-24)
李林甫:盛唐衰败前的超级大奸臣,有他在安禄山不敢造反!-民族史口蜜腹剑,说的便是唐玄宗时期的奸相李林甫。有人骂他嫉妒贤才,排斥当时的名相张九龄,屡次在唐玄宗面前诋毁张九龄,致使张九龄被贬。李林甫本人缺乏才能,便不允许他人晋升,每当遇见出色的官员,便极力打压,甚至为了不让玄宗招揽人才,竟然大言不惭地说野无遗贤。但是李林甫担任宰相之时,举荐藩将,涌现出一大批独当一面的军事将领,例如高仙芝,哥舒翰等。甚至连之后嚣张跋扈至极的安禄山,在李林甫面前也是卑躬屈膝。李林甫在位之时,是非功过,确实令人难以评说,不过他去世后,唐朝肉眼可见的由盛转衰。欺下媚上,得以重用李林甫有才华吗,有,其精通音律,也因此受到赏识,得以步入仕途,但是...
后突厥的历史( 07-13)
后突厥的历史-民族史后突厥的63年,初期是一个突厥留学生和一个唐朝旁听生之间的战争网络上有中国古代疆域变化视频,在武则天称帝时,整个大唐的颜色变成武周的颜色,同时北方蒙古高原突然变成了一股独立的势力,不再属于中原政权版图。这就是东突厥人的复国,史称后突厥汗国或突厥第二汗国。也就是说43年前李世民消灭东突厥和薛延陀两大汗国的成果,在武则天篡唐的那一刻彻底失去了,这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中原政权唯一一次统治范围达到了贝加尔湖畔,虽然只有短短几十年。(则天大圣皇帝武曌)【李世民征服蒙古高原,中原北方边境平静了三十年】初唐时期李世民在蒙古高原上两次用兵,消灭了东突厥和薛延陀两个汗国,唐高...
安史之乱原因剖析:募兵制和权力失衡( 01-03)
安史之乱原因剖析:募兵制和权力失衡-民族史唐朝募兵制度下,将士们对直接统帅的认同感远胜对朝廷和皇帝的忠心唐朝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289年,是中国公认的强盛朝代。不过755年安史之乱的爆发造成了唐朝历史前后分成两个阶段,此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中央集权大帝国,此后则逐渐演变为一种藩镇割据、多方角力的政治形态。事实上,虽然安史之乱以后中央权威衰弱,并且百姓遭受战乱之苦。但是从唐朝在安史之乱以后依然能够延续150年就可以看出,战乱之后的唐朝也取得了一系列其他方面的成就(比如对南方的开发、地方乡村贸易的发展、盐铁和漕运的崛起等),帝国尚未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即便如此,安史之乱对...
白居易《长恨歌》戏说唐玄宗,大唐言论自由思想开放( 12-26)
白居易《长恨歌》戏说唐玄宗,大唐言论自由思想开放-民族史唐玄宗才死几十年,白居易就写《长恨歌》讽刺皇帝,不怕治罪吗?有朋友提问:大唐为什么没人举报白居易的《长恨歌》?这是典型的今人思维断古事。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诗的作用就是讽喻与咱们现在认为诗歌是种文学体裁不同,古代的士大夫是把诗作为一种政治教化的工具来看的。诗,产生于民间,所以代表着民众的情感取向、生活状态,以及官风评议、政治诉求。也就是说,诗的最初就是民意的代表。《诗经》是君王下令在民间收集整理的,其实这是类似于秦始皇的“书同文”的早期准备工作。周王室采集了各地的诗歌,加以整理,然后在各个诸侯王之间教化沟通,教民以礼,实际上也是作为一种政治交流工具来使用的...
安史之乱是募兵制惹的祸( 11-04)
安史之乱是募兵制惹的祸-民族史安史之乱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以唐玄宗为首的官僚集团进行的不完善的募兵制。唐玄宗后期官风不正是毋庸置疑的,但开元年间,开创了大唐盛世,国事达到鼎盛,即使唐玄宗末期不理朝政,和杨贵妃贪图享乐,产生的影响也仅停留在政治腐化层面,百姓生活水平并不会因此而巨变,没有反叛的根基。为什说是募兵制导致的安史之乱呢?唐玄宗继位初期,面对自隋唐以来强大的外敌,如,北方突厥、西南吐蕃、东北室韦、靺鞨、契丹、奚等少数民族势力。除此之外,还面对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强敌阿拉伯帝国。唐中期周边势力分布唐朝军队管理初期延用隋朝府兵制,府兵制自高宗时期逐渐破坏,为和以上少数民族势力抗衡,唐玄宗...
张守珪守瓜州对抗吐蕃( 10-13)
张守珪守瓜州对抗吐蕃-民族史公元727年,吐蕃大将悉诺逻恭禄及烛龙莽布支,三下五除二攻破瓜州城,城中物资以及粮食被抢了个空,走的时候还顺手把城毁了。刺史田元献还没来得及跑路,就被他们给绑了。消息传到唐玄宗耳朵里,立马炸锅了。什么?连瓜州刺史都让人家给绑走了?我大唐天朝得脸怕是都丢尽了,你们谁去镇守瓜州?下面得文武百官,齐刷刷地低下了头,不敢吱声。平时踊跃发言的,今天甚至都怕被唐玄宗多看一眼儿。瓜州穷乡僻壤之地,过惯了安逸生活的朝廷命官想去才怪。就在这无比尴尬的氛围中,有一个人走了出来,此人名叫萧嵩,时任兵部尚书引河西节度使。你去?不,我可去不了。那你站出来干吗?我要推荐一个人去。谁...
唐朝时的契丹( 08-09)
唐朝时的契丹-民族史开元十二年,契丹王李郁于卒,弟李吐于继位。吐于与可突于又互相猜忌。开元十三年吐于奔唐,不敢返回,唐封其为辽阳王,留京宿卫。可突于乃立故李尽忠之弟邵固为主。玄宗封邵固为广化王,奚王苏鲁为奉诚王。十八年,契丹王李邵固遣可突于入贡,同平章事李元统对其无礼,可突于不满而归。五月二十六日,可突于便杀害李邵固,率其部众并胁迫奚众背唐降于突厥。鲁苏及其妻韦氏、邵固妻陈氏皆奔唐。玄宗遂命幽州长史赵含章率兵进击,又命中书舍人裴宽、给事中薛侃等在关内、河东、河南、河北各道招募勇士。六月二十三日,以单于大都护忠卫李浚领河北道行军元帅,以御史大夫李朝隐、京兆尹裴由先为其副,率1...
渔阳鼙鼓动地来(安禄山叛唐)-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08-06)
渔阳鼙鼓动地来--安史之乱公元755年安禄山叛唐,自渔阳(今日蓟县附近)以十五万之众南下攻占洛阳,继之于次年取长安,迫得玄宗李隆基(即唐明皇)奔蜀,是唐朝由盛而衰的一段分水岭。有些历史家以为这事去618年唐之代隋为135年,距唐祚之终(公元906年)则为151年。这一盛一衰的阶段,其长度也大致相等。小时候上学,还没读到安禄山的身世和他的反叛事迹,却先听到杨贵妃的故事。主要的原因是国文课本中选了白居易的《长恨歌》。当老师吟诵“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时,抑扬宛转,纵使是铁石心肠,怕也会之同情落泪。再加上历来文人的渲染,如与白诗并行的《长恨歌传》即称“天宝十载(751年),避暑骊山宫,秋七月,牵牛织女相见之夕,夜始半,妃独侍上,...
平定安史之乱为什么那么难( 07-14)
平定安史之乱为什么那么难-民族史安禄山发动叛乱的借口是讨伐宰相杨国忠,类似于后来明朝人经常挂在嘴边的清君侧。整个安禄山集团,出动的蕃汉步骑兵力可达15万之多。其中包括了靺鞨、奚、突厥、契丹等辖区内外的民族部队。不少人就是直接征调的城傍兵。城傍士兵的特色是骑兵多步兵少,正好与步兵多骑兵少的残存府兵们,形成互补。其中精锐者为契丹、同罗、奚族等胡人降兵8000人,安禄山呼之为曳落河,也就是突厥语中的壮士。安禄山集团等同于一个建立在唐朝之上的中亚武士集团如果我们回顾中亚与西亚的历史,就会发现以降兵为心腹并不是安禄山这伙人的首创。在世界各地,都有利用其走投无路的战俘或军事奴隶,组建精锐部队的案例...
安史之乱唐玄宗西逃路上马嵬之变( 03-29)
马嵬之变称为"哗变"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不用说,一提起白居易《长恨歌》中的这一段谁都知道,玄宗出逃整个事情的高潮部分到来了。也就是马嵬之变。不妨先说下这次事件的名称,由于是在马嵬坡发生的,自然就叫"马嵬坡之变",有的是把"坡"字去掉,又因为确切发生在马嵬坡的马嵬驿(驿站),所以也有人称为"马嵬驿之变"。还有不用"之变"而用"兵变"的,当然也有说"事变"的。对于一次事件有这么多不确切的叫法,这只怕在历史上也是少有。地名上无所谓了,着重的是"马嵬"二字,至于那三个"变...
唐玄宗西逃路上剑阁闻铃( 03-29)
潼关失守后,玄宗仓皇逃出长安,通鉴记载,玄宗一行从马嵬(今陕西兴平县附近)出发,六月十七日,到达岐山。这时有传言说叛军的前锋立刻就会到,玄宗吓的不敢停留,继续前行,当夜宿于扶风。按说攻下长安后安禄山应该马上发兵追击唐玄宗等人,奈何他也并不怎么精明,所以玄宗也是多虑了。但这里有一个问题,察看一下地图,现在的岐山是在扶风的西侧,从马嵬出发,应该是先到扶风后到岐山才是,怎么玄宗是往回走呢?路线实在有点怪啊。莫非是迂回战术?应该不是,玄宗正担心安禄山追来,哪里有心情迂回。怀疑是由于地名更改造成的,宋时的地名与唐朝也肯定不一样。这点还是参考《旧唐书》为妙,其中说十六日到达扶风县,十七日到达扶风郡。扶风县大致在今扶风一带,而扶风郡治所大致在凤翔...
安史之乱中的第三个倒霉蛋-哥舒翰( 03-29)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诗中的"哥舒"便是本节的主人公,哥舒翰。这个倒霉蛋,比封常清、高仙芝更可怜,因为投降了,后来又被安禄山杀害了。哥舒翰也是一员蕃将,世居安西,父亲是突厥突骑施哥舒部的后裔,母亲是胡人。年轻时的哥舒翰颇有些任侠气质,《旧唐书》说他"好然诺,纵蒲酒",《新唐书》则说是"重然诺,纵蒲酒长安市"。虽然一字之差,但给人的感觉就大大不同了。重然诺,有言有果,好然诺,就不一定有果了。老子云:"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孔子云:"慎于言而敏于行。"都是这个意思。好许诺的人不一定可以实行,这常见于政治家或者政客们的行为,所以像皇帝许给大臣们什么免死、封侯之类的话,基本上就是个牙疼咒。但侠客们不能如此,他们...
安禄山发动安史之乱的导火索( 03-29)
天宝十一年,公元752年,十一月,李林甫去世。临终前,李林甫拉着杨国忠的手说:"将来代替我当宰相的人一定是你,后事就拜托你了。"杨国忠不知道李林甫这么说究竟是什么意思,吓了一跳,以为是李林甫试探他,汗流浃面,连说不敢当。其实李林甫这么说倒的确出于真心,因为他眼见就撒手人寰了,而杨国忠又很得玄宗青睐,下一任宰相非他莫属。李林甫是想要杨国忠好好善待他的家人。但杨国忠并不因李林甫之将死其言也善而放过他,就在第二年的春天,杨国忠联合安禄山一起诬告李林甫与阿布思谋反,这导致了横行数载的李林甫集团彻底覆灭,就连未下葬的李林甫本人,都受到了削官的处分,并且由一个大棺材躺到了一个小棺材中,嘴里的玉含及身上的金紫衣服也都不准许再用,只以一个普通百姓的...
安史之乱前的安禄山( 03-29)
汉朝时,大月氏在惨败给匈奴之后,被迫从河西昭武西迁,辗转来到中亚的索格底亚纳(Sogdiana),在锡尔河与阿姆河之间的绿洲上,形成了九大城邦,即康、安、曹、石、米、何、史、穆、毕九国。进入中原之后,中国人称他们为昭武九姓。而西文则称为"粟特"(Sogdians)。粟特人信奉祆教,从敦煌的文书典籍中,我们得知每一个粟特聚落中,都会有一个祆庙。而从他们的丧葬习俗来看,虽然受到了中原汉文化的影响,但仍然明显表现出来了祆教的特征。正是由于粟特人有着一种宗教信仰,因此后来在安史之乱中,这种信仰为扩大安禄山在他们民族中的号召力也起了一定的作用。这里插一句,祆教的"祆"字,很容易搞混,因为字形相近的一共是三个,祆、袄、祅。第二个字是棉袄的袄,音...
最新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