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的历史沿革与武清

皇上忙问:“你的干爹是谁?”于是她就把当初她险些被卖又被救的经过告诉了皇上。皇上说:“就这么点小事,你怎么不早说呢?让我着了这么多天急。”这美女心里说:我要早说能有这么管事吗?于是,皇上下圣旨宣这宠妃的干爹白玉成进京。

白五爷进京面君后才知原委。无论皇上要封他什么官他也不愿做,皇上觉得奇怪。近臣献计说这是乡下土财主,不想当官,只要多赏他土地就行了,于是皇上就把永清县的数万亩良田赏给了他。他谢主龙恩。于是身价百倍,因是权贵妃的干爹,被众人尊称为“国丈爷”

权贵妃执意要留干爹多住些天,白五爷却归心似箭,因为家里人还不知吉凶。贵妃派人乘快船去白家堤村报喜并接干娘来住。

从此以后,凡是从河西务路过的大小官员,都要到白家堤村来拜见白国丈爷,连白五爷手下的家人们也骄傲起来了,却险些给白五爷惹来杀身之祸:钦差大臣的船从这里经过,没来停船拜见,白五爷的手下人不知深浅,竟然驾着小船追骂。骂了钦差就如同骂了皇上,那还了得?那是大不敬之罪!皇上知道后龙颜大怒,下圣旨宣权贵妃的干爹白玉成进京,要杀他。不管白五爷怎么说自己根本不知道这件事,皇上也不信,说他如果不纵容下人,下人岂敢如此胆大妄为?只杀你却不灭门九族,就已是法外开恩。

权贵妃舍命救干爹,哭得皇上也心软。近臣也趁机说情,说是自古以来没有皇上杀国丈的,请万岁也不要开这个先例。皇上“就坡儿下驴”,免其死罪,但是活罪不免,充军新疆伊犁,永世不得回还!任凭权贵妃怎样求情,皇上也是不允,只破例允许推迟一个月再动身。白五爷叩谢万岁不杀之恩。

白五爷回到白家堤家里,全家知情痛哭。惹祸的几个下人跪在白五爷面前磕头请死,白五爷咬牙切齿地怒斥后又叹气说:“就算把你们几个狗奴才千刀万剐,也免不去我的充军发配之罪呀,杀你们又有什么用呢?”那几个下人说:“小的们实实在在是死有余辜。既然五爷宽宏大量不杀我们,我们情愿全家改姓白,跟您去伊犁,永效犬马之劳。”权贵妃的亲爹和权贵妃派来侍候干爹的两个太监和宫女,也都赞扬国丈爷的宽宏大量。

白五爷要在动身前好好地玩乐几天,以庆大难不死。几位公人,名为监视、押送,实为侍候白五爷。白五爷上午身骑快驴,让太监们几位公人骑马和他到处赛跑,取胜后,他放声大笑。他要在公人面前显示显示自己的水性,说到了伊犁就不能这样痛快地玩水了,下午,他在河中畅游。他要让客人们每天尝他亲手抓来的鱼,让客人们在岸上观看下人们拣鱼,他每次从水中露出头胸,高喊一声“接住”,就扔到岸上一条大鱼,引起阵阵喝彩。

白五爷刚回到家第二天,就派人请来几个手艺最好的木匠和裁缝,用最好的材料赶制棺材和寿衣,人们以为他是要带走。老伴儿问她为何不做双份儿,他却笑而不答。

棺材做好后,他又让木匠们用杜梨木按他的身材、相貌雕刻成木人,油漆彩画干后穿上寿衣。原来,他是决定在动身之前,不顾家人的强烈反对,给自己出一次隆重的大殡!

定下日子,所有的亲朋都是先给送信,散大孝,请来吹鼓手、和尚经、老道经、尼姑经和各种跳会。用雕刻成的木人接三、棺殓。所有的晚辈都要身穿重孝痛哭,谁不哭就是忤逆不孝!众晚辈们真是啼笑皆非,只好强忍住笑假装痛哭。老伴儿气得指着他破口大骂,他却是活灵活现地坐在棺材盖上笑嘻嘻地看热闹。远近各村来看新鲜的乡亲们人山人海。

棺木厚重,绕那大圈好几里地远,抬杠的人们都出了不少汗。棺材落坑已稳,众儿孙和权贵妃派来的人都抓几把土扔到坑里后,帮忙的开始用铁锨埋土。有人假装要推白五爷,开玩笑说:“咱们大伙儿把这个怪老头推到坟坑里活埋了吧!”白五爷连连后退,笑着说:“我这不还没真死吗?”众人哄场大笑。那几个公人,白吃白喝白拿喜钱,险些笑死。

白五爷高兴地对大伙说:“今天,我算是心满意足了。你们就只当我真的死了。我到伊犁后就算喂了狗,你们也连个眼泪疙瘩都甭掉!”说罢哈哈大笑。

权贵妃派来的太监和宫女们回到京城,说起为国丈爷穿大孝、出活殡的经过,权贵妃听了也是啼笑皆非。后来在枕边又把这事说给皇上听,皇上哈哈大笑。权贵妃的亲爹回家把这新鲜事告诉了老伴儿,又很快传遍了通州城。

惹祸的下人们轮流着替主人坐木笼囚车。白五爷身骑爱驴老黑,带着愿去的部分家眷,无论是在半路上还是到伊犁后,都没受到任何委屈,因为各有关人员都想为自己留后路,都讨好这位戴罪的“国丈爷”。后来,新疆伊犁一带的很多白姓汉人,其中有不少是白五爷的后代,或者是白五爷的家奴的后代。

白五爷的家里人,凡是没去新疆的,后来都迁到永清县,成为永清大户。每年秋末冬初,永清白家都来人到白庄收取附近各村的房租、地租,直到清朝灭亡为止。他们每次来时都住在笔者之家。永清白家因富有而翻辈儿快,造成他们岁数虽大,辈数却比本家人小。他们有的六七十岁,胡子多老长,却管笔者的奶奶叫“七奶奶”“七老太太”或“七祖太太”,笔者的奶奶当时还很年轻,羞得满脸通红。

王致和吟臭豆腐诗中举

王致和,家居北运河畔,以卖豆腐为生。他机智聪颖,虽家境贫寒,也偷闲读书,学有成就。炎夏的一天,王致和正要挑担外出卖豆腐,他的一位远地亲戚闯进家门,说要结婚请他去帮忙。王致和说:“等我卖了豆腐再去。”“好了,这套豆腐我买下了。”亲戚丢下一贯钱,拉起王致和就走。

数日归家,豆腐长了绿毛,奇臭难闻。王致和勤俭为本,惨淡经营豆腐,岂肯轻易扔掉?他拿一块放嘴里一咂摸,有股奇特香味,越嚼越觉得香味浓。王致和像得到个金娃娃似的,心想,臭到头就是香,我何不做臭豆腐去卖?

光绪八年,王致和时来运转,应试顺天府。考题为“知味下车”。王致和灵机一动,写了一首诗,盛赞自制的臭豆腐。诗文为:

明言臭豆腐,名实正相当。

大运河的历史沿革与武清 
  关于民族史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