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庙多神,本溪寺庙供奉多尊神明

本溪等东北地区历史上的一庙多神现象非常普遍

本溪境内庙宇众多,虽教派、大小各有不同,但一庙多神的现象却普遍存在。如很多佛寺供佛的同时还供奉着山神土地,甚至还供奉东北特有的黄常胡“大仙”,在桓仁县木盂子乡仙人洞内,供奉着太上老君、观音菩萨和关圣帝君,以及数十个大大小小的各教仙佛圣贤神像。

一庙多神,古已有之。如本溪县连山关镇新开岭村三皇庙,

本溪将军庙
本溪将军庙

当为道观,嘉庆、道光、光绪年间均有立碑,根据碑文考证,此庙所供“三皇”是伏羲、神农和黄帝。小市镇同江峪村老洞庙,光绪四年立碑镌文:“兹辽郡□东三架岭旧有连环老硐一座,内供玉皇大帝以及诸仙佛像。”桓仁县光绪年间所建关帝庙,据其庙碑载:“今公会……创修圣祠曰关帝殿,曰七圣祠,曰三仙□,一殿而兼数殿,一祠而兼数祠。”可知在关帝之外,还有“七圣”和“三仙”,虽不知其具体名号,但该庙供奉至少十一位神灵,是确定无疑的。又如南芬区思山岭乡财神庙村双泉保安寺,宣统二年立碑镌文:“(此地)当宜佛所居也。并兼有镇武药王……次则恭请文财神圣像,俗呼之财神庙。”

本溪财神寺
本溪财神寺

可见该寺供奉正主是佛,当是释迦牟尼佛,另还奉祀药王和文财神,都是中国传统神仙,与儒道两家紧密关系。

一庙多神,历史或可追溯到更早的时代。清代朝鲜使臣前往北京朝贡时,记载沿途见闻,对当时本溪地区的关帝庙多有录述。如李宜万《农隐入沈记》,雍正元年:行至“会宁岭……岭下有关庙,前殿供关帝,而两壁皆画关帝事迹。后殿供佛,盖一寺之内,必前后分供关、佛,即是例规也。”李在学《燕行记事》,乾隆四十二年:“行到会宁岭,岭上有关帝庙,正堂设关公像,左右两阁坐以金佛。庭树短碑,而字皆漫漶矣。”又李在学《燕行日记》,乾隆五十八年:“中国之尚佛好神,自成风俗。凡城邑村居之间,高甍杰构,若非官府,则皆是佛宇关庙,而梁壁上辄奉关帝神及财神、福神。”朝鲜使臣所云“会宁岭”,就是摩天岭,在今本溪县连山关镇摩天岭村,如姜时永《鞧轩续录》,道光九年:“逾会宁岭……岭之名,或称磨天,或称大高,乃辽左之大关隘也。”关帝,即关羽,是中国传统神仙,与儒道两家关系甚深,在其庙内却又供佛,且是“例规”,又有庙中同时供奉财神、福神,当时本溪地区宗教信仰情况可见一斑。

一庙多神,并非本溪独有,在中国其他省市乃至国外也可见到。

一庙多神
一庙多神

其种类无非有二:一是单一宗教的多神供奉,比如佛教寺庙,同时供奉佛、菩萨、四大金刚等,又如道教的三圣宫,供奉太上老君、元始天尊、灵宝天尊,等等;二是多种宗教的多神供奉,如上文例,而近年国内又有人修建了一同供奉孔子、老子和释迦摩尼的“三圣宫”,也当归于此类。前种更多时候是宗教特定传统规范的结果,而后种则最能体现一庙多神的特征,具有典型性、普遍性和代表性。

一庙多神,既节省空间和经费,也方便信众拜祀。建一座庙而能供奉多位神灵,既省地,又省钱,这对于以农业为主要经济产业的辽东山区而言,无疑是适宜的。一庙多神,在体现本地区宗教信仰的多元性的同时,并不伤害各个宗教自身信仰的独立性,而儒释道三家确实也不像某些宗教那样具有强烈的排他性。况且许多人的宗教信仰对象本非唯一,在信佛的同时也信道,拜完菩萨再给道祖上柱香,也不过是顺手的事。

一庙多神,体现出鲜明的宗教实用主义。

一庙多神,实用至上
一庙多神,实用至上

在百姓眼中,孔圣人、太上老君、释迦摩尼佛、观世音菩萨、关圣帝君甚至耶稣基督都是“大神仙”,其他都是“小神仙”,没有太大的区别。但不管宗教派别、缘由来处、哪路神仙,只要认为其能保佑自己和家族平安富贵,就全都拜祀,在世俗生活中遇到问题,认为需要求哪个神仙就去求哪个神仙,存在着极明显的实用性、随意性和功利性。至于佛法说什么,道经讲何事,除了那些虔诚信仰某一宗教的信徒或是对宗教比较了解甚至有深入研究的人,还有谁会去真正在意?

一庙多神与本溪人闯关东有关
一庙多神与本溪人闯关东有关

一庙多神,与本溪地区移民历史有关。清朝对包括辽东在内的东北地区,先是清初因其为“龙兴之地”而施行封禁,不许关内百姓到此地,后在顺治初年至康熙七年招民开垦,鼓励关内农民迁移辽东,康熙七年以后采取限制移民的政策,乾隆时则厉行严禁,直至清末方再度开禁放垦。在此过程中,山东、河北等地成千上万的百姓或是依朝廷旨意迁徙,或是为生活所迫而犯禁“闯关东”,

本溪人一庙多神与闯关东有关
本溪人一庙多神与闯关东有关

来到本溪地区。多种宗教信仰亦随移民而至,并逐渐与本地原有萨满等宗教信仰互相影响和融合。一庙多神,本溪一座寺庙里同时供奉着多尊不同的神明也就顺理成章了。

一庙多神,本溪寺庙供奉多尊神明 
  关于思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