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历史上的水利建设

坎儿井是我国新疆荒漠地区一种特殊灌溉系统,新疆坎儿井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工程。

坎儿井–新疆特有水利设施

新疆是一个干旱、半干旱地区,降雨稀少。南疆地区与北疆地区相比更为干旱,大约相当于我国华北地区降水量的十分之一。显然,单靠大气降水进行农业生产是不行的。所以,新疆的农业生产,特别是南疆的农业生产自开始就是灌溉农业,水利建设成为发展农业的关键。

汉代,由于屯田事业的兴起,新疆的水利建设的技术和规模都有了比较大的发展。东汉将领索励率兵屯田楼兰,横断注滨河。“河断之日,水奋势激,波陵冒堤,……大战三日,水乃回减,灌浸沃衍,胡人称神。大田三年,积粟百万。”在米兰遗址,至今还存有比较完整的汉代水利灌溉系统。该系统从米兰河引水为总干渠,下分七条支渠,环绕古城。主干渠与支渠建有总闸和分闸,随时开闸引水和放水。这种水利控制工程比较复杂,技术要求较高,特别对引水的关键部位—渠口工程,必须仔细勘测,“相度得当”。根据调查,该灌溉区控制土地面积约4.5万亩,其中农耕土地1.7万亩。如果将1.7万亩土地投入灌溉和生产,需要一千人,劳动八至十年才能完成。这种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建设,是分散的绿洲个体农民根本无法完成的。在沙雅也发现汉代水利工程的遗迹。有一条古渠位于喀拉黑炭巴扎之西,长达100多公里。渠为红土所筑,宽约6米。在渠旁及遗址中,发现有汉代五铢钱和陶片等。轮台是汉朝最早进行屯田的地方,在这里汉代沟渠田界痕迹显然可见。水利建设规模的扩大和技术水平的提高,为农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魏晋南北朝时期,受中原文化的影响,高昌各地均设有专管水利的官吏—水曹,并建立了严格的用水制度。到了唐代,安西都护府设有专门管理水利工程的机构—掏拓所,并置掏拓使以主其事。兴修水利所用劳动力,由农户按地亩摊派。其后,至元明清各代,新疆各地管理水利的机构和官员的名称虽有变化,重视水利,严格用水制度的内涵却没有多大变化。在兴修水利的实践中,新疆各族人民不断探索,学习外地经验,创造发明了“坎儿井”技术。坎儿井也称“井渠”,南疆各地都有,而以吐鲁番为最多。其法:利用地形坡度,选择一地开挖一井,然后每相隔40~50米加开一井,井与井之间凿地洞相连,犹如串珠,各井底部相通,以第一井之水,溢而人第二井,次第而下,水从最末一井导出地面,再通过地面渠道浇灌农田。坎儿井有长数十里的,也有长数百里的,日浇田三五亩至数十亩不等。它主要是防止渠水蒸发而最大限度的利用水源。

新疆历史上的水利建设 
  关于民族史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