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的大乘佛教

1. 文字记录,常被愚拙者固执着,把他殭化而成为古人的糟粕。

2. 为了适应口口相传的方便,而把「佛法」简化,如古型的杂阿含经。

3. 语言的生动表情,在口口相传中被脱略干净。

(三)「佛法」口口相传文本记录:

1. 大部的文本记录,是阿育王以后的事情(约西元前后?)。

2. 印度的方言复杂,经过口头上的重重传译,就不免起着或多或少的变化。

3. 即使是佛所亲说的部分,也不能学究式的,专从文字的考证、训诂中,去完

美的了解佛法。

五、驳斥以巴利文圣典为「佛说」的标准:

(一)执巴利文圣典为「佛说」的理由:

1. 巴利语是释尊当时所使用的摩竭陀语。

2. 巴利语圣典是王舍城五百结集的原典。

3. 以语文的古老,证实他们的三藏是古老的、正统的佛说。

4. 与巴利语不同者,即使是阿含与广律,也被看作后起的、改写的。

(二)佛教界并没有标准的语文:

  *「听随国俗言音学习佛说」6

1. 亿耳以阿槃地语诵《义品》,释尊是一样的赞叹他。7

早期的大乘佛教 
  关于思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