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的大乘佛教

§6.5.5 般若空义:

一、「空」之内涵:

A.「佛
法」――《阿含经》的空=无我、无我所。

B.「初期大乘」――《般若经》所说的空,着重本性空、自性空,是与无生、真

如、法界、涅槃等同一内容。自性空,不是说自性是无的,

而是说胜义自性(即「诸法空相」)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

不增不减的。自性是超越的,不落名相的无为(涅槃)。但

在经中,也有说世俗自性是虚妄无实──空的,说无自性故

空。在大乘论义中,无自性空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然以《般

若经》来说,空,决不是重在无自性的。《般若》等大乘经,

是以真如、法界等为准量的。菩萨的空相应行,是自利利他

的,体悟无生而进成佛道的大方便。

§6.5.6
生死流转、涅槃还灭:

一、二谛:

A.「佛
法」――依缘起,成立生死流转、涅槃还灭,从众生现实出发。

B.「大乘佛法」――重于修证,出发于超越的证境,对生死流转等说明不太重视。

依世俗谛说明六度、四摄、严土熟生;于胜义谛中则不可安立。

 

二、无明:

A.「佛
法」――凡夫的生死流转,根源在无明,这是「佛法」所说的。

早期的大乘佛教 
  关于思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