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蒙关于文学的启迪

王蒙关于文学的启迪

——著名作家王蒙

感谢大家牺牲周末休息时间,来听讲座。这本身就说明了文学仍然是有力量,文学仍然是受关注的。现在有一种说法,说随着视听技术的发展,文学已快要灭亡了。看来只要有语言、文字,有人的思想感情,文学就不会灭亡。我也非常赞赏南京图书馆能这样重视、关注世界读书日这样一个日子。今天讲的内容是我系列讲座的一部分,主题是文学的启迪。有14个题目,由于时间关系只讲前4个题目。

第一个问题:风云际会,雄武沧桑

在全世界尤其是在中国,历史故事、历史记叙,它对于开创我们叙事文学有着巨大的意义。我认为最初的时候文史是不分的,在许多重要的史集里面,同时是有很动人的、很微妙的文学内容的。例如,经过孔子亲自动手编著的《春秋》,为什么说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就因为孔子选择的那些语言、句法、修辞表达了一定的爱憎褒贬,他在叙述当中已经含有价值的判断。其后,尤其是各种在民间流传又经过民间整理的那些演义,更成为我们民族历史记忆相当重要的来源。比如《三国演义》,真正读过陈寿《三国志》的人并不多,但是《三国演义》的故事几乎家喻户晓。我这次来到南京非常感慨,回忆当时的孙权,定都建邺,宁饮建邺水,不食武昌鱼,还有赤壁之战等等这些故事,从南京到武汉,整个这条线上多少英雄豪杰,多少豪情壮志。我们中国人都熟悉岳飞,但认真考察过岳飞史料的人绝无仅有,也都是通过《精忠岳传》才知道了许许多多岳飞的故事,现在这些故事已经不可查了,究竟它作为史的确凿程度怎么样?如:岳飞的妈妈梦见了一只大鹏金翅鸟才生下了岳飞,又如岳飞小时候碰到了洪水,说明那时洪水就很厉害,他坐在一个大缸里面,好象是木制缸,如果是陶瓷缸是很危险的事情。当我们知道有些文学演义里的叙述并不符合真实历史的时候,我们甚至会觉得遗憾。我们非常希望历史能接受文学的打扮和修理,而我们不愿意根据历史来校正文学。比如历史告诉我们,周瑜并不是一个年轻人,周瑜实际的年龄比诸葛亮大,周瑜也未必是一个心胸狭隘的、爱生气的人,但我们听到后非常遗憾,因为我们已经接受了文学的戏曲的描写,我们无法想象一个老周瑜会见一个年轻的诸葛亮,说诸葛亮见到周瑜叫一声周瑜大哥周瑜老兄,而周瑜居然拍着诸葛亮的肩膀说兄弟你来了,我们无法接受。

从文学的意义上,亦史亦文的书籍,没有什么书可以和《史记》相比较,《史记》是最典型的。我认为《史记》既是历史,司马迁的创作态度认真、严肃;但同时它也是文学,它写得太生动了,历史永远不可能是那样生动的。说张良学艺,完全是传奇故事一样,张良拜鬼谷子为师,鬼谷子说:明天早上你来见我。第二天天一亮,张良就去了,鬼谷子早等在那里并很生气:你这么懒惰,这么晚才来,你回去。张良不敢懈怠,又过了一天,第三天天不亮他就去了,鬼谷子又是早就在那等着了,鬼谷子仍然批评他说,你很懒,你不配做我的徒弟。于是张良第四天就不敢睡觉,黄昏太阳一落山他就到指定的地方等候,过一会,鬼谷子来了。这不太可能是真实的。因为按照这个叙述的逻辑,谁做鬼谷子的弟子一定要能够做到根本不睡觉才行。我这个人年轻时尝过失眠的滋味,我是特别重视睡觉的一个人,我觉得这个不太可能。鸿门宴讲得那么生动,也不可能完全是真实的,而且你无法了解这个细节。《史记》里对于楚汉之争就是刘邦、项羽之争的描写非常精彩。我们都知道霸王别姬的故事、霸王别姬的戏剧,他描写这个霸王别姬时,项王慷慨悲歌,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虞姬是他的爱姬),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这写得太真切了,不管什么时候我读到这里,都非常感动。而我最佩服的是他的四个字莫能仰视,就是哭得抬不起头来。大家想想,哭到什么程度了,而且没有人这么写过。说嚎啕大哭,嚎丧一般,泪如雨下,这都可以。说莫能仰视,什么原因呢?地球有吸引力,眼泪要往下流,如果你一边哭一边抬头的话,眼泪就会流到鼻孔里,流到嘴里,流到耳朵里,引起中耳炎。哭时人都低着头哭,人很难仰着头哭,笑时仰天大笑。英雄末路,左右皆泣,项王泣数行下。太生动了。楚霸王何等的豪情,何等的威武呀,他哭了,未能仰视。

还有些故事在《史记》里不是最好的篇章,但是我个人读了特别感动,不详细说。如《范睢蔡泽列传》,范睢受了冤屈,被打断了肋条,打成了残疾,他装死,被扔到男厕所,魏公子带了一批人,站在他旁边小便,把尿尿在他身上,受此奇耻大辱和委屈。但他到了秦国后,当了秦丞相。当年他的直接老板是须贾,须贾到秦国去求和,范睢改名为张禄,穿了一身破烂衣服,在秦国招待所见到了须贾。须贾一见说这不是范叔吗?须贾见之而惊曰:范叔固无恙乎?你还好吧?你没生病吧?这是我个人的一个体验,就是见到很久不见面的故人,没有比无恙这两个字更让人感动的。故人这个词也特别好,故人并没有说是老朋友。这是中国式的文化,中国人古道热肠,老领导、老部下、老情人,都算故人,甚至老仇人都算是故人,生老病死,很多人都死了,我今年74足岁,如能见到20岁时的仇人,何等的难得呀,何等的金贵呀!可惜是我20岁时还没有结仇于谁,所以他叫故人固无恙乎?这好比是说你还好吧,你不错吧?你混得怎么样?比说白话好:你没有感冒吧,你肚子不疼吧,显得很深沉。然后范睢就假装说:我在这里打工,为人做佣工。他说,你混成这样,这么冷你穿这么少,就把自己的绨绸袍脱下来给他穿上。第二天当他得知范睢已经化名张禄作了秦国的丞相时,须贾跪在地上只求速死。然后范睢说,由于你对我还眷眷有故人情,你还给我袍子,我饶你一死,回去后拿魏公子齐的人头来。

我是说,历史本来是无情的,但是当通过文学对历史的理解和叙述后,就使历史变得如此多情起来。上面讲的故事,它表现二人在历史当中的那种感情生活、心灵生活,这是一次两个老仇人见面后的一句固无恙乎?再加上一件袍子,化解了相当多的敌意。历史故事里还有一个无恙令人感动不已,就是《三国演义》中华容道上,曹操赤壁之战已经败北,败走途中他碰到了关公在此把守。曹操纵马上前,欠身谓云长:将军别来无恙?关公欠身回答说:关某奉军师将令在此等候丞相多时。两人亦敌亦友,从个人交情来说,他们是朋友,关公对曹操没说过坏话,曹操对关公,一直是礼遇有加,很讲交情,曹操对关公极讲交情,极为尊重,关公对曹操极讲义气,也是靠一句别来无恙。这是一种文学的魄力。别来无恙这句话,无论如何无法翻译,无法传达,如用英语,别来无恙该怎么说呢?Are
you ok?”
Are
you ok so far?

、“Are
you all right?

你没生病,你没得禽流感?不对呀,情调不对,没有这种深沉、古朴的情调。所以,这就是当历史进入了文学,文学就有了自己的份量,自己的内容,自己的境界,当文学进入了历史,历史就有了自己特别的动人、感人、精妙之处。

外国也是这样,大量的历史事件是通过文学被别人知道的。就说《战争与和平》,它是写库图佐夫大败拿破仑,拿破仑战俄最后失败,它的内容和柴可夫斯基《一八一二序曲》是一样的。比如说《双城记》,写1793年法国大革命,再比如说《斯巴达克思》写的是非常著名的罗马时期的奴隶起义。其实国外还有史诗的传统,还有《伊利亚特》这样的史诗。直到现在,有许多荡气回肠之作都是写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法捷耶夫的《青年近卫军》、威廉·夏伊勒的《第三帝国的兴亡》等等,有大量这样的文学作品。一直到越南战争、苏军入侵阿富汗,这些在俄罗斯都有重要的文学作品出现。这种历史进入了文学以后,它还宣扬了一些历史的英雄主义、历史的进取精神和历史的投入冲动。你若从小就接受这样的文学的熏陶,你是接受《楚汉演义》也好,《三国演义》也好,《精忠岳传》也好,你是接受二次世界大战的各种故事也好,你就会产生出一种冲动,你也想投入这种人生,你不甘你的一生白白地过去,你愿意参与历史事件的创造,愿意经受历史事件给予的种种考验,觉得人活着一辈子这才算不白活,你甚至愿意在历史的波涛当中乘风破浪,做一个弄潮儿,而不甘心于只是随波逐流。这是一方面。

同时,历史的文学化呢,它不仅唤起了历史英雄主义、进取精神、投入冲动,它又有历史的沧桑感,有一种历史的悲凉感,甚至无可讳言的有某种历史的虚无主义。就是不管有多伟大的历史,当它成为历史后,它已经离我们而去了,已经成为我们茶余酒后的一个话题,已经不再重现了,已经激不起、掀不起多大的浪了,这才叫历史。不管当时多么伟大,过去了就过去了,这种情绪在文学中也表现得很充分,它使你产生某种超脱,使你产生某种相对消极的情绪,这是事实。

比如说,在苏东坡著名的《念奴娇·赤壁怀古》里面,他就说,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他说乱石穿空,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一时多少豪杰,也就是说那个时候有多少豪杰,而今安在哉?也是苏东坡,在《前赤壁赋》里也有类似情绪的抒发: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虽然是一世之英雄,而今已经不在了。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一切都过去了,看到的只有江水和月亮。其实,有说苏轼所颂吟的赤壁不是当年发生战争的赤壁,地理上有错误,这是另一个问题,这些都过去了。甚至我们从当代革命家领导人的诗里也可看出历史的沧桑感。昨天来南京住在江宁那里,路过梅园新村时,我想起叶剑英元帅在他的暮年写过的《访西安办事处志感》,有两句诗:楼屋依然人半逝,小窗风雪立多时。(《叶剑英诗词选集》)风景还是那样,但过去,我站在那儿看风雪,如今人已有一半已去世。文学又抒发历史的这样一番感慨,这是人都有的情感。这种情感表现得更充分更通俗的,是在《三国演义》里面,书一开头就写道: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江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历史既是热烈的,激动人心的,令人难以忘怀、难以罢手的,又是转瞬即逝、无限感慨、无限沧桑的。

第二个问题:情系人生,天长地久

除讲历史,文学另一个非常重要的、无法回避的情感就是爱情。有众多的民歌、诗、歌谣,它表达这种爱情。在中国来说,中国古代及“五四”以前,我们不用爱情这个词,我们用的是“情”一个字,我们仔细体会情在某种意义上比爱情更感人,情最强烈、最普遍的是指爱情,但同时我们还指亲子之情,甚至我们也讲中国古代的君臣之情、兄弟之情、朋友之情。

朋友之情中国文学里有特别的描写,比如高山流水的故事。俞伯牙通琴,碰到樵夫钟子期,钟子期能听懂他的古琴曲,后来俞伯牙再来找仲子期时,钟子期不幸病逝,于是俞伯牙不再弹琴,没有了知音。故事非常感人。

中国有许多说法,情可以战胜生死,可以为情而死,还可以为情而生。像《牡丹亭·题词》里面,就是说一个人可以死也可以生,这些地方用情有时比用爱情还好。说这是一个情深意长的人,比说这是一个爱情很深的人,从表达上来说可能前者还好一些。说爱情它过分地对象化、目的化。一说爱情它针对某一个特定的对象,而情已总结到一个人生价值、生命体验的一个高度。说这人是一个情种,我们看陆游的词,说这是一个情种,比说这是一个爱情种还好听。这就是文学的妙处。

在某种意义上说,我常常在想,是文学创造了爱情,还是爱情创造了文学,至少是互相创造。如果没有文学的话,我们的情,男女之情,我们的爱情,就会贫乏到什么程度,会低下到什么程度!有了文学以后,这爱情又会美好到什么程度!有一年在浙江大学我谈到文学,有一个同学站起来说,我是学理工科的,我对文学一点兴趣没有,您看怎么办?我说我也没有办法,我唯一担心的是,你给你的女朋友写情书时你可能会写得不好,会影响你择偶的顺利。后来会场非常活跃,他们热烈鼓掌。

你们看看那些征婚启事里面,很多人都有一条:热爱文学。你听他说热爱文学,就会产生一种印象,这个人不会是一个粗野的人,不是一个非常粗鄙的人。这很有趣,热爱文学也变成征婚的一个必要的条件。一个完全不懂得文学的人,一个完全没有受到文学熏陶的人,会是什么样子?我会想到《红楼梦》里面的薛蟠,薛蟠和贾宝玉极其相象,两个公子哥,两个人都非常任性,养尊处优,两个人最大的区别就是文学修养的区别。贾宝玉也很喜欢女孩,他写了很多美好的诗。而遇到薛蟠作诗的时候,他只能恶搞。我考证,薛蟠是恶搞的创始人之一。我看鲁迅《阿Q正传》,我最为阿Q感到遗憾的不是他革命没有成功,如果阿Q投身革命成功了,我倒觉得挺可怕。阿Q最值得遗憾的是他的爱情没有成功。因为里面有一段他追求吴妈,他突然给吴妈跪下了,说:吴妈,我和你困觉。这个他就太恶劣了,他太低级了,他变成了性骚扰。所以后来阿Q又写检讨又悔过,别人替他写悔过书,还赔钱,他的工钱全部赔出来了,赔吴妈的精神损失。如果阿Q有一点文学的修养,我觉得在这个场合,他应该背诵徐志摩的一首诗: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讶异,更无须欢喜——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偶然》)如果阿Q能朗诵这么一首诗,而吴妈又懂得一点文化,虽然她不能回答一首诗,她至少可以回答一首流行歌曲《月亮代表我的心》。所以,还没有结婚的朋友,要好好学文学,它可以帮助你找一个最好的配偶,已经结婚的朋友和你的妻子或丈夫多谈文学,能够使你们的生活更加快乐。这类故事太多了,就不一一说了。

古今中外,尤其是诗歌里面,特别感动人的东西也非常多,我要特别提个什么东西呢?文学对爱情的各种描写,各有千秋,都非常的好。写宝玉、黛玉以身相许,以命相许,以死相争的那种爱情,当然我们会非常感动。我们看陆游和唐婉的那种被强迫离异后的感情的相互怀念,我们至今看起来都会泪下。我们看元稹追悼他亡妻的诗,写得那么实在又那么动人,这都是令人感动的。我们看美仑美焕的《卡门》那种热情奔放、追求自由的爱情,我们看罗蜜欧与朱丽叶那样一种被撕裂的悲剧性的爱情,我们都会非常感动。但是,我特别要向大家推荐的是童话作家安徒生写的《海的女儿》。他写海的女儿爱上了一位王子,她希望自己能获得一个人的形象。她找了海上的女巫,女巫要先剪掉她的尾巴,要割掉她的舌头,而且她要放弃她五百年的寿命,她还要放弃自己的灵魂,(美人鱼死后是有一个灵魂的,如果灵魂被消灭,死后就会变成一个泡沫)。她这样做只是为了能够帮助那个遇到海难的王子活过来,她放弃了一切,她帮助那个王子活过来了。因为她舌头被剪掉了,不会说话,王子以为是另外一位公主救了他,就决定和那个公主结婚,而这个美人鱼却得不到王子相应的回报。于是就在王子结婚的时候,美人鱼就死了,变成了一个泡沫。但是由于她的牺牲,由于她的美善,上帝重新给了她一个灵魂,而且预约在五百年后将使她重新成为一个人生活在世界上。这样来写,实在是太少见了,所以我称安徒生这个美人鱼的故事,它是爱情的圣经,它把爱情真正变成一种奉献,变成一种无私,变成一种崇拜,变成一种献身。尽管现在对于爱情的不利说法越来越多,随着西方这种自由主义盛行,有时候需要调整这些想法。

现在世界上产生许多对爱情不利的说法,我们中国也有。一些很著名的作家,在他的文章中或者他的讲话中告诉听众,告诉读者,爱情其实并不存在。美国还有的学者说爱情属于精神病现象,因为它的许多症状都和精神病差不多。他有一个顽固的观念,说玛丽是最可贵最可爱的,但是心情正常时你会发现玛丽这个人有许多缺点,所以他认为是精神病。还有其他许许多多的说法。但是即使是这样,我们知道文学对爱情有过多么美好的描写,曾经有过多么动情的描写,曾经有过多么高尚的描写,虽不能心向往之。文学为什么写爱情这么多呢?就是因这种美好的感情是人所向往的,是很难实现的,完全实现了,也就不用写了,越是实现不了写得就越好,这是文学写爱情的一个特点。有人说,本身爱情幸福的人并不是爱情写得最好的作家,世界上有些著名的写爱情的作家都是单身汉,安徒生是老单身汉,写《包法利夫人》的福楼拜也是老单身汉。越是老单身汉他会把爱情想象得、写得特别的美好。我前年(2006年)12月访问过伊朗,伊朗全国最崇拜的大诗人是哈菲兹,这人有一首爱情诗,我没看过爱情诗写得这么简单但也特别美好的。他说:我就像一条鱼,掉进苍茫大海,只期待我的情人,把我钓上岸来。这个写得太好了,说爱情就像掉到海里一样,情人决定着你的生死存亡,如果她把你钓上来呢,你就上岸了;如果她不钓你呢,你就淹死了。鱼是不怕的,但一个人掉到海里就不行了。他又说:假如那设拉子美女,有朝一日能对我动情,为了那颗美丽的印度痣,我不惜把萨玛尔汗与布哈拉奉送。
萨玛尔汗与布哈拉,都在现在的乌兹别克共和国,那都是宗教圣地。还有些诗,表面上写的不像是爱情,但是实际上写的不是爱情也是写。如普希金写过一首诗:同干一杯吧,我的不幸的青春时代的好友,让我们用酒来浇愁,酒杯在哪,像这样,欢乐就涌上心头。结果这首诗的题目是给奶妈。尽管这样,你仍然会觉得这里面有这么多美好的思想和感情。

第三个问题:
炎凉世态、悲惨世界

王蒙关于文学的启迪 
  关于思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