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的历史沿革与武清

但无论是武清抱持着太行还是太行向武清呈献秀色,都显得有些遥远。旧时,出武清城西关不数里便是武清当年一景西郊花柳。清乾隆年间《武清县志》载:“西门外张桐营、草茨、吴家堤等村,杂植桃、杏、梨、李、杨、柳。每当春光明媚、花柳争妍,游人络绎不绝。”清人吴合纶有《西郊花柳》一诗专赞此景:

十里春郊三月天,芳菲何处不嫣然。

落红片片随游屐,积翠层层上锦鞯。

草色迥含燕市雨,花光晴接蓟门烟。

临风忽动江南兴,踏破斜阳缓著鞭。

诗中描绘了武清旧城西郊一带的十里春光:春酣三月,游人络绎于道,满目芳菲嫣然;林木积翠,层层饱含京都雨露;花树落红,片片暗接蓟门云烟。身在北国,恍若江南,令人乐而忘返。诗人在写景状物的同时具有一种大视野,透过西郊一方十里的花草景致,抒胸臆所想,展目光所及至京畿(燕市)、边塞(蓟门),不露痕迹地点出武清作为京畿重镇的战略地位和磅礴大气,这是颇为难能可贵的。

“西郊花柳”一景的十里风光所涉村庄有西关、草茨、吴家堤(亦称吴堤)、柳林屯、桑园等,当年这里不仅景美如画,有旧运粮河经过,而且也是旧志记载的“始皇堤”古迹所在。当年秦始皇统一中国,修建了以咸阳为中心的九条驰道,其中一条即由咸阳经齐、中山、燕至碣石。泉州、雍奴皆武清旧地,也同为燕国故地。这条驰道正由此穿境而过直抵河北昌黎的碣石山。思古幽情加上春光旖旎让人们于此流连徘徊,当年始皇堤应是原因之一。

途中的另一个村庄张桐营,现分为东张营、西张营两个村。传为明洪武年间,有个名叫张桐的人住在旧军营遗址旁,后来渐渐成村。这或许反映了某个时代的事实,但考古发现其地文化层厚约1米、面积约1.5万平方米的战国及唐代文化遗址,大量生活用品残片的发现说明此地形成聚落较明初还要早上千年左右。这里地势较高,海拔在10米左右,适宜人类生产与生活。

值得一提的还有距旧城偏南四里余的柳林(今柳林屯)。古人早有植柳的习俗,特别是自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北巡以后,“杨柳”的种植仿佛更加大行其道。柳林其地因柳多而命名,只不知是野柳还是人们手植。元朝时武清城关尚无城,但元在这里设有卫帅府、镇抚衙等机构,柳林距其地不过四、五里,这对于马上民族来说应是很近的距离。因为这里柳影婆娑,战乱过后人们又开始广植桑、枣、桃、李等,景色秀丽宜人,元世祖忽必烈便下诏在这里建造行宫。据载至元十八年(1281)、二十二年(1285),忽必烈曾两次驻跸柳林。之后元顺帝妥懽帖睦尔在至元三年(1337)正月来此狩猎,竟在柳林行宫一次驻跸月余才返京。行宫后来毁于元末战火之中。

到了明弘治年间,柳林还出了一位寒门进士,名唤刘芳,后来官拜户部主事、员外郎、山西按察司佥事。后来父以子贵,其父母的合葬墓受封埋在柳林,村民至今称其地界为“刘坟疙瘩”。

还有人写过武清旧城西郊之景,如清宛平人赵东旭的诗——虽然他写的不是春景:

一路入青苍,林深鸟惯藏。

禾随风断续,屧逐水徜徉。

觅果资饕腹,寻阴趁土房。……

诗中“觅果”一句说明这里果木成林,所以有果实可填饥腹。“西郊花柳”此时应早已成林结果、形成气候了。

清海宁人查昌业有两首游春词,所写颇可作为“西郊花柳”一景的注解:

其一:

翩翩游骑出春堤,马上花枝压帽低。

转过绿杨人不见,时闻花里一长嘶。

其二:

大运河的历史沿革与武清 
  关于民族史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