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推倒魏征墓碑( 08-03)
李世民推倒魏征墓碑-民族史李世民为何悔婚并推倒魏征墓碑?千百年来,太宗李世民与谏臣魏征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盛世明君贤臣的典范,魏征尽谏诤之责,唐太宗李世民有纳谏之量,他们两人同心协力、合作之默契,共创“贞观之治”的大业,为后世留下诸多佳话,成为历朝历代君臣竭力仿效的楷模。魏征,字玄成,因直言进谏,颇受唐太宗李世民的赏识和重用,贞观十七年,一代名臣魏征溘然长逝。太宗亲临吊唁,痛哭失声,罢朝五日,下诏以一品官的礼制安葬魏徵,将魏徵的画像挂在凌烟阁,并且经常前去凭吊、赋诗。同时太宗还亲手为魏征立碑做撰。这一切都记载在史书上,成为后世美谈。可是仅过了半年后,唐太宗便下诏解除了衡山公主同魏征...
唐朝盛行胡风( 07-28)
唐朝盛行胡风-民族史唐朝为什么胡风盛行?这跟唐朝建立者的民族成分有很大的关系。长期以来,部分史家对唐室的民族成分多有质疑,鲜卑说和突厥说,未有定论。此文出自突厥说。史书记载唐王室屡现“乱伦”之象,太宗死后唐高宗便把太宗的美妾武则天拥为己有了。所谓“乱伦”是后人的说法,在唐高宗看来并无此嫌疑,“妻其后母”是游牧民族的古老习俗,对于突厥出生的唐王室来说不存在道德障碍,乃是一种很自然的事。游牧民族自古没有守寡的传统,故唐代公主再嫁也多。武则天的故事与清初皇太后下嫁多尔衮类似,在当事人看来并无不妥,完全符合风俗习惯。李世民有废太子名叫“承乾”,史载他学胡人椎髻,说胡语,吃胡食,爱慕...
不要夸大北方外族对华夏血统的影响( 07-14)
不要夸大北方外族对华夏血统的影响-民族史隋唐是鲜卑政权?唐太宗李世民是鲜卑人?汉人是鲜卑后人?近日又看到了不少针对华夏历史,某主干群体来源的言论,近几年我也跟一些网友讨论了很多类似问题,发现他们的言辞惊人的如出一辙,但同样缺乏依据,更多的表现为一种主观意愿,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特征呢?发表这类言论者都有一些共同的特点,比如有人赞赏与主体族群关系比较密切的朝代,他们会表现得极为反感,给对方扣帽子,极力唱反调,哪怕对方提出什么依据都一律否定,哪怕在自己拿不出反驳的依据的情况下同样如是,是什么造成这种心理特质,作为普通网民真不太理解其中一部分当提及某个末代王朝的时候,其表现又变得极度亢奋,反过来极力...
唐太宗的开明专制和纳谏( 04-26)
 唐太宗以纳谏为特征的统治方法,实为一种开明专制,也成为历代人治所及的顶峰和极致。唐太宗号称千古明君,为后世历代君王景仰,贞观之治也是历代倾慕的时代。贞观之治,其治不在于经济,而在于政治,这与经济大发展的开元盛世不同。善于纳谏是太宗作为圣明君主的象征,也是贞观之治时政治清明的重要体现。贞观十七年,唐太宗说:人主惟有一心,而攻之者甚众。或以勇力,或以辩口,或以谄谀,或以奸诈,或以嗜欲,辐凑攻之,各求自售,以取宠禄。人主少懈,而受其一,则危亡随之,此其所以难也。这是太宗为他纳谏的原因所写下的注脚。本章即摘取正史《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三书中涉及唐太宗纳谏的六十二项事迹分析其开明专制统治(事迹列表附本章后)。纳谏事迹...
宽以待人的唐太宗( 04-26)
唐太宗李世民在用人上唯亲贵是举。贞观十二年,太宗下诏要“宗室群臣袭封刺史”。这在用人制度上是一种倒退。虽然天下是李家的天下,但这是皇室的事。官员世袭自秦后就无此制度。无论是举孝廉,九品中正制,行科举,总不至于世袭。太宗对宗亲功贵之优容惟恐不足,还要让他们子子孙孙享受荣华富贵。对太宗的荒谬想法,左庶子于志宁和侍御史马周都立即提出了反对意见。太宗并没有把进谏意见放在心上。但另一方面,让宗亲功贵从京城到地方去,他们并不领情。过去在京城做京官和到地方做地方官是天壤之别。如当时的国舅长孙无忌被封到赵州做刺史,长孙无忌当然不肯去,百端滞留,后来干脆跟太宗讲:“把我放在外面,和流放有什么区别!”太宗也不高兴,说:“我为你们好,你们不领情,难道还要...
唐太宗征高句丽不接受任何进谏( 04-26)
在征高丽(即高句丽)这件事上太宗没有接受任何进谏。太宗原来对征高丽并没有什么兴趣。贞观十七年,有使者从高丽回来,提出要出兵高丽,太宗引用孔子的话说:“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资治通鉴》卷197)三个月后,当唐朝亲密无间的小弟兄新罗的利益受到地方小霸高丽和百济的侵害时,太宗对高丽的态度也随之发生了改变。随后的第二年,尽管群臣劝谏,太宗仍然执意决定出征高丽。在经过一年的准备后,贞观十九年,太宗亲率大军出征。太宗持“以大击小、以顺讨逆、以治乘乱、以逸敌劳、以悦当怨”的五必胜之道,长途征伐,历时整整一年。当车驾还京师之时,已是损失无数,所得甚少。在辽东的苦战岁月里,太宗已经知道不能成功,他自己“深悔之,叹曰:‘魏征若在,不使我有是行...
唐太宗的民族怀柔政策( 04-25)
唐太宗自视远胜自古帝王,就在于他能平戎、狄。他采取一手打一手拉的政策,打是征服,拉则是怀柔。太宗的怀柔无所不至,真正能做到先解放全民族,再解放自己。贞观四年,西突厥遗民的日子不好过,就派李大亮为西北道安抚大使,贮粮于边,随要随给,而粮食实际上由边民供给。李大亮上言说,边民的生活并不好,如此供给,边民日子更加没法过,而且还是“但见劳费,未见其益”。太宗纳谏。有远人来朝,太宗更是倾力待之。以致于少数民族兄弟都把唐都长安当旅游胜地。高昌国王麹文泰原来和唐朝关系不错,高祖在位时,送给高祖雄雌一对狗;太宗即位后,送给太宗一件狐皮大衣和一个玉盘。后来文泰入朝,“所过劳费已甚。”贞观四年冬,高昌王麹文泰又要入朝,西域十国都要随同遣使前来,人数上千...
唐太宗和魏征( 04-25)
善于全方位的听取各位大臣的意见,太宗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作为一位开国君王,纵横宇内,一统山河,没有自持其功,还能听得进意见,尤其难能可贵。魏征是进谏的重要来源,从贞观初年到贞观十九年魏征薨,史书载有其事的魏征进谏就达三十次(不包括太宗提到的贞观初年的二百余次),占到史书有载的唐太宗纳谏次数的百分之四十七。其他大臣则数量有限,最多也仅有魏征的十分之一。褚遂良、戴胄史书有载也仅有三次,孙伏伽、长孙无忌等仅有二次。但是,其他大臣都能次第进谏,达到二十五人次,也属不易。魏征长相,中人以下,老头一个,太宗对魏征的评价却是“人言魏徵举动疏慢,我但觉妩媚”,“妩媚”二字,足见君臣之谐。早年的魏征,都没有跟对人,半生坎坷不顺。先跟李密,李密兵败降...
最新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