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悟

还有一个方面,禅修对我们的可塑性,也就是对我们人心的变化方面起到非常大的作用。有一个哈佛大学研究神经科学的拉扎尔博士,她很长时间专门研究人的大脑和神经系统方面的一些区域。她对之前从来没有禅修过的十六个人,通过核磁共振对他们的脑神经进行测试、扫描。扫描发现,两个月禅修以后跟没有禅修的时候相比,脑部的变化非常大,因为这样的原因,他们的压力越来越少,而幸福感,包括欢喜、快乐、愉悦,不断地增上。

很多心理学家通过观察也发现,如果禅修的时间越来越长,那他的洞察力、想象力、创造力,这些也越来越提高。而且人的负面情绪——按照现代心理学的分析方法,人有负面情绪、正面情绪、中性情绪,像负面的情绪,比如愤怒、欲望、嫉妒、伤害、痛苦、悲伤等等这些越来越减少;而正面的爱、慈悲、开心、欢乐以及勇敢的情绪越来越增上。

现在很多科学家,当然他们并不是关心禅修对来世、对发菩提心、出离心方面怎么样,全世界大多数人关心的是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心态、自己的健康,而禅修对他们的日常生活确实有非常非常大的作用。而这样大的作用,很多人认为是东方文化,包括我们藏传佛教、汉传佛教,还有印度佛教带来的。有很多知名的智者、学者,他们也认为自己的成功来源于佛教。作为佛教徒,虽然觉得他们这种简单的禅修,在佛教里面应该算不上比较高的层次,但是对他们的身心有如是大的作用和利益,我想也是值得我们欢喜的。

今天有两本书,我想跟大家分享。一本是乔布斯的传记,好像是我好几年前买的。他离世之后,机场到处是他的传记,特别多的,我就买了一本。这里面看,其实他对佛教和基督教都非常崇拜。很多人都认为,他的苹果,整个的知识、理念,它的源泉就来自于禅修。这在他另一个传记中讲得比较多一点。我在这里给大家读一段,这本传记的作者,他是怎么写的。

他说,一个阳光灿烂的下午,他感觉不太舒服,他坐在午后的花园里,正在思考死亡。他谈到将近40年前在印度的经历,他对佛法的研习,以及他对转世和今生超越的看法。这是他自己说的——他说:“我对上帝的信仰是一半一半的。”(意思就是说他对佛教的研修、佛教的信仰跟对上帝的信仰是一半一半的)他说:“我一生当中大部分的时间都认定一定有超出我所见的存在。”他后面还说:“我承认人在面临死亡的时候,相信来世的存在。”

大家也知道,从科技或者从很多方面,包括苹果手机的整个品牌在全世界来讲无人不知,而很多人认为,他的很多理念和想象力是依靠禅修而得到的。这是个很奇妙的事情。他自己也说,他在印度大概三四十年的经历当中,一直在一个佛教的寺院里面禅修——他之前逃学了,大家都知道。所以这种科学的理念和知识来源于什么呢?来源于印度。我有时候对印度确实非常地崇拜。为什么呢?印度虽然现在的卫生条件、治安不一定能与西方相比,确实那边经济方面比较落后。但全世界非常好的一些文化的来源确实是印度——甚至有一些人跟我讲,他来到藏地也有这种感觉。可能我从小就看过一些月称论师、龙猛菩萨等的事迹,佛陀的事迹就更不用说了,因为这样的原因,印度的山山水水对我来讲还是很有感情的。所以,乔布斯文化的很多来源,他是怎么说的,大家应该清楚。这是第一本书。

然后第二本书。我刚才也讲了,现在很多世间人对禅修特别重视,而禅修的来源其实跟我们佛教有关系。那么这本书呢,你们可能看过,尤其是从2015年开始,在全世界都很出名——我一般在课堂上不会推荐什么的,但是这个太出名了,我推荐也没有什么,不太出名的我不推荐。(众笑)——其实我也不是推荐。有一本叫《人类简史》,还有一本《未来简史》,这个是《未来简史》,也是我在一个书店里面买的。作者叫赫拉利,他应该也是一个很有灵感的人。他自己说是每天都要禅修,至少早上一个小时,晚上一个小时,十五年以来从来没有间断过,而且每年一两个月专门以禁语、闭关方式修行。这本书很多人应该都看过,但有些人刚开始可能看不懂,因为里面讲到很多——包括我前段时间提到的人工智能,这方面讲得比较多一点,有些地方确实讲得比较不错。《未来简史》里面是怎么讲的呢?有段话我给你们读一下——我读得不一定很好,但也没事吧,反正你们也听过很多次,对吧。

他最后感谢他的老师——他的老师叫葛印卡,是一个佛教徒,印度人,当时在缅甸很出名的,2013年圆寂。他所有的传承来源说是佛陀。在当时,应该是上个世纪当中,南传佛教当中他是非常出名的。他说:“我特别特别感谢我的老师葛印卡,他教导我内观禅修的技巧,让我能够观察事物的真相,更了解心灵与世界。如果没有过去15年以来禅修带给我的专注、平静和见解,我不可能写出这本书来。”所以这本书这么出名,来源实际上跟他的老师葛印卡有关系。他的老师,你们读过他传记的人应该知道。这本书之前,大概是2014年还是2013年的时候,还有一本叫做《人类简史》,也是特别火,全球来讲都特别火,而这两本书的来源实际上跟佛教有一定的关系。

所以,我今天要说的是什么呢?我并不是说,这书里面所有的内容都是我们需要的。我们有些人是希求解脱者,世间的有些理念不一定特别需要。但全世界的人特别敬仰的有些文化,它的背景跟佛教息息相关的话,那佛教徒自身的禅修,所得到的经验、理念、验相,是什么样的呢?我们可能不得不反问自己。这是我今天想要表达的一点。现在禅修对各个层次的人来讲,都很关注。如果我们自己没有一点禅修的境界,说自己是佛教徒,恐怕不太好意思。

还有一点,我个人来讲也是这样,在佛教经论的大海里面长时间地一直在享受,闻思和修行比较起来,可能闻思的时间比较多。我们很多佛教徒,这几年以来闻思得应该是比较不错,书看得也多、听得也多,然后辩论、研讨、思考,这方面还算是可以的,但是可能修行就不是特别多。所以从今年开始,我们要求大家,不仅应该学习,更重要是学会修行。如果没有学会修行,闻思虽然很多,到时候却没办法用上。

禅悟 
  关于思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