秽貊与扶余、高句丽关系

秽貊,濊貊 [wèi mò]
濊貊(秽貊)是中国东北南部地区(大部属汉四郡故地)的古老部族,又被称为貉、貉貊或藏貊,古文献也称秽貊为“亳人”或“发人”。濊貊是由两部分组成,濊人和貊人,属农业社会,以农业城栅为特点,当然秽貊也吸收了一部分渔猎甚至游牧民族的成员。

秽貊的主体最终流向是女真(朝鲜、韩国、日本,不会认同此观点)。

濊貊族起源很早,在夏商之际就广泛分布于南起朝鲜半岛北至东北松花江流域中游的广大地区。濊貊族早在西周时代,就与周王朝有臣属关系。春秋时期,齐桓公曾经发动过对濊貊的战争。战国时期,濊貊族从事农业和渔猎业,黍成为濊貊人的主要食粮。此时的濊貊族进入原始社会晚期,过着定居生活。

查阅史籍,据《三国志·魏志·夫余传》记载:“夫余……国有故城,名濊城,盖本濊貊之地,而夫余王其中。” 吉林市龙潭山下的古“濊城”,是秽人的活动中心。曹魏灭公孙渊后,发现夫余库有玉璧、圭、瓒数代之物,夫余王的印信言“濊王之印”,是汉朝所赐。国有故城名濊城,本濊貊之地,而夫余人在濊城称王,自称“亡人”。(夫余和秽貊可能还是有区别,分属统治阶层和被统治阶层)

由上面史料可知,秽貊的一支至迟在西汉时期已建立扶余国,汉时受汉四郡的玄菟郡管辖,汉末三国初天下大乱改属辽东公孙氏,晋朝时由东夷校尉管理。考古发现已经证明,以辽宁省昌图县以北,吉林省洮南县以东,至吉林省双城县(今黑龙江省双城市)以南是夫余人文明的发祥地,夫余族居住的中心在今吉林农安。肇源县望海屯遗址、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官地遗址、富裕县小登科遗址,都属于夫余族文化遗址。扶余渐与中原文化交流,汉时人口已经过万,城墙和宫殿也改为石质建筑。汉朝时,包括扶余国在内,秽貊人大多分布在汉四郡或周边。

前37年,在汉四郡属地卒本扶余(辽宁桓仁下古城子)基础上,朱蒙创建的高句丽国,也是融合濊貊等东北区域民族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高句丽与北面同为秽貊人的扶余长期战争,终将扶余灭掉(一说扶余灭于靺鞨系的勿吉)。

与秽貊(濊貊)关系密切的还有沃沮等。

秽貊大部分最终被汉四郡故地北部靺鞨女真系所同化,成为了女真民族的组成部分。

秽貊与扶余、高句丽关系 
  关于扶余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