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沿着”稻米之路”从中国传播到东南亚

虽然侬诺他和班清诸遗址还存在着地层紊乱等问题,但是这两个遗址对于阐明青铜器出现以前时期东南亚文化的发展问题具有重要意义。班清仍然是泰国东北部重要的经过发掘的遗址,最早的居民可能在公元前第四个千年的后期移入该地区,当时的人口非常稀少。他们带来了农业经济和新石器的技术。这些新石器技术与中国南部和越南同时代的石器之间,仅存在一些风格和细节方面的不同。而在公元前四千纪之前,中国南方的新石器技术和稻作业已有了相当高的发展水平。因此,泰国东北部最初的农业居民可能来自越南北部和中国南部的沿海地区。31

继班清遗址之后泰国发掘的科帕农迪和班高遗址,反映出大陆东南亚中部早期农业社会的更高水平的发展。科帕农迪遗址的直径达200米,从公元前2000年到前1400年之间的考古堆积物厚度将近7米,墓坑物品包括成串的贝壳和手镯、石锛以及做工讲究的陶器。在陶器上有稻壳的印痕,稻壳也被掺进土中制作陶器,反映出当时的人们已经种植稻谷。

从对现有考古材料的研究看,可以认为,如查尔斯·海厄姆所说的,在公元前2000年前后,东南亚大陆一些地区已经种植了水稻。在安南山脉的两侧所进行的考古发掘证实了这些发展。越南的考古工作者在这条山脉东侧的红河三角洲上游的所谓“中部地区”已经发现了50多处小型的农业村落遗址。在这条山脉西边的湄公河中游地区,有泰国的侬诺他(Non Nok Tha)、班清(Ban Chiang)和斑纳迪(Ban Na Di)等遗址的发掘,揭示了这个广大地区也曾经有农民开发耕作和定居过。这批农业先驱者的村址,都选择在地势稍高的地方,而从泰国东北部这些村子可以通往地势较低的红河三角洲的内河地带,反之亦然。冯原(Phung Nguyen)遗址就是位于红河三角洲中部地区的这类遗址之一。32泰国东北部除了上述三个主要的遗址以外,还有与冯原文化遗址的分布模式相类似的一些村落遗址,它们也分布在河流小支流的中游地带。这类村落遗址中,最早的大约始建于公元前2400年前后,村子占地面积大约只有1公顷左右,村民在50到100人左右,其经济模式也与山脉另一边的冯原文化遗址十分相似,河谷地带种植水稻,饲养了牛、猪和狗。

在中南半岛其它地区,也发现了一些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在柬埔寨,东部的三隆盛(Somrongsen)则从19世纪 70年代起就受到考古学家的注意。法国学者A·多凡—默涅认为,三隆盛时代的高棉人已经懂得打制斧头,用石块制造凿子,掌握了烧陶技术。他们懂得了驯养黄牛和水牛,以及养猪和种植水稻。三隆盛文化的年代,为公元前1500年前后。三隆盛文化在时间上晚于越北冯原文化和泰国东北部的班青和侬诺他,看来不可能是东南亚最初栽培水稻的地区。缅甸新石器文化的发展,以勒班奇波文化和陶马贡文化为代表。勒班奇波遗址由缅甸考古工作者于1972年发现于蒲甘附近良吁镇区的勒班奇波村,在该地出土的石器达140多件。陶马贡新石器遗址位于缅甸中部沙林枝镇东北5公里处,1982年缅甸考古工作者到该地作了考察,发现了经过磨制石器,其中有石凿、单刀等,还发现了陶器碎片和用火的遗迹。此外,还发现了鹿、牛、马、猪等动物的骨骼化石,但不清楚农业尤其是稻业是否已有发展。

海岛地区的水稻种植开始于何时还有待于深入研究,不能完全排除在7000-4000年前最早一片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百越居民南下东南亚海岛地区时就已经把水稻种植带到当地,但是,由于缺乏可以证实史前东南亚海岛地区的水稻种植年代的农业考古资料,这还是一种假设。现在学术界一般认为,东南亚海岛地区的水稻种植要晚于东南亚大陆。日本学者宇野认为爪哇在公元前1000年开始种稻,是由中国南方移居爪哇的族群带去的。印度尼西亚学者宇格拉特则认为,印度尼西亚在公元前500-200年间种植的还是旱稻。印度尼西亚的水稻种植远晚于晚稻,也就是说,在公元前200年后是由中国南方先民发明的水利技术传入印度尼西亚后,才得以广泛种植33。

因此,从已有的农业考古资料看,泰国东北部和越南红河流域是史前东南亚最早开始水稻种植的地区,但是在时间上要远远晚于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至少从考古学的研究看,水稻是从中国长江中下游逐渐传播到东南亚首先是红河下游和泰国北部地区的。

那么,中国南方的稻作业与东南亚、南亚稻作业的发展是什么样的一种关系呢?彼得·贝尔伍德在研究了中国、印度、泰国、越南、印度尼西亚等的史前水稻后,认为新石器时代中国南部沿海地区稻作文化的大量出现,已经暗示着他们与浙江省河姆渡遗址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提出了水稻向南传播的假说。他认为水稻起源于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后,大约在公元前6000年至前3000年扩展到中国南方和台湾以及越南北部,在前2500年之后远播至印度北部和泰国中部,以及赤道以北的东南亚岛屿。很显然,在公元前5000年至前3000年之间,甚至是更早的时期,整个中国南部沿海地区都居住着使用陶器和耕作稻谷的居民,开始了农业发展34。中国长江以南与东南亚新石器时代后期的自然地理环境有利于双方居民之间的直接或间接的交往。因此,栽培稻在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起源以后,先传播到中国的两广(广东、广西)、台湾岛和云南等地区,又通过这些地区向中南半岛和东南亚海岛地区传播开来。“我们确知水稻栽种的传播遍及东南亚,可以证明是与中国南方农耕者相联系的”。35美国学者B·M费根在综合诺多研究成果后得出的这一结论,完全符合水稻栽种从中国南方传播到东南亚的历史事实。

从史前东南亚稻作业发展看,泰国东北部和越南红河流域是史前东南亚最早发展了稻作业的两个地区。那么,这两个地区的稻作业是独立地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还是彼此有着交往、联系?是哪一方更早一些、首先影响了对方?从所处的地理位置看,红河中下游显然要比地处内陆的泰国东北部更容易受到中国东南沿海的影响,而现有考古发现显示冯原文化的稻作业的兴起要早于泰国东北部。东南亚大陆地区最早的农业定居点出现在冯原,而泰国东北部呵叻高原最早的定居点在大约公元前三千纪到公元前两千纪。彼德·贝尔伍德认为,泰国东北部最初的农业居民来自越南北部和中国南部的沿海地区36。因此,泰国东北部的稻作栽培可能是从冯原文化时期的越南北部传入,而越南冯原文化时期的稻作业则是从中国南方稻作文化地区传入的。

也就是说,中国—东南亚的稻米之路,可能始于中国长江中下游—中国东南沿海或者湖南-两广地区—越南红河流域进入泰国东北部。经海路始于中国东南沿海到中南半岛沿海地区和东南亚海岛地区,陆路则很可能是经湖南、江西—两广一线首先进入中南半岛北部。迄今为止的考古发现,距今1. 2万年以前,湘江的主要支流潇水与流经广西-广东一线就已有古人类南来北往的。湖南道县的洞穴遗址和封开县黄岩洞、罗髻岩有相通的贺江。湖南江华县、广西贺州市和富川县采集到的陶器和陶纹饰,都与广东封开县属于同一的文化类型,这些都证明潇水一贺江线上的文化交往在新石器时代已不断进行,进入青铜器时代往更频繁了。37而湖南正是中国最早的水稻种植发源地,也可能通过这一古代文化交流通道再南下进入红河流域下游地区。

由于云南连接着长江流域,又是流向东南亚的三大河流——红河、湄公河和伊洛瓦底江的上游(这些河流的河谷地区也是古代居民迁徙的通道),云南也是中国农业向南扩展运动的一个重要地区,38稻谷栽培也由可能从云南传入东南亚大陆北部。但是,从现有的考古数据看,云南最早的栽培稻遗存在距今3000多年前 ,39稻谷栽培也从云南传入东南亚大陆在时间上要晚于从江西、湖南经两广进入东南亚。至晚到3000B.C,从中国南方到大陆东南亚的稻米之路就已经基本形成,此后又延伸到东南亚海岛地区。到公元前一千纪,中国与东南亚之间的稻米之路全面形成。

参考文献

著作

1、张光直:《考古学专题六讲》,文物出版社,1986年版。

2(美) 罗兹·墨菲着,黄磷译:《亚洲史》,海南出版社,2004年版。

3、(美)罗兹·墨菲着,黄磷译:《亚洲史》(插图修订第6版,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0年中文版。.

4、E·利普斯着:《事物的起源》,汪宁生等译,甘肃敦煌文艺出版社,2000年增订版。

5、(日)佐佐木高明着,刘愚山译:《照叶树林文化之路》,云南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6、童恩正:《童恩正文集·学术系列·南方文明》,重庆出版社,1999年版。

7、伊绍亭译 渡部忠世著:《稻米之路》,云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8、贺圣达等译:《剑桥东南亚史》,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水稻沿着”稻米之路”从中国传播到东南亚 
  关于民族史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