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国于阗( 02-19)
千年古国于阗-民族史于阗,西域古王国名。即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阗(和田)县。又作于填、于置、于殿、于窴等。印度人称之为cKustana(屈丹),玄奘音译为瞿萨旦那,意译作地乳。西藏人则称离余国(Lih-yul)。熟悉历史的朋友都知道,三百年是一个封建王朝很难逾越的障碍,西汉享国210年,唐朝享国289年,明朝享国276年,至于清朝,即使从1616年算起,它的统治时间依然没能超过三百年!不过鲜为人知的是,在中国境内有一个非常小的政权,却存在了一千二百多年。这个小政权位于今天的新疆境内,它的名字就是于阗国!于阗国的统治范围包括如今于田及其附近的八个县市。据记载,于阗政权建立于公...
神秘的西域国名正确读音( 04-06)
神秘的西域国名正确读音-民族史神秘的西域古国怎么都是拗口的国名?西域是汉代以来对玉门关、阳关以西地区的总称。所指范围按中原王朝政治势力的伸张、地理知识的扩展或时代与情况不同而异。一般没有固定的界限。西域一词正式使用,是从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汉宣帝设西域都护府开始。这时所说的西域大致是现在的新疆南疆地区。西汉时期西域都护府及西域诸国分布公元前138年,张骞出使西域,发现西域小国林立,回来汇报以后,汉朝称之为西域三十六国。西域诸国多是城邦国,国土狭小,建于绿洲之上,领土以王城为中心,以绿洲为边界。这些古国有着迷离传奇的历史,曾经兴盛的楼兰文明,又谜一样地悄然消逝,汉朝、匈奴和西域诸...
汉唐之间西域历史变迁( 04-05)
汉唐之间西域历史变迁-民族史两汉对于西域的经营控制,可以说非常严密,西汉设置西域都护府,东汉设置西域长史府,都是控制经营西域的机构。东汉末年,讨董之后天下陷入割据混战,对于西域的控制也形同虚设,直到曹魏建立之后,才逐步恢复了对西域的控制经营。但整个三国时期,曹操、刘备、孙权等人,都忙于四处征战,没有彻底稳定下来,中原王朝没有太多余力经营控制西域。一,西域西部纷纷脱离控制在西汉时期,西域大约有30个国家,到了东汉时期已经分化为了50个国家。这些国家的国力基本都很弱,匈奴强盛的十分就投靠匈奴,汉朝强盛的时候就依靠汉朝。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西域和中原的联系相对减弱,史书记载的西域国家...
喀喇汗国与西夏、西辽的战争( 03-19)
喀喇汗国与西夏、西辽的战争-民族史11世纪初期,喀喇汗王朝在灭亡佛国于阗之后,开始以于阗的名义与北宋进行贸易往来。11世纪30年代西夏攻占河西走廊后,开始介入至宋与喀喇汗王朝之间,喀喇汗与西夏在今天的敦煌(沙州)相遇,并且展开了贸易的往来和实力的较量。其时,西夏几乎完全阻挡了宋朝向西交流通道,喀喇汗王朝因为不能直接与宋朝进行贸易,总想拔掉西夏这个钉子,也便有了战争。“为了战胜与秦接壤的唐古特军,我们在严寒之夜发起突袭。他们的妇女遭到侮辱,马匹和妇女献给我们作厚礼。他们人人忧心忡忡,羞愧使他们把头低……”这首歌是《突厥语词典》中喀喇汗王朝的军队进攻敦煌时唱的,唐古特军指的就是西夏的军队,唐...
于阗国简史( 02-02)
于阗国简史-民族史西域古国于阗国建立于公元前252年左右,张骞通西域后,中原王朝才知道了于阗国的存在。《史记•大宛列传》记载:“(大宛)东北则乌孙,东则扜罙、于窴(于阗)”。于阗国地处塔里木南沿,东通且末、鄯善,西通莎车、疏勒,位于丝路要冲,因盛产美玉而闻名。关于于阗国的来历,有以下说法:《于阗国授记》、《于阗古史》《于阗教法史》都有类似的记载:建立于阗国的人是被阿育王抛弃的王子,他被汉王菩萨收为义子,长大后西奔,建立于阗国。实际上,于阗国人是斯基泰人的一个部落,流落到南疆后,姓氏叫做“Vi-ca”的部族首领,(汉译音为“尉迟”,意为“征服者”)。建立了于阗国。《北史》中...
西域的蚕桑纺织是通过传丝公主发展起来的吗( 12-01)
西域的蚕桑纺织是通过传丝公主发展起来的吗-民族史丝绸之路上的蚕桑纺织技术输出,是“东国公主传丝”?还是发展的必然要求?斯坦因是今天英国与印度所藏敦煌与中亚文物的主要搜集者,在于阗丹丹乌里克佛寺遗址,斯坦因最大的收获之一是发现一块不同于描绘宗教信仰的木版画,即现在收藏于大英博物馆的“公主传丝”画板。一、“公主传丝”确有其事吗?昔者此国未知桑蚕,闻东国有也,命使以求。时东国君秘而不赐,严敕关防,无令桑蚕种出也。……女闻其言,密求其种,以桑蚕之子,置帽絮中。既至关防,主者遍索,惟王女帽不敢以验。遂人瞿萨旦那国,止麻射僧伽蓝故地,方备仪礼,奉迎人宫,以桑种留于此地。——《大唐西域记》中《瞿萨旦那国》之八《麻射...
新疆古代文字:察合台文、突厥文、回鹘文、吐火罗文、佉卢文、粟特文、于阗文( 06-10)
新疆古代文字:察合台文、突厥文、回鹘文、吐火罗文、佉卢文、粟特文、于阗文-民族史在中亚包括我国新疆一代,曾流传过多种语言和文字:察合台文、突厥文、回鹘文、吐火罗文、佉卢文、粟特文、于阗文。察合台文书法:察合台文是指从中世纪到20世纪20年代流行于中亚地区一种已经消亡的文字。一种阿拉伯字母系统的拼音文字。除通行于中国新疆和中亚外,莫卧儿帝国和埃及也曾使用过。 突厥文书法:突厥文(Turkicscript),7~10世纪突厥、维吾尔、黠戛斯等族使用的拼音文字。又称鄂尔浑-叶尼塞文、突厥卢尼克文。通行于鄂尔浑河流域、叶尼塞河流域以及今中国新疆、甘肃境内的一些地方。 回鹘文书法:回鹘文,是公元8至15世纪高昌回鹘人转用粟...
唐亡后的新疆历史( 05-29)
唐亡后,直到西辽建立,新疆出现喀喇汗王朝、于阗李氏王朝、高昌回鹘王国等政权。公元907年,唐朝灭亡,我国内地先是五代十国争强,接着又是宋、辽、金对峙。在这一时期,新疆地区也出现了三个地方政权,即喀喇汗王朝,于阗李氏王朝和高昌回鹘政权。9世纪末到13世纪初由操突厥语族语言的诸民族建立的一个地方政权。它以喀什噶尔和巴拉沙衮(在今吉尔吉斯斯坦之托克马克)为中心,辖有塔里木盆地西部和部分中亚地区。喀喇汗王朝的首领多冠以“桃花石汗”(当时西域及其以西诸国对中国的通称)的称号,并把其所辖地区称为“下秦”,即中国的一部分。9世纪中叶,于阗摆脱吐蕃统治,恢复了尉迟家族在该地区的统治。912年,尉迟僧乌波为于阗王,“自称唐之宗属”,随以唐朝国姓李氏为...
新疆伊斯兰教与佛教的战争( 05-18)
新疆伊斯兰教与佛教的战争-民族史新疆西部喀喇汗王朝的苏图克·布格拉汗死后,其长子穆萨(全名穆萨·阿尔斯兰汗·本·阿不都‘克里木,突厥语名巴伊塔什)继位。他根据当时的形势采取了先内后外的政策。首先在副汗的辖区内继续强制推行伊斯兰教,巩固了自己的统治地位。接着就发动了对“不信真主”的巴拉沙衮大汗的“圣战”,一举占领巴拉沙衮,灭掉了大汗。穆萨自此成为喀喇汗王朝的大汗,喀什噶尔也随之成为喀喇汗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中心。把伊斯兰教势力作为重要依靠力量的穆萨.阿尔斯兰汗,为了迅速把伊斯兰教传播到喀喇汗王朝全境,在继续强制推行伊斯兰教的同时,与伊斯兰教上层势力密切配合,发起了一场伊斯兰教宣传...
最新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