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丹建国以后「征服王朝」对汉文化的态度

(
)16. 十世纪后到十二世纪初期,世界上最大、最繁荣的都市,不在黑暗的欧洲,也不在酣睡的美洲,也不在尼罗河、两河、恆河流域或希腊等曾经拥有古文明的地方,而是在中国大地上,这个城市荟萃了一百多万人口,城市内部限制居民活动的坊墙都彻底崩塌了。这座城市应是下列何者?
()长安  ()汴京  ()临安  ()大都 【道明中学】

(
)17. 资料甲:北宋末年,福建的泉州已有「水无涓滴不为用,山到崔嵬尽力耕」的景象。

资料乙:明初以来,农民在洞庭湖流域内各处湖泊的湖边修筑长堤,排出湖水,在堤内开垦;这一类耕地,称为院或围,又称为湖田。

资料丙:明中叶时,中国大量栽种玉米,番薯、花生等多种新作物。

根据以上三则资料。请问:下列叙述何者正确? 【建国中学】

()湖田的开闢象徵农业灌溉技术的创新

()玉米等新作物取代了原有粮食作物,提供较多粮食以养活较多人口

()宋代充分利用水泽地、丘陵地,以增加粮食生产

()明代湖田加入生产粮物的行列之后,造就了「苏常熟,天下足」的美称

(
)18. 以商业发展史为主轴,下面三份散乱的资料,依时间顺序排应为:

资料一:政府採取闭关政策,禁止与日本通商,于是日本人就与沿海一带土豪、奸商勾结,深入内地,进行抢劫,甚至攻陷州县,成了东南沿海人民极大的祸

资料二:首都「街衢绳直」,坊的四周有围墙,设有坊门,禁止百姓开设私门。坊门夜间关闭,不准进出,凡闭门鼓响后,开门鼓未响前,行人均视为「犯夜

资料三:因钱重不便贸易,益州(四川)的富商大贾,私自发行一种代价券,每券面额随双方协议而填写。流弊在所难免,官方于是限定十六户富家,连保负责才得发行。

()资料一
→资料二
→资料三  ()资料二
→资料一
→资料三

()资料三
→资料二
→资料一  ()资料二
→资料三
→资料一 【北一女中】

(

(

)
20. 下表是十七至十九世纪间,中国耕地面积与人口的变化,根据此表,下列哪项解释较为合理?

 

年代

人口(亿)

耕地(亿亩)

人均耕地(亩/人)

1650年

1.00~1.50

6.00

6.00~4.00

1750年

2.00~2.50

9.00

4.50~3.60

1850年

4.10

12.10

2.95

 

()人口虽然增加,但随着耕地的扩展与精耕技术的改进,耕地的单位产量增加,因此人人丰衣足食,开创清初的太平盛世

()耕地面积增加的速度不及人口滋长的速度,使人均耕地减少,人均口粮也随之降低,导致社会的动盪不安

()耕地面积的扩展与人口的增加,两者之间保持相对稳定的关系,故这个时期维持小康局面

()耕地面积增加的速度,虽不及人口增加的速度,但透过海外贸易,使白银大量流入,可由外国进口粮食,弥补粮食不足 【嘉义女中】

(
)21. 宋代谚语云:「苏常熟,天下足」,至明代此谚改为:「湖广熟,天下足」,其中转变有何意义?

()宋代苏常地区为全国的谷仓,但至明代苏常地区因手工业发达,不仅已无余粮,还需由两湖地区补充

()宋代苏常地区尚有余粮输出,但至明代因气候发生转变,中国的粮食供应已转移至湖广地区

()宋代苏常地区为全国手工业的重心所在,但至明代已为湖广地区取代

契丹建国以后「征服王朝」对汉文化的态度 
  关于民族史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