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纲要

⑶商业城市:建康(今江苏南京)、京口(今江苏镇江)、吴郡(今江苏苏州)、余杭(今浙江杭州)

海外贸易的港口城市:广州、鄮县(今浙江宁波)

⑷海上贸易:与高句丽、百济、新罗、日本及南洋诸国以及天竺、波斯、大秦贸易通过海路来实现。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源头可以远溯到六朝时期。

6、民族大融合

①民族大融合:所谓民族大融合,是指各族人民和汉族在长期的杂居相处中,互相往来,共同斗争,民族隔阂逐渐消失,在经济生活文化语言,风俗习惯等方面相互影响趋向一致。

②特点:

⑴社会生活方面:“胡人汉服”、“汉人胡食”和汉族改变席地而坐的习俗。通过观察图片,使学生了解“胡人汉服”、“汉人胡食”以及汉人起居的变化。

⑵社会交往方面:南北互使和南北互市。

⑶区域开发方面:南北融合,南方开发。

③意义:北方民族大融合和南方经济的开发为重新统一创造了条件,从而奠定了隋朝统一和唐朝繁盛的基础。

7、孝文帝改革(两个阶段)

⑴孝文帝(拓跋宏)5岁继位,由冯太后主政,她采取措施:政治上:“三长制”、集权中央,实行官员俸禄制;
经济上:“均田制”。

⑵孝文帝改革:490年,孝文帝19岁亲政后,顺应民族融合的趋势,在太后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推行改革:迁都洛阳(关键)、推行汉化政策。

第五单元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1、科举制度是由隋代开创、经唐代完善的一种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直到清末才被废除。

2、贞观之治: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公元627—649年),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物价低廉,社会呈现出安定的局面,史称“贞观之治”,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为政宽容、对外开放、国力强盛的时期。

3、评价唐太宗:唐太宗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帝王,他在位期间,以隋亡为鉴,居安思危,重视农业,轻徭薄赋,精简机构,加强国防、改善民族关系,开放对外交流,为唐代的盛世奠定了基础,并使唐代出现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物价低廉,社会呈现出安定的局面,史称即“贞观之治”。

4、武则天:唐高宗之皇后,由于高宗体弱多病让武则天代为视政,高宗死后,690年,武则天自立为帝,改国号为“周”,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后人把其统治的20余年统称为“武周政治”。武则天专政期间,以残酷诛杀的手段对付反对她的忠臣和李唐宗室。但在社会政治、经济方面,武则天则继承唐初以来的制度和措施,大力推行科举制。武周政治为唐代中期的繁荣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5、开元盛世:712年,唐玄宗即位,为稳定朝廷局面,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政策措施:重用贤人,整顿军队,提倡节俭,重视生产,经唐初近百年的发展和积累,到玄宗开元年间(713—741),赋役宽平、刑罚轻省,社会经济呈现出繁荣的景象,达到前所未有的极盛时期,后人赞誉为“开元盛世”。

6、唐代的民族关系、政策、文成公主入藏:

中国古代史纲要 
  关于民族史的文章: