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的民族怀柔政策

唐太宗自视远胜自古帝王,就在于他能平戎、狄。他采取一手打一手拉的政策,打是征服,拉则是怀柔。太宗的怀柔无所不至,真正能做到先解放全民族,再解放自己。贞观四年,西突厥遗民的日子不好过,就派李大亮为西北道安抚大使,贮粮于边,随要随给,而粮食实际上由边民供给。李大亮上言说,边民的生活并不好,如此供给,边民日子更加没法过,而且还是“但见劳费,未见其益”。太宗纳谏。

有远人来朝,太宗更是倾力待之。以致于少数民族兄弟都把唐都长安当旅游胜地。高昌国王麹文泰原来和唐朝关系不错,高祖在位时,送给高祖雄雌一对狗;太宗即位后,送给太宗一件狐皮大衣和一个玉盘。后来文泰入朝,“所过劳费已甚。”贞观四年冬,高昌王麹文泰又要入朝,西域十国都要随同遣使前来,人数上千。这个庞大的一个旅游团到唐朝来,吃穿住用都要太宗掏钱,太宗还高兴得不得了,派人去接。魏征就进谏说,“昔光武不以蛮夷劳中国”,“若听其商贾住来,与边民交市,则可矣,倘以宾客待之,非中国之利也。”太宗虽欣然纳谏,叫人不要去接了。但是文泰来时,仍然“赐遗甚厚”。

当时“四夷大小君长争遣使入献见,道路不绝”。每年朝贺之时,常常胡人就有数百上千人。太宗乐见不疲。能上朝的胡人都是有身份的,随同前来的胡人更是数万至十数万。这些胡人在长安专住一区,由朝廷供给,衣食不愁,住来贸易,自得其乐,乐不思蜀,逗留数代。给朝廷的财政背上沉重的负担。唐历经几朝,才解决了这个问题。

太宗远服四夷的好大喜功和怀柔政策也对后来唐王朝的危机埋下伏笔。开元盛世时,玄宗同样心存并吞四夷之心,边将受到极大的重视,遥领、兼统均有。时为宰相的李林甫为了独揽朝政,阻止边将进入朝廷为相,建议玄宗以胡人守边为将。玄宗秉承太宗对胡人一贯信任的态度,用之不疑,于是“诸道节度使尽用胡人”,安史之乱的背景即已形成。

唐太宗的民族怀柔政策 
  关于民族史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