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藏族宗教现状概况

中国藏族宗教现状概况

曾传辉

为了完成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课题“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理论与实践”和我的博士后工作报告,我于20027月至9月间,先后在青海、西藏、四川三省区对我国藏区宗教与社会现状进行了调研,走访了所到各地省、地(市)、县的民宗局、统战部及重要寺院20余座,采取参观、访谈、座谈和问卷调查等形式,搜集到大量资料。现据此写成几篇内容相关的考察报告,就教于方家。

一、综述

在我国56个民族中,藏族是一个有着独特而丰富的历史文化传统的少数民族。

目前我国在藏族聚居区建立了1个自治区、8个自治州和
2个自治县,并与蒙古族、哈萨克族、羌族联合建立了2个自治州。根据20014月公布的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有关数据推算,藏族人口约541万,占全国总人口的0·42%,主要聚居住西藏自治区以及四川、青海、甘肃、云南四省。西藏藏族自治区有藏族人口241.11;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雅安地区宝兴县尧碛藏族自治乡,共32个县1个乡,有藏族人口约120;青海省海南、海北、黄南、玉树、果洛等
5个藏族自治州、海西蒙古族藏族哈萨克族自治州,共有藏族人口91.19;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和武威地区的天祝藏族自治县,共有藏族人口36.68;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和丽江、大理、怒江等散居地,有藏族人口11·6万多。

藏民族大都信奉大乘佛教,因为经典和传播使用藏语,所以称藏语系佛教,通称藏传佛教,外界俗称喇嘛教。除了语言系别不同以外,藏传佛教在仪式、制度和思想等方面都有诸多区别性的特质。这些特质是在特定的历史、社会、政治和文化处境下的产物,青藏高原独特的自然环境也发挥了塑造性的作用。

如果用寺院和教职人员的数量来衡量宗教氛围的话,城市宗教氛围比农牧区相对较为淡薄,农区又比牧区相对较为淡薄;富裕地区比贫困地区相对较为淡薄;接近内地的地区比远离内地的地区相对较为淡薄。也有例外,比如西藏昌都和林芝同样是工商相对繁荣、生活相对富足的地区,但前者以宗教氛围浓厚而出名,后者则以宗教观念相对淡薄而著称。各地区寺院经济制度也不尽相同,比如在青海、甘肃等安多地区僧房属私产,由僧人自主修建、买卖和租赁,而其他藏区僧房属寺产,由寺院统一维护和管理。通过长期的民族文化交流,藏传佛教的影响已经远远超出藏区,除了藏族以外,我国蒙古族、土族、裕固族、珞巴族、门巴族、纳西族、普米族和少数汉族信奉藏传佛教,他们集中居住在西藏、四川、云南、甘肃、青海、新疆、内蒙古七省区,分散居住在内地城镇和乡村,如北京、成都和上海等地。据各藏区最新统计推算,现在全国藏传佛教共有僧尼约13万多人,活佛1700余人,寺院3550余座,据估计,现在侨居海外的藏族侨胞约
10余万人,在世界各地一些藏族聚居地藏传佛教都有活动和传播,同时其影响已扩散到非藏族人口中,尤其在北美、欧洲及我国台湾地区,藏传佛的活动与影响持续受到大众传媒和学术界的关注。藏传佛教在历史上还传入了锡金、不丹、尼泊尔、蒙古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的布里亚特共和国等地。

二、西藏自治区的宗教现状

在西藏自治区261.63万总人口中,藏族人口占92.
2%
,他们大多信仰藏传佛教。
全区现有登记开放的寺院
1700多座,僧尼34000余人,活佛350多名。伊斯兰教在西藏有信徒约有2000人,主要是内地和南亚、中亚穆斯林的后裔,绝大部分集中在拉萨市。在日喀则和昌都,穆斯林人数极少,但都有一座小清真寺供群众礼拜之用。西藏穆斯林在吃穿等日常生活和语言方面完全藏化,俗称为“藏回”。西藏还有约
600名藏族和纳西族群众信奉天主教,集中在昌都地区盐井县境内。藏族天主教徒用圣经人名取名,以教名代替俗名,如叫保罗、亚当、玛丽亚、德丽莎等,与普通藏族名字不同。

西藏各地区的宗教情况各具特点。现以笔者调研到过的拉萨、日喀则、山南和昌都四地市为重点略加观察和说明。

()拉萨市

拉萨市是藏文化的中心,也是藏传佛教的中心。该市寺院具有规模大、地位高、数量多和派别全等特点。现在拉萨共有宗教活动所260处,其中有寺院145座,拉康75(小佛堂),日楚27(没有僧人,是修行闭关人的住所),嘎巴9(人死后举行葬礼的场所,当雄牧区较多)。全市现有在编僧人6000多名。藏传佛教最大的教派格鲁派的六大寺中有三座在拉萨,它们是哲蚌寺、甘丹寺和色拉寺。藏传佛教五大派在拉萨都有自己的寺庙,其中格鲁派183座,噶举派49座,宁玛派13座,萨迦派14座,宗合经堂1(大昭寺),混教2座。市属寺庙有11座,包括格鲁派三大寺、大小昭寺、仓姑寺、上下密院、大小清真寺、楚布寺等。

拉萨市的文化表现出一定的多元性。拉萨有2座清真寺,部位于八廓街。大清真寺于1716年建成,是内地回民后裔的礼拜场所;小清真寺是印度哥伦堡和克什米尔人后裔的礼拜场所,建于5世达赖时期。此外,我们还在这里看到它作为藏区、汉地和印度三大文化板块交汇点的突出地位。拉萨市的查古拉姆寺和关帝庙的情况是现行的活史料。

查吉拉姆寺是色拉寺的子寺,由普布角活佛所创,又称普布角寺,查吉拉姆是藏传佛教的护法女神之一。藏语中又称“巴登拉姆”,意为吉祥天女,有各种表象。此寺查古拉姆的造型为青面獠牙,胸前着一护心铜镜,胯下骑一公鸡。据介绍,“查”意为“汉人”或
“汉地”,“吉”,意为“战胜”,“查吉”就是
“汉地胜利”之意。关于此神来源有两种说法,一说是明朝的一位公主,死后灵魂随国师释迦益西从北京回到拉萨
,驻锡于此,保佑地方,遂成为神
;一说为汉地一母系氏族部落首领,战败后携带大量金银财宝逃到西藏,取名查吉,寄托东山再起、归根复国之梦想,因此被后世奉为女神,又因生前广有财货,遂成为苯教中象征财运的女神,后被佛教纳入护法神系统。清乾隆年间钦差大臣福康安的军营扎在此,把内地带去的土地神像安于查吉拉姆对面,因此汉藏群众都去这座寺庙朝拜。此寺名称虽然叫查吉,查吉姆像却不居于庙堂主位,而处于众神之末位,在大门西边的人口处,只是神像比较大,占的空间比较宽而已。老百姓相信拜此神求财免灾很灵。在市场经济繁荣的今天。虽然殿堂又小又脏又破(正在扩建)但香火很盛。每天都有大量群众来朝拜。进香的人除供香钱以外,还有三样固定的献礼:酒、酥油和哈达。过去不敬白酒,只敬青稞酒,现在则以内地出产的白酒为主。信徒在门用5元钱买一瓶白酒进去,由僧人注入神前的银盏里,在僧人的扶持下猫腰钻入神像座下顶礼一回。出寺门时,在门廊里可花一元钱买一瓶从银盏里重新装入的混合酒,不过不再称之为酒,而是“甘露”。带回家去,据信可以治病。

另一处是位于拉萨市中心龙王山上的关帝庙,也是清朝驻藏大臣所建,是典型的道教宫观,当地老百姓却称它为格萨尔拉康,当作本民族的英雄格萨尔王的宗庙来祭拜。每日到龙王山转经的群众比踵接肩,因此关帝庙虽然目前还未开放,香火却非常兴旺,与查古拉姆寺一样是拉萨香火最盛的小庙。

()日喀则地区

日喀则地区属后藏,是两大活佛系统之一班禅活佛的传教区,在藏传佛教中的地位仅次于拉萨。现在该地区共有
312处宗教活动场所,其中包括寺庙
269座,拉康
32处,日楚11;269座寺庙中有尼姑寺51座。以教派而论,属宁玛派的有108座,萨迦派的有39座,格鲁派的有110座,噶举派约有42座,布敦教的有3座,另外还有苯教的7座,觉囊派的l座,伊斯兰教的清真寺1(2名阿訇)。僧尼实有4377名,其中僧人3555人,尼姑822人,占总人口的0·09%。该地区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4座,包括扎什伦布寺(1961年批准)萨迦寺(1962年批准)、夏鲁寺(1986年批准)、白居寺(1962年批准)。还有7处是自区治文物保护单位,如南宁寺、艾旺寺(没有僧人,但据考古说是吐蕃时期的建筑)、日伍其塔等。扎什伦布寺还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文化遗产”项目。

中国藏族宗教现状概况 
  关于吐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