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的价值在于文明史上的地位,而非在现实世界中有什么作用

《易经》(本文所谈《易经》,均指包括了经与传的《周易》)相传系周文王姬昌所作,内容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经》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说明(卦辞、爻辞),作为占卜之用。《传》包含解释卦辞和爻辞的七种文辞共十篇,统称《十翼》。

春秋时期,官学开始逐渐演变为民间私学。易学前后相因,递变发展,百家之学兴,易学乃随之发生分化。自孔子赞易以后,《周易》被儒门奉为儒门圣典,六经之首。

当代国学市场上,有很多人在卖“解读《易经》”。在他们的嘴里,《易经》包容万象、蕴含无穷智慧,小可以启悟人生真谛,大可以解开宇宙密码。

易经完全被神化了。

《易经》产生于中国理性文明发端的商周时代,所以,当代国学界称之为“华夏文明智慧的源头”。这种赞誉倒也不算过分,问题是:“源头”处的理性文明,必然是简单的、粗糙的、不成熟的,甚至杂入了许多错误逻辑在其中,但“国学大师”们一方面要赞誉《易经》是“华夏文明智慧的源头”,另一方面又要神化《易经》无所不包高深至极,这就大大地矛盾了,不符合人类文明发展的基本常识了。

这种自相矛盾的双重吹嘘,不仅仅存在于《易经》。比如,两千年多前,有个人发现光“煦若射”,然后在两千多后的今天,有人既赞誉他“世界上第一次明确指出光沿着直线传播”,又歌颂他“启发了量子通信”。

一个刚刚触及光学常识皮毛的人,“启发”不了当代最前沿的科学成就。一本记载刚刚发端的理性文明的著作,也不可能高深莫测蕴含无穷智慧。

所以,回归常识,且来看看《易经》究竟是在说什么。

-别瞎吹了,《易经》中并没有什么高深莫测的东西-第1图

图:中华书局版《周易》封面

古人其实有过很精到的总结。比如《太史公自序》里说:

“《易》著天地、阴阳、四时、五行,故长于变。”

意思就是说:《易经》这本书,谈论的是天文地理、昼夜阴阳、四季时节、万物生用(古人认为金木水火土构成万物)的变化。

比如,《观》卦里说,“观天之神道而四时不忒”——观测日月星辰,并此制定岁时历法,用于观象授时,就可以做到按季节合理耕种、合理采伐、合理劳休,不会误了事情。

司马迁之前,研究《易经》最权威的人是孔子,他专门写了《系辞传》上下两篇,来解释《易经》究竟在说什么。《系辞传》开篇,孔子就把问题说明白了: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

意思是说:天象的变化为“尊”,地上的四季昼夜变化为“卑”(天尊地卑),后者由前者决定,把这个道理说明白了(卑高以陈),就可以在事物与现象中定出“乾坤”、分出“贵贱”(乾坤定矣、贵贱位矣)。然后,在日常的劳作和生活中,就可以知道什么时候该“动”该“刚”,什么时候该“静”该“柔”(动静有常,刚柔断矣);也可以知道哪些事情可以划为同类,哪些物种属于同群,进而辨别出它们的吉凶。

翻译最末一句“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之前,要先解释一下——汉语里“象”、“形”经常连用,但二者的古义是有区别的,“象”通常指的是一种比“形”更高层级的存在(参考“大象无形”一词)。孔子的意思是:天上日月星辰雷电,是一种高层级的“象”,地上四季昼夜变化,是一种低层级的“形”,高层级“象”的运转,会引发低层级“形”的变化。

这是孔子所理解的《易经》的内容。

这些内容,都是很朴素的自然规律。

-别瞎吹了,《易经》中并没有什么高深莫测的东西-第2图

图:《易经》四时八卦示意图

以《易经》第一卦“乾卦”为例略作解读,就可以看到,孔子的理解是准确的。

乾卦的爻辞是这样的:

初九:潜龙,勿用。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九四:或跃在渊,无咎。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上九:亢龙有悔。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这里的“龙”,指的是“东宫苍龙”。中国古代天文学把周天星座划分为四个天区,分别是“东宫苍龙”、“北宫玄武”、“西宫白虎”、“南宫朱鸟”,每个天区由七个星座组成,合称二十八宿。“东宫苍龙”由角、亢、氐、房、心、尾、箕七个星座组成(见《史记.天官书》)。

下面具体解释一下乾卦里的那些“龙”。

初九:潜龙,勿用——“初九”这一天,“东宫苍龙”还在地平线以下,是一条看不到的“潜龙”,在这一天,要用“勿”把民众集合起来,举行一场占卜活动——《说文解字》里说,“勿,州里所建旗,……所以促民”,是官府立起来的一杆旗子,作用是招呼民众;“用,可施行也,从卜”,“用”字的古意,与占卜有关。(注:《易经》的数字系统与今天不同,这个“初九”不同于今天标记月份日期的“初九”,有学者认为,这个“初九”指的是冬至日)

-别瞎吹了,《易经》中并没有什么高深莫测的东西-第3图

图:“勿”字的不同形态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九二”这一天的黄昏,“东宫苍龙”已经浮出了地平线,“在田”。民众是时候着手准备耕种了。“利见大人”,学术界的解释很多,有人认为“大人”是指导、监督民众劳作的官员,似有一定道理。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九三”这一天,耕作者(君子,甲骨文中的“君”字,是一个向土穴中播种之人的形象;也有意见认为君子指的乃是东宫苍龙,终日乾乾的意思,是指东宫苍龙每天都很努力在朝着天空——也就是“乾”——上升)需要整天在田地里干活,即便到了傍晚也要继续努力,如此才能“无咎”,才不会违背天时,才算得上没有过错。

-别瞎吹了,《易经》中并没有什么高深莫测的东西-第4图

图:“君”字在古代的不同形态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这时候的“东宫苍龙”,已不是“见”(部分出现在地平线附近)了,而是整个“跃”了出来,龙身全部离开了地平线。民众要好好劳作,才算不违背天时,才算没有过错(甲骨文的“渊”字,是一种外为范围、内有流水的形态,指的可能是塘坝一类的人工水利设施)。

-别瞎吹了,《易经》中并没有什么高深莫测的东西-第5图

图:“渊”字的不同形态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东宫苍龙”终于飞升到了最高处,运行到了天穹的正中央。这时节是农作物能否丰收的关键期,负责指导、监督民众劳作的官员(大人)必须积极行动起来。

上九:亢龙有悔——这里说的是“东宫苍龙”运行到中天后,开始往回下落。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这里说的是“东宫苍龙”的“龙首”隐没在了西方的地平线下面,但构成“东宫苍龙”的其他星座都还可以见到。“吉”,农作物到了收获的季节,当然是“吉”。

这些内容中的某些要素,比如“东宫苍龙”,今天的初中生是肯定不会再学了,但二十四节气之类的知识,显然仍属于义务教育的范畴。

当然,以上解读未必全然准确,某些字词(比如“大人”)如何理解,学术界存在很多的意见分歧。但《易经》乾卦六龙,是一种按照“东宫苍龙”出现的方位来确定季节、指导劳作的知识模块,这一点是没有疑问的。后续“坤卦”里的“初六:履霜,坚冰至”、“六三: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等爻辞,也很明显是在指导节气(冰霜)和劳作(王事)。

世界上所有的古老文明,其走向理性,均是从天文学和气象学发端。这与原始农业社会的繁荣,须高度依赖气候变化,有着直接的关系。中国自然也不例外。《易经》所显示的,正是商周时期的中国人,想要依赖其在天文学和气象学方面长期观察所得到的经验,来构筑一种“世界的运作逻辑”的努力。

《易经》最基本的八个卦象,对应的乃是自然界的八样事物——乾为天,离为日,坤为地,坎为月,震为雷,艮为山,巽为风,兑为泽。以震卦为例,其卦辞是:

亨。震来虩虩,笑言哑哑,震惊百里,不丧匕鬯。

虩虩,是恐惧的意思;哑哑,是笑声;匕鬯,是食具和酒。大意是:雷声让人惊恐,但其实没事,过后人们都会开心地笑起来,它的声音虽然震动百里,但人们的食具和酒都还稳稳拿在手中。所以打雷这个事,“亨”,是好事,不必害怕。

这段卦辞,显示古人对雷电这种自然现象,开始突破本能的生物性恐惧,在理性上有了其他认知。而这种认知被如此郑重其事地写在震卦的卦辞里,也显示当时之人对于自然现象的理性认知还非常有限。

尽管认知有限,但人类一旦开启了理性思维的大门,就必然会有为世间万事万物寻求一种共通的解释逻辑的冲动。《易经》也不例外。通过对天文、气象、地理的观察,它把“天地日月风雷山泽”八样事物确定为构成世界的最基本的八个卦象之后,就开始尝试着要用这八个卦象来解释世上的万事万物了。

比如,噬嗑卦的卦辞是“亨,利用狱”,也就是讲刑狱问题,它的卦画是什么呢?是“离上震下”,离卦代表的是“日”(按荀爽的解释,日对应君王),震卦代表的是雷。君王对治下臣民施以震雷之威,就是刑狱。这种不成其为逻辑的逻辑关系的构建,是后续卜卦工作的重要理论前提。

今人用以解释世间万物的学术工具,已经进步为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物理学、生物学、化学……《易经》时代那种以简单的“象征性对应”来构筑世界观的方式,早就被淘汰了——不过,这并不是说《易经》没有价值,只不过,它的价值在于文明史上的地位,而非在现实世界中有什么作用。

请关注上面公众号“察古观今”,更方便地搜索各方面资讯

易经的价值在于文明史上的地位,而非在现实世界中有什么作用 
  关于思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